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共迎泛北部灣機遇 欽州、洋浦保稅港競合

2008-8-5 11:2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中國,只要有港口的地方,就會有競爭”,“但硬幣也有兩面,除去競爭,合作更是主流,泛北部灣地區的經濟合作,有兩個保稅港的共同用力,才能更好地推進”。   站在北海香格里拉酒店二樓走廊上,滕利貴不住的向四周張望,突然眼睛一亮,與走過來的張曉欽握手在了一起,兩人哈哈大笑。
  這是中國兩大保稅港間的握手。藤的身份為“中國第四個保稅港背依地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秘書長”,張的身份則為“中國第六個保稅港所在地的欽州市市長”。
  “他們是我們的前輩,老大哥。”張曉欽回頭對記者說,此前,洋浦14年的開發開放經驗,其保稅港的獲批也比欽州早半年,“我已去過洋浦學習兩次,將來還要再去”。
  將兩個保稅港聯結起來的,是7月30日于廣西北海召開的“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該論壇由廣西自治區政府與8家中央部委單位聯合主辦,而此次,海南首次作為主辦方登場。
  引人矚目的是,兩個保稅港區均在各自的規劃中將自身定位為“中國面向東南亞的航運中心”。由是,在12.8萬平方公里的泛北部灣區域內,兩個保稅港之間的競合關系,成為本屆論壇的關注焦點。
  “在中國,只要有港口的地方,就會有競爭。”學者出身的滕利貴對此毫不諱言,洋浦保稅港與欽州保稅港相近,且共同將能源、集裝箱列為發展重點,事實上產業定位已是趨近,“但硬幣也有兩面,除去競爭,合作更是主流,泛北部灣地區的經濟合作有兩個保稅港的共同用力,才能更好地推進”。
  而兩個保稅港的共同機遇在于,由中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文萊七國共同構建的泛北部灣區域經濟合作區。2007年,在泛北部灣區域,中國與六國的貿易額為2992.7億美元,占據中國與東盟貿易總額的98.4%。
  “能源港”考量
  身居北部灣,前方即是擁具巨量油資源的南海,洋浦港與欽州港均不約而同的將石化產業定位于發展的重頭。
  “中石油欽州千萬噸煉油項目將于12月正式投產。”張曉欽透露,總投資150多億元的煉油項目原計劃2009年底建成投產,現今計劃已經提速,投產之后將形成400多億元的工業產值,“我們將在此基礎上投資220億元的石化產業園”。
  依據廣西的工業發展規劃,欽州已作為“西南戰略能源基地”的角色來定位。由于油氣能源及其配套均布局于保稅港區外,保稅港區將充當儲運樞紐功能。
  張曉欽的觀點是,目前,整個石化基地規劃面積為22.5平方公里,保稅區僅為10平方公里,“‘小盤子不能裝大象’,但是屆時會考慮將一些石化產業配套放到保稅區內”。
  海南方面,總投資116億元的洋浦800萬噸煉油廠項目已經投產,目前產生工業效益333億元,約占海南全省的30%,是洋浦目前建成的最大工業項目。
  “在洋浦經濟開發區內,原有的800萬噸煉油項目目前正在運作改造,在2015年要達到1600萬噸。另外,60萬噸的PX項目已經通過國家發改委的核準,同時,已經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的100萬噸乙烯項目已經投入前期工作,將在2010年開工建設,并在2015年建成投產。”滕利貴透露。
  “更大的機遇在于,中石化1000萬立方米的石油商業儲備項目將擴容到1500萬,目前已經獲批。”滕表示,在該商業石油儲備項目中,中石化作為中方主要業主,目前也正在和海灣地區的石油公司進行談判,但是選址等都已經完成。
  滕利貴還向記者透露,在洋浦保稅港區的規劃方案中,洋浦還是南海油氣資源開發的后勤保障基地。“中海油投產的一年近500萬噸的液化天然氣項目已經開工建設;同時,洋浦還劃撥2千畝的土地(其中一半為填海)給中海油,為將來南海的天然氣開發做好準備”。
  但僅就石油方面而言,即使不考慮中石油欽州千萬噸煉油基地未來的擴容,兩省目前規劃的石油基地就達到2600萬噸之巨,小小的北部灣,是否需要如此多的石油基地?
  “多與否,不是由政府決定,而是由企業決定,而企業是盯著市場的。”滕利貴的觀點是,石油是稀缺資源,目前國內的狀況說明,經濟的高速發展需要更充足的能源供給,“而我們(海南)的能源恰恰主要供給華南市場,廣西方面則是以西南市場作為后方,市場不沖突,定位相同也就沒有爭議”。
  差異化“腹地”
  鑒于獲批時間的差異,兩個保稅港的封關運作時間亦不相同。根據兩港方面提供的時間表,洋浦港區在2008年10月1日開始封關運作,欽州港則將于明年年底。
  因為國際化大港香港葵涌港、鹽田港、南沙港的存在,洋浦港與欽州港均試圖避開與上述大港的競爭,將自身的角色放入中國-東盟自貿區下定位,目標均是成為“中國與東盟物流往來的中心與樞紐站”。
  對由此定位帶來的競爭,張曉欽和滕利貴均不諱言。“客觀上,雙方肯定存在競爭。”張曉欽分析,中國與東盟的合作領域廣闊,非廣西或海南一省之力可以完成,“只要我們兩家把產業定位、主體功能都確定好,就會成為一個互補、合作、雙贏、競爭的一個關系”。
  滕利貴對此表示認同,并表示,海南洋浦與欽州文化相通,“更易交流與溝通”;且經濟發展水平上處于同樣的階段,其競爭關系如同深圳與廣州,相比產業梯度差異大的區域,“發展過程中的得與失可以相互借鑒”。
  張曉欽表示,欽州港主要作為腹地港存在,主要服務于西南,與洋浦港存在較大區別。他預計,今年廣西對東盟的貿易量可以達到120億的規模,倘再加上西南,這個數值可以達到420億,由是將產生150萬標準箱的集裝箱吞吐量,“僅這一塊蛋糕,就可以將欽州保稅港做大”。
  滕利貴表示,相比于欽州港甚至全國其他的保稅港區,洋浦港有無法比擬的優勢,即,國家在批保稅港區的時候,“洋浦整個開發區69平方公里都享受稅收優惠”的國家政策,而不限于一塊保稅港區,如此,即為保稅港后期發展保留了空間。
  滕利貴也坦承,沒有自己的腹地,是洋浦的短板,洋浦保稅港區更多的是海上腹地優勢。基于此,洋浦保稅港區將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力爭率先成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開放口岸,尤其是國際能源、資源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中轉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