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職場資訊

高端人才仍有外流之憂

2008-8-31 23:0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今后將繼續放寬人才引進標準,設立"鵬城杰出人才獎"重獎突出人才



  高端人才引進面臨難題。(記者 邵東升 攝)
  繼衛生部門舉行中期評估后,昨天下午,深圳市人事部門"十一五"規劃中期評估市人大評審會也如期舉行,市人事局局長王敏匯報了人事部門"十一五"規劃的主要成效和面臨的問題,專家們也紛紛對規劃主要目標和任務進行評議,并提出不少意見和建議。王敏表示,今后人事部門將繼續適當放寬人才引進標準,擴大接收畢業生院校和個人入戶條件的范圍,同時健全人才激勵機制,設立"鵬城杰出人才獎",重獎對我市產業、行業有突出貢獻的人才。
  【考題】
  預計接收市內外大學生15萬
  人才總量要達到169.3萬
  《深圳市人才發展"十一五"規劃》中提出,我市人才發展目標是:人才總量繼續增加,人才結構和經濟結構基本適應,到2010年,全市按常住人口口徑,大專學歷以上及高級技工以上的人才總量預計達到169.3萬。"十一五"期間,預計接收市內外大學生15萬,引進留學回國人員1萬名,引進專業技術人才8萬名,新增高級技工以上技能人才2萬名,博士后工作站達60家。
  人才結構目標是新增擁有碩士以上學位或具有高級職稱的高層次人才2.1萬人,專業技術人員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占人才總量比重達65%,技能人才中高級以上職業資格人員占技能人才的比重達20%。
  "十一五"規劃實現戰略及措施要求我市大力吸納、開發和培育人才載體,努力創造條件,在引進技術和資金的同時,把鼓勵跨國公司和著名科研機構在深圳設立總部、研發中心作為重點;加大吸引國內外著名院校和科研機構來深設立研究室、實驗室、工作室。
  規劃還要求,應全方位"綠色通道"服務,引進人才并留住人才,簡化專家引進手續,研究人才緊缺狀況,定期發布人才需求目錄,為人才引進提供指南,提高人才引進的服務效率和質量。
  【答案】
  形成個性化、不拘一格引才機制
  人才總量穩增超過規劃年均目標
  人才總量穩增超過規劃年均目標
  "十一五"規劃實施期間,我市人才總量呈穩步遞增趨勢,截止2007年底,共接受市內外畢業生8.1萬,引進在職人才3.6萬,新引進和培養高級工以上技能人才9.1萬,均超過"十一五"規劃的年均目標。全市按常住人口口徑統計,大專以上學歷及高級技工以上的人才總量達到141.8萬人,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的83.3%。在深工作、居住的全職兩院院士4人,雙聘院士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45人,比2005年底增加5.2%。
  引進研究生2萬余人
  截止2007年底,我市引進研究生學歷人才2萬余人,新增具有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4.4萬人,中級以上職稱人員年均凈增10850人,均超額完成"十一五"規劃的目標。全市技能人才中,高級技工以上人員占11.8%,新培養技師以上技能型人才8200人。
  從學歷結構上看,新引進人才中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占87.6%,較2005年底本科以上人才占人才總量38.55%的學歷結構有明顯改善。從職稱結構上看,具有高、中、初級職稱人員比例為10.03%26.97%和46.87%,高級職稱人員所占比例比2005年底高出4個百分點。
  博士后設站單位達50家
  "十一五"期間,市人事部門積極扶持總部經濟發展,大力引進科研機構,目前我市現有總部企業110余家,其中50%以上分布在四大支柱產業。在積極扶持總部經濟發展的同時,人事部門還大力引進國內外著名院校和科研機構在深開展研發工作。總部企業和研發機構的大力發展,不僅引進了一批高端科研項目,也為一大批高端科研人才來深發展提供載體,僅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296名員工中,就有123名博士,86人具有海外學習或者工作經歷,45位研究員。
  同時,人事部門積極大建博士后工作平臺,目前已批準設立16家博士后創新基地,并將20萬元的財政資助引入創新基地,并且加大了對博士后工作站的資助力度,將資助標準提高到50萬元。截止2007年底,我市博士后設站單位50家,比2005年底增加了8家,距"十一五"規劃60家的目標只差了10家。我市共引進博士后178名,完成"十一五"規劃引進500名目標的35.6%。
  發布人才引進目錄
  在加大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引進力度方面,實現兩大突破。一是突破以往偏重學歷和職稱的引才標準,2007年首次發布《深圳市人才引進目錄》,針對高新技術、金融、物流和文化等八個重點產業的人才需求,列舉了30個關鍵行業的200個重點崗位,將擬引進人才分為普通類、緊缺類和特殊類,并將人才的能力、業績和實際貢獻作為重點考核標準,形成了個性化引才機制。二是突破了過去只能依靠單位辦理人才引進手續的限制,規定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投資創業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應屆畢業生等可以以個人身份申辦人才引進。
  引進22個項目
  在加強國(境)外專家管理和服務工作方面,人事部門積極推進"外腦"來深獻智。目前我市引進國(境)外專家累計超過40萬人次,平均每年超過7萬人次,常駐1年以上的近萬人。截止2007年底,我市22個引進國外技術、管理人才項目、69人次被列入國家引進國外人才計劃,2名外國專家獲得了國家"友誼獎"。
  【評卷】
  高層次人才引進數量偏低
  人才環境不盡如人意
  市人事局在提交評審的中期評估報告中表示,"十一五"規劃在實施中也存在五大問題。一是實施保障不夠充分,當前我市尚缺乏有效的協調機制,在落實相關政策時,各部門步調不一致,難以形成合力。二是人才機構尚不能滿足產業調整的需求,高層次人才的引進數量和質量依然偏低,特別是年輕學科帶頭人、技術創新領頭人很難引進,甚至出現高層次人才外流的現象。三是人才開發機制尚不健全,在深院校和科研機構不足直接導致我市人才自我培養、自我供給能力相對薄弱,大量人才依然依賴于外部引進。四是人才激勵機制尚不完善,沒有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多層次的人才激勵機制,特別是公務員隊伍,激勵手段比較有限。五是人才環境仍不盡人意,產業、項目、發展環境等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仍不是很強,住房、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困擾高層次人才的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
  評審會上,眾多專家紛紛表示,人事部門根據"十一五"規劃內容,穩步推進,措施切實可行,基本按照預期完成目標。但與此同時,專家們也針對人事部門的評估報告提出建議。
  市委黨校楊朝仁教授認為,規劃實施應該是動態的,內容應該進行適時的補充,針對目前人才競爭異常激烈的狀況,規劃的不少內容應該需要加強,比如人才載體、人才公寓、安居環境等直接影響高層次人才引進的問題都應該得到進一步有效解決。
  市社科院院長樂正則表示,今后人事部門應該考慮進一步優化人才結構,他認為,在人事部門的中期評估報告中,公共服務人才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而一個城市的發展應該是全方位的發展,不僅需要高科技人才,也需要公共服務人才,他希望人才部門今后在落實規劃中加大公共服務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李可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