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下滑 陶瓷國際市場捉襟見肘
2008-8-4 14:4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憑借價格利器,中國制造在十幾年間席卷世界,尤其最近五六年,“世界工廠”的地位已經無可置疑、無法撼動——目前,全世界70%的鞋和玩具,50%以上的PC、手機、彩電、空調,40%的紡織品都在中國生產。 然而2008年的中國經濟,在動蕩,在徘徊,通貨膨脹、CPI飚升、股市綠盤、樓市低迷……國內企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有人形象地將其比喻為“4把刀子加1根繩子”。即指原材料價格猛漲、人民幣升值、用工成本激增、外貿困境和信貸收緊。也有人指出企業利潤空間被削得微乎其微的原因遠不止這些,美國次貸風波席卷全球猶未平息,飆漲的國際油價又一路呼嘯而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屢創新高,全球性的通貨膨脹不斷刷新國內CPI,國際貿易壁壘、反傾銷訴訟、出口退稅下調等多重因素的疊加,這對于正處于“嚴冬”中的陶瓷行業而言,其出口形勢無疑雪上加霜。
7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上半年中國國民經濟運行相關指數。出人意料的是,工業品出廠價格加速上漲,6月份上漲8.8%,陶瓷出口價格也普遍上漲6%。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二季度我國企業景氣指數明顯回落,陶瓷衛浴產品出口增幅下滑。
據海關統計,2007年我國陶瓷出口同比增長5.56%,比2006年增幅下滑了19~32個百分點,為自2002年來增速最慢的一年。而今年上半年,中國對外貿易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8%;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只有一成左右的建筑陶瓷出口海外,日用以及衛浴也剛過10個百分點。另據有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衛浴陶瓷出口累計數量比增長-5.56%,累計金額同比增長7.70%。
直面人民幣升值、美國次貸危機、全球性通貨膨脹因素影響下的國際市場疲軟,我國陶瓷出口正經歷著嚴寒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