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宿徐高速公路正式通車
2008-8-28 0:3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8月26日,寧宿徐高速公路盱眙南段正式建成通車!它開闊精致、蜿蜒如綢,舒展在盱眙的山地丘陵之間,它是交通人用智慧和汗水寫成的又一恢弘篇章。超越夢想,追求卓越。在江蘇高速公路建設史上,寧宿徐盱眙南段集先進技術和精細施工于一身,體現出標桿的高度和分量。
嘔心瀝血,打造高速公路新品牌
作為江蘇首輪規劃建設的“四縱四橫四聯”高速公路主骨架中“縱四”的組成部分,寧宿徐高速公路堪稱是一個“跳板”,它直接連接了省會南京和蘇北的徐州、宿遷,是江蘇西部的南北向干線公路,對江蘇西部城市和省會的融合對接具有積極作用。而盱眙南段的建成,在銜接寧宿徐高速和寧連高速的同時,讓寧宿徐、寧淮、徐淮鹽高速結網成一個整體,縮短了徐、宿兩市和南京的時空距離,網通了徐、淮、鹽、連、宿和蘇中地區,將為蘇北區域發展創造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2005年11月,省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在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盱眙南段高速公路開工建設。
在淮安,新聞發布會吹響了盱眙南段高速公路建設的號角。淮安市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明確提出,盱眙南段作為“十五”和“十一五”過渡時期建設的工程項目,要在認真總結江蘇已建高速公路的基礎上,借鑒國內外高速公路建設的前沿理念,應用以往的高速公路施工經驗,積極體現創新精神,實現高速公路建設的新跨越。
一場關系蘇北、關系淮安、關系盱眙經濟發展的交通動脈的搭橋工程就此展開。“安全耐用、生態環保、資源節約”這12個字,代表著盱眙南段高速公路建設的高度和方向。
經過招投標,盱眙南段的施工現場,相繼開進了江蘇捷達交通工程集團、江蘇鎮江路橋工程總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蘇萬寶橋梁構建有限公司等20多家建設企業。一場實力與科技的比拼,一場進度與質量的比拼,在參建工程項目的企業之間展開。
在淮安市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的堅強領導下,以張睿為總監理工程師的寧宿徐高速公路盱眙南段工程監管團隊來到盱眙,進駐到沸騰的工地。盱眙南段總監辦是一個能戰斗、有經驗的年輕團隊,曾參加過寧連一級公路武馬段、淮安繞城段到京滬、寧宿徐、寧淮等高速公路建設。
一條大路的建設,融入了參與者多少的心血;一條大路的建設,融入了建設者多少的情愛。省交通廳副廳長、省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錢國超,淮安市政府副市長史國君一直關注著這條高速公路的建設情況;淮安市交通局局長唐道倫、副局長張義貴無數次地來到工地,把現場辦公會開在工地上。為了這條大路,淮安市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工程管理人員每周工作六天半,留給妻兒的時間只有短短幾小時……
生態環保,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統一
源于自然、融于自然、延伸自然、發展自然,在設計上最大限度地保護生態環境,在施工中最小程度地破壞和最大限度地恢復生態環境,這些是盱眙南段建設的基本原則。
由此,出臺了盱眙南段“六堅持、六樹立”的設計原則: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安全至上的理念;堅持人與自然相和諧,樹立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理念;堅持可持續發展,樹立節約資源的理念;堅持質量第一,樹立讓公眾滿意的理念;堅持合理選用標準,樹立創新的理念;堅持系統論的思想,樹立全壽命周期的理念等。
由此,提出了盱眙南段的“六個更加注重”:更加注重理念創新;更加注重設計環節;更加注重質量、進度、投資三大控制;更加注重資源節約;更加注重精細優質;更加注重環境友好。《寧宿徐高速公路盱眙南段環境保護手冊》也首創出臺。
一項項目標、措施的出臺,指引著盱眙南段高速公路的優質走向。對淮安的交通建設者來說,這也是他們超越夢想、追求卓越的前提和保證。
低路基設計,是體現盱眙南段高速公路“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最生動的一筆。橋梁設計的豐富變化,讓盱眙南段錦上添花。在途經居民集中區、學校等地段時,栽植了高大的常綠樹木,形成綠色屏障,降低噪音,減小污染,維護沿線群眾利益。服務區、收費站等房建設施,既實用又美觀。就連停車場的布設,也以綠島、彩色環道、彩色路面分隔功能區,力求布局自然、以人為本。綠化設計由點帶線、由線帶面,獨具匠心。
科技創新,推動工程品質不斷提升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盱眙南段建設的一個鮮明特色就是: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用科技創新來解決工程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工程管理者們積極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力求技術創新,加強科研攻關,推動工程質量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結合盱眙南段的橋梁建設,他們與東南大學合作開展了《碳絞線在體外預應力橋梁中的應用研究》,設計和建造了國內第一座采用碳纖維束材料作為體外預應力束的公路橋梁;他們在5座橋的橋面鋪裝中采用了摻加聚丙烯纖維砼澆技術,確保橋面鋪裝層無裂紋。這些舉措推動了新材料、新技術在江蘇公路橋梁建設中的應用,其中碳絞線的應用課題研究成果還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盱眙南段沿線土質為弱到中性膨脹土,所處地形均為突起的崗地,地勢較高,因含水量變化易引發土體膨脹,嚴重影響路基的穩定性。為保證工程質量,省、市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開展了“寧宿徐高速公路盱眙南段環境巖土工程問題及其對策研究”,聯合南京大學,系統研究了盱眙裂隙性土質的形成年代、分布特征與成因機制、改良措施,進行了施工技術的創新,最終成功解決了路基施工的難題,確保了路基穩定。
攻堅克難,迎難而上。通過工程建設者兩年零九個月的努力,一條平縱組合良好,視野開闊,舒適美觀的高速公路已經展現在我們面前。
2008年8月18日,在寧宿徐高速公路盱眙南段交工驗收時,驗收委員會這樣評價:“寧宿徐高速公路盱眙南段工程管理科學嚴謹,建設理念先進,大量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工程精細,質量優良,景觀特色鮮明,生態環保效果明顯。工程建設體現了‘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貫徹了建設之初提出的‘必須確保全國領先,力爭全國第一’的總體要求,實現了江蘇省高速公路安全耐用、生態環保、資源節約的建設目標。工程建設總體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淮安的高速公路建設者們沒有辜負期望,他們用自己的追求和奉獻,超越夢想,一往無前,把盱眙南段建設成為一個集大成者,為江蘇高速公路鑄就了又一個時代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