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物流奧運后發展空間巨大
2008-8-28 14: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沒有成功的物流,就沒有成功的奧運會。”這是讓物流業最感榮耀的一句話。在奧運會圓滿結束后,同樣也給物流業留下一筆寶貴遺產,這其中,會展物流將是承繼主角。
北京奧組委物流部副部長李燕凌指出:“從某種意義上看,奧運物流也是一種會展物流。”
&n bsp; “北京在后奧運經濟發展的規劃、奧運體育場館設施的綜合利用等,都將使會展業成為一個大力發展的行業,會展物流業也會獲得顯著發展。”李燕凌進一步從實踐層面為后奧運物流提供了一個發展方向。
會展物流要求高利潤高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戴定一介紹,會展物流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其利潤達30%-40%,而一般的物流業只有10%左右的利潤空間。
會展物流是指為會議、展覽、展銷、體育及其他各類活動提供物流服務的行業,其發展與會展經濟本身的發展需求相連。中國加入WTO以來,會展業發展十分迅速,目前的年增長速度為20%。
作為一個新興領域,這一行業要求物流企業能夠提供物流配送的解決方案,而且還涉及環保、逆向物流、保稅等方面的工作。由于會展活動的不可重復性,因此會展物流要求企業有準確的實施方案。可以說,會展物流是一種高端物流形式。目前從事會展物流的企業主要是國內外較大的物流公司。
奧運為會展物流大練兵
大型展會舉辦前后,對物流有著很高的要求。展品在展期的限定時間內裝運,通關,安置,然后要拆除,運回。
北京交通大學汝宜紅教授最近向北京市相關部門遞送的一份建議中稱,奧運期間北京的國際物流能力、綜合物流能力及應急物流能力等得到特別的、全方位的檢驗和鍛煉,呈現跨越式發展態勢。
北京奧運會期間,需要運送、存儲的自備比賽器材多達100多萬件;僅近2萬人的各國運動員和裁判員的隊伍就有8萬件行李需要運送和安置;而在龐大的代表團、媒體團和比賽隊伍身后,還有多達上百萬人,甚至更為龐大的觀光團和助威團。
據有關部門估算,北京奧運會期間相關的物流支出成本超過400億元,另外,間接相關的物流支出與奧運會間接相關的餐飲零售行業、旅游等行業的物流需求近5億元人民幣,與奧運直接相關的廢棄物物流規模也有超過億元。奧運會促進物流軟硬件快速提升
據悉,北京奧運物流直接投資總額超過1500億元,拉動北京市GDP的總幅度將達到3到4個百分點,拉動全國GDP將達到0.3個百分點。
物流業在硬件方面的投入,可以從北京空港物流基地翻天覆地的變化窺見。“十一五”期間,作為首都臨空經濟區最重要的物流業發展平臺,北京空港物流基地(包括首都機場航空貨運大通關基地和保稅物流中心)在奧運前完成已規劃范圍9.07平方公里的總體開發,引進現代化第三方物流和相關企業1000家,形成航空物流產業集群。
奧運會在京舉辦也吸引了更多的國內外資本投資于北京交通物流業,尤其是國際資本的投資。外資進入給國內交通物流業帶來挑戰的同時,也使國內交通物流企業在經營業態、經營理念和營銷模式等方面發生著根本性的變革。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首席顧問丁俊發認為,“不應當孤立地看奧運會和奧運物流經濟,因為奧運會是短暫的,但影響長遠,給主辦國、主辦城市帶來巨大機會,幫助實現城市整體水平的提高。”會展將成奧運后物流發展主力
李燕凌強調:“我國物流業在后奧運時期仍將保持較好發展趨勢。北京在后奧運經濟發展的規劃、奧運體育場館設施的綜合利用等,都將使會展業成為一個大力發展的行業,會展物流業也會獲得顯著發展。”
據了解,北京在后奧運經濟發展的規劃中,結合城市的發展定位,已將會展業作為一個大力發展的行業。
奧運會的舉辦將極大刺激北京會展市場的消費需求,完善會展產業鏈和產業支持系統,并增強北京的城市吸引力,這使北京會展市場產品的供給和需求都將大幅增加。尤其是會展市場環境的改善和北京城市吸引力的提高將吸引越來越多的跨國會展公司進駐,提高北京會展市場國際化水平。
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也使北京承辦大型體育賽事的能力得到認可。可以預見,除了會議和展覽之外,體育賽事和節慶活動也將成為北京會展市場的重要產品,會展產品將極大豐富。
奧運會極大地刺激了中國會展教育的發展,同時,通過奧運會的策劃、組織、管理和商業化運作,使國內會展人才積累更豐富的舉辦大型活動的實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