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加速國際港務區建設謀出海
2008-8-31 22:2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西安加速國際港務區建設謀出海
記者 張敏潔
2008年春夏之交,號稱中國內陸第一無水港的西安國際港務區(簡稱西安港務區)建設明顯加快了速度。據悉,古都西安的這一雄心勃勃的偉大計劃正在其東部郊區一步步變為現實,而西安當地政府也聲稱,要將這里發展成為國家級的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外向型經濟服務區。
作為歐亞大陸上的重要城市之一,西安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既是東西部物資運輸的交匯處,也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在這個十字路口上,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條件,準確定位,發揮優勢,建立面向西北、連接東西,甚至承接歐亞的物資集散中心已刻不容緩。正是在此背景下,西安港務區開始浮出水面,并在2005年底正式啟動。
與此同時,在最近兩屆“西洽會”上,越來越多的國內外企業則對西安港務區表現出極大的關注,而這個西部最大的陸路轉運樞紐型綜合物流園區也在各方的努力下逐漸成型。據悉,目前剛剛升格的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各組成部門已經處于籌建中,而西安人所熟知的“四區兩基地”也將變為“五區兩基地”。
西安國際港務區概念的提出
盡管只是一個內陸城市,但多年以來,西安走出去的夢想卻從未中斷。
據記者了解,西安構建陸地港口的開啟于2004年,當時,陜西省政府在時任省長陳德銘的主持下,完成了《陜西省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的制訂。隨后不久,《西安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也迅速出爐。
而隨著這兩個規劃的相繼出臺,西安試圖打造內陸第一港的夢想也逐漸成形。
事實上,這一宏偉構想早在世紀之初的2000年就被學者提出,而最早提出這一概念則是民間學者席平。
據悉,早在2000年底,時為西安某國營企業下崗職工的席平撰寫了題為《建立中國西部國際港口--西安國際陸港的設想》一文。該文稱,西安市是西部地區的東大門和橋頭堡,其經濟輻射地域寬闊、資源眾多,但是,西安市和西部地區都是“內陸地區”,遠離國際港口,從而造成該地域不便與世界各國發展經貿往來,使其眾多的資源不能更為有效的為地區經濟發展服務,嚴重制約了其經濟增長的速度。
針對這一問題,席平提出:在西安建立國際陸港,在西安國際陸港內設立上海港務區、青島港務區、天津港務區、連云港等港務區等,使西安國際陸港成為各沿海港口在西部地區的支線港口和外貿貨物的集散地;使西部地區外貿運輸緊密連接國際貨運航線,使西安成為西部地區的“國際港口城市”,以帶動西部地區的國際經貿發展。
2001年3月,該文在西安社會科學院的核心期刊《唐都學刊》第4期上發表。同年12月,獲“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論文評選為一等獎。很快,這一設想得到了上海港、天津港、青島港和鐵道部運輸局的積極呼應,他們認為:此設想有一定的建設性,具有實際操作性。
2003年月11月,席平又與盧紅軍聯名撰寫了《在西安建立上海港務區,以此為基礎建立西部地區的國際物流中心》一文,該文在“2003年新亞歐大陸橋區域合作國際研討會”上發表,提出在西安建立“上海港務區”的建議。
2004年這一設想逐漸為官方所接受,并開始付之于行動。當年4月5日,由上海市一位副市長帶團到西安商談此事,雙方達成了共識,成立了“西安國際港務區領導小組”項目領導小組。同年6月,西安市一位副市長帶團前往上海參觀上海港務區,商談在西安市灞橋區新筑鎮建立西安國際港務區的事宜。同年7月,西安正式成立了“西安國際港務區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
2005年,這一項目開始進入實質性運作,當年12月13日,西安市政府166號文件正式批復,將西安國際港務區納入西安浐河經濟開發區開發建設,并享受浐河經濟開發區的相關優惠政策。
隨之,醞釀已久的西安國際港務區項目開始正式啟動。
西安建設國際港務區的優勢
對此,作為陜西“十一五”規劃物流體系課題組負責人,并且參與了2004年到2008年陜西省物流規劃方面的課題以及評審的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郝淵曉教授表示,西安是最有資格建內陸港口的城市,作為亞歐大陸橋中段的重要城市,西安完全能夠與海、陸、空等運輸網進行有效連接,實現西部地區與世界各國的采購運輸、貨物中轉、商品分撥的直接對接。
郝淵曉表示,依托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西安新筑鐵路散貨場以及周邊便利的鐵路、公路運輸網絡,港務區勢必發揮西安在西部地區的地理位置、產業基礎、交通基礎設施以及信息網絡優勢,實現與沿海港口有效連接,為西安、陜西和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提供現代物流服務。
而“十一五”重點物流項目的地位,更進一步凸現了港務區未來戰略規劃中的地位。而這個西部地區樞紐型陸地港口和現代綜合物流園區,將有效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
但郝淵曉也坦言,由于地處內陸地區,遠離國際港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西安不便與世界各國發展經貿往來,使其眾多的資源不能更為有效地為地區經濟發展服務,嚴重制約了經濟增長的速度。
針對這一現實,郝淵曉指出,作為建成后西部唯一的物流港,港務區除了提供傳統物流的倉儲、分揀、加工、配送及貨運代理外,還具備物流企業、第三物流企業、中外客商國內外采購、分銷、信息咨詢、通關報關、商檢保險等服務功能。
“實際上它是國際港口服務功能的一種內移。企業通過港務區可直接將貨物進出口,不必經過其他港口轉港,報關的效率提高很多,資金的周轉率更高”郝淵曉說。
謀建中國第一無水港
據了解,目前正在加緊建設之中的西安國際港務區規劃面積8.2平方公里,是陜西省十一五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該項目位于西安灞橋區新筑、新合街道辦境內,項目東臨紡渭路、西靠新筑鎮,南接西安繞城公路和東三環、北鄰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
整個項目總投資98億元,由“一個中心、三大組團”組成,而“一個中心”即B型保稅物流中心,“三大組團”為:國際物流區、國內物流區和物流產業集群區。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多元投入、滾動發展、市場運作、政策扶持”的開發區模式建設實施,計劃用6-7年時間,建成年貨物集散和中轉能力6650萬噸、實現區域各種運輸方式相互轉換的產業聚集區,融入國際經濟和與東部沿海地區連接的現代物流平臺,預計拉動GDP增加值540多億元。
目前,西安國際港務區正以高標準嚴要求科學設計施工,而中國第一“無水港”、內陸“國際港口城市”、綜合型現代國際物流園區也正在逐漸變成現實。
事實上,西安國際港務區建成后對陜西經濟的帶動遠遠不止拉動540多億元的GDP,對此,前港務區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陜西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趙其森表示,他的社會效應將遠遠大于現在估計的數目。而直接受益的將是在陜企業的物流成本,和關中地區的投資環境。
趙其森認為,一個地區要發展經濟,物流能否跟上是關鍵,港務區要成為改革區域服務競爭力,并最終形成改善陜西乃至整個西部投資環境的推動力量!
趙指出,城市的各種消費品能否快速地集散與運輸,都取決于物流發展程度。在不少企業中,物流成本在銷售中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因此,控制和降低企業各種物流費用已經成了許多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現代物流各環節科學鏈接、節約社會資源,已經成為企業在降低物耗、提高生產率以外的\’第三利潤源\’。
近年來,青島啤酒、國美電器等企業已經成功分拆旗下物流外包業務。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有利于經營者有的放矢地開展生產、銷售、貨品配送,不但避免產品積壓,節約成本,而且把從生產、銷售到資金回籠等物流環節科學地監控起來,使企業各種資源達到合理配置。
1993年,西安市第一家連鎖經營企業海星連鎖超市成功實現了關于連鎖經營和配送中心完美結合實現現代物流的案例,一度被業界奉為經典。
趙介紹,目前第三方物流在許多國家已經成了一個相對成熟的產業。但在我國,其發展程度還很低。 諸如物流企業資格認證、市場準入、標準化體系的建立、稅收政策等。因缺乏與之相應的省市一級的統一規劃,欠缺物流資源的總體整合,如此必然會造成大量的盲目建設、重復建設,以及物流業內部的混亂及不規范等問題。不過我們堅信,隨著港務區的建設,這些問題一定會得到相應的解決。
西安國際港務區升格
2008年3月26日,陜西省省長袁純清在西安市委書記孫清云、市長陳寶根的陪同下對正在建設之中的西安港務區進行了調研,其目的非常之明確,就是針對港務區的發展及未來走向。而且,參與調研的單位幾乎涵蓋了港務區建設將涉及到的所有單位,如發改委、國土資源廳、財政廳、建設廳、交通廳、海關等。
調研期間,袁純清一行認真聽取了項目的規劃情況,實地查看了基礎設施建設的進展。隨后的座談會上,西安市有關方面匯報了項目建設進展情況,西安鐵路局、西安海關和省政府相關部門分別作了發言。袁純清說,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西安國際港務區項目建設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總體情況與省政府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開展專題調研,主要目的就是要解決問題,推動發展。
袁純清指出,充分認識西安國際港務區項目的重大意義,把這一項目作為當前抓發展的重中之重的工作,以最大的決心和更強的力度,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加快推進港務區建設,進而帶動全省投資硬環境和軟環境的改善,帶動物流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壯大。
此次調研結束后不久,西安市委、市政府便迅速通過了西安國際港務區的行政升級的決議。
2008年5月27日,西安市委、市政府下發了組建西安港務區管委會的編制文件。據悉,新成立的西安港務區管委會下設財政所、招商部、生態建設部、工程建設部、土地規劃部、綜合部等六個部門。而成立于2004年的西安港務區領導小組辦公室則承擔著此前港務區籌備、建設、招商等職能。
“原本預計在6月份管委會的新班子能夠搭建起來,但是由于地震的原因,一直拖到了7月初,估計這個月月底相關人事配備問題應該能夠結束!壁w其森對記者表示。
據介紹,隨著港務區新管委會各方面配置的到位,相關工作將逐漸從港務區領導小組辦公室剝離。
而記者也獲悉,目前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已經被西安市委、市政府確立為西安市政府派出構,
享有市級管理權限,港務區管委會的初步架構已經出臺,正在準備相關人選的調任和新的人事招聘
工作。而港務區管委會主任則由西安市委常委、副市長韓松兼任。
對此,專家表示,西安港務區由處級直接提升為西安市政府的正局級派出機構,一方面表現出西安市政府對其工作的重視,另一方面則凸現建成后的港務區在西安乃至整個西部物流產業方面的重要地位。
西安國際港務區建設提速
采訪中,記者也從灞橋區政府了解到,西安國際港務區一期工程建設進展順利,預計本月底可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58%,達到1.1億元,年底前可完成供水、供電、道路建設,部分辦公設施投入使用。
據西安灞橋區政府工作人員介紹,西安國際港務區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8500萬元,占年度計劃的42.5%。其中,草臨路(港務中段)、草南二路完成了征地拆遷及賠償和招投標工作,現已開工建設;港務中路南段已完成施工圖的設計審查工作,拆遷摸底和工程施工招標正在進行;向東路和潘騫路正在委托市政設計院進行設計;港務大道和草南一路的綠化工程已完成90%,路燈工程已完成95%,預計年底前項目將完成投資2億元,屆時“中國第一無水港”也將初具雛形。
而隨著西安國際港務區的雛形初現,西安國際港務區建設引起了各方關注,據悉,目前國家發改委已原則同意將港務區列入國家“十一五”重大項目,而海關總署也表示支持國際港務區保稅物流中心建設。與此同時,陜西也開始強力推動西安國際港務區建設,據透露,陜西省財政今年將拿出5000萬元資金投入到港務區的基礎建設當中,而西安市灞橋區政府也將拿出3.3億元資金,作為港務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啟動資金。
不僅如此,陜西省商務廳也決定關閉大興路倉庫原二類貨運口岸,并申請批準西安國際港務區開設陸運口岸。而最近以來,陜西省國土資源廳等單位領導則頻頻現身西安國際港務區,就相關工作進行對接。
而西安國際港務區已與天津港簽訂了《建設內陸無水港合作意向書》,目前正在爭取同青島港、連云港達成發展性合作協議。此外西安國際港務區與青島港、天津港、連云港和中國集裝箱總公司分別簽訂了《合作備忘錄》,為口岸建設準備了良好的軟件環境。
而正在建設中的西安國際港務區已成為物流業投資的熱土。目前,西安國際港務區已與新加坡CWT訊通物流公司、香港豪德集團開發有限公司等5家物流企業簽訂了項目投資協議。
“準確地說,港務區目前工作的指導思想更側重于選商,我們更希望能把那些資歷深、資本雄厚、運營理念前進的國內外物流企業請進來。” 趙其森介紹,港務區與新加坡通訊集團、西安士高物流有限公司等企業已經就入區問題簽署合同,上述兩公司將分別投資3800萬美元和6億元人民幣,用于"西安物流分撥基地"和"西安保稅物流中心"等設施的開發建設。
“今年的\’西洽會\’后,港務區開始跟美國物流業巨頭普羅斯公司接洽,對方對西安的物流投資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
趙其森指出,一旦這個管理超過219億美元資產,總出租面積逾3460萬平方米,業務遍及北美、歐洲、亞洲等地75個市場的物流業巨鱷成功進入港務區,那么淡馬錫等國際知名投資公司亦會迅速跟進。
趙其森表示,今年"西洽會"后,港務區不斷拓寬融資渠道,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2008年伊始,中華天然氣公司計劃在港務區投資4500萬美元,參與區內天然氣及配套設施建設,并將把天然氣總部遷入港務區。上海耿耿市政公司投資5億元人民幣,以融資代建(BT)形式參與港務區道路建設。目前,上海耿耿市政公司已經進入港務區道路施工之中。
據了解,近期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中國儲運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已形成投資意向。"港務區今年預計可引進項目8個,開工建設項目至少3個。"趙其森說。
“要深刻認識到港務區是西北內陸地區發展的‘物流高地’這一明顯的區位優勢”西安市副市長韓森說,“要全面理解港務區在未來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明確港務區的服務立足西安、服務西部、面向全國、連接國際,要為西北內陸地區與國際、國內搭建一個物流合作平臺!
由于地處內陸地區,遠離國際港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西安不便與世界各國發展經貿往來,使其眾多的資源不能更為有效地為地區經濟發展服務,嚴重制約了經濟增長的速度!笆晃濉敝攸c物流項目的地位,更進一步凸現了港務區未來戰略規劃中的地位。而這個西部地區樞紐型陸地港口和現代綜合物流園區,將有效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
作為建成后西部惟一的物流港,港務區除了提供傳統物流的倉儲、分揀、加工、配送及貨運代理外,還具備物流企業、第三物流企業、中外客商國內外采購、分銷、信息咨詢、通關報關、商檢保險等服務功能。
據悉,在港務區的基礎上,西安周圍還將建立起依托咸陽國際機場的國際空港物流中心、寶雞陳倉及榆林三處物流中心。而這樣陜北地區的能源化工,關中地區的機械制造裝備、農副產品加工等領域的物流都得到了保證,為整個陜西經濟的繁榮打下了基礎。
屆時,西安的新興經濟板塊將變為國際港務區、經濟技術經開區、高新區、曲江新區、產灞新區和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
而作為陜西省規劃建設的惟一綜合性物流園區,該項目建成后,將依托規劃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