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青公路駕青段恢復建設 明年三月建成
2008-8-28 0:3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條富民路: 彭青公路駕青段將都江堰的河東、河西有機地連接到了一起,將帶動一線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旅游、特色經濟,富裕沿線30余萬百姓。
一條便民路:連接彭州,并通過省道106線將大邑和崇州也串聯了起來;通過在崇義鎮新建的一座全互通式立交橋,與沙西線、老成灌路、成灌高速以及IT大道等多條放射形道路相連,為成都市民前往都江堰又增加了一項選擇。
一條游樂路:將彭州丹景山、崇州九龍溝、大邑西嶺雪山等幾個景區串聯在一起,為沿路出游帶來收放自如的便利。
8月25日上午,都江堰天馬鎮二郎村柏條河畔,天空細雨霏霏。
緩緩流淌的柏條河上,幾座水泥橋墩已經搭建完成,不久以后,一座全新的80米柏條河中橋將連通兩岸。這座橋只是目前已全線恢復建設的彭(州)青(城山)公路駕青段的一部分。作為地震后都江堰首批恢復重建的重要基礎設施項目中最重要的一條道路,彭青公路駕青段的復工及建成,將對都江堰的災后重建及加快推進青城山—都江堰國際休閑旅游度假區建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都江堰“外環路” 融入全域成都
“建成之后,它將是都江堰的‘外環路’!”昨日上午,都江堰市交通局副局長梁恩成激動地說。記者在都江堰市災后重建交通規劃圖上看到,作為與彭州市桂花鎮相連的彭青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彭青公路駕青段起于都江堰市胥家駕虹場鎮,經天馬鎮、崇義鎮、岷江三號橋、石羊鎮,止于青城山鎮,與省道106線(川西旅游環線)對接,全長26.9公里。
梁恩成說,彭青公路駕青段按國家二級公路技術標準進行設計,雙向4車道,設計時速為60公里。“這條道路作為四川省確定的重點交通項目,已在去年11月1日正式動工。當時修建的初衷本來是由彭州到都江堰的重要旅游線路,同時也是都江堰“五縱五橫”路網體系中的一條重要橫向主干道。按照計劃,它本來將在今年12月底建成通車,但遇到地震,工程就陷入了停滯。”
記者從該項目的投資方——成都市路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地震之后,這條道路出現了部分監測點移位和橋涵受損的情況。在對全線施工現場進行了全面自檢和隱患整改后,施工方于8月12日開始復工。但因地震延誤了工期,該道路將推遲到明年3月底正式建成通車。
“地震之后,這條新建道路又增加了一項保障災后重建的重要使命。”梁恩成說,在全域成都的理念下,彭青公路駕青段將在橫、縱兩個方向起到重要的樞紐作用。“它橫向連接彭州,并在青城山鎮與省道106線對接,客觀上將大邑和崇州也串聯了起來,為這幾個受災地區下一步的災后重建又增加了一條交通要道。”另外,從縱向來看,這條路還將通過在崇義鎮新建的一座全互通式立交橋,實現與沙西線、老成灌路、成灌高速以及IT大道等多條放射形道路相連,為成都市民前往都江堰又增加了一項選擇。
依托這條路 沿線30余萬百姓得益
與政府的高瞻遠矚相比,這條路沿線居民的想法更現實和具體。昨日上午10時,天馬鎮二郎村村民張文全來到彭青公路駕青段施工現場,細細打量著這條將從他家門口經過的路。工地上,數十名工人冒雨施工,一車車沙石被鏟起,一罐罐水泥被運到。
張文全家里5口人全部的收入來源于5畝田和打零工,年收入一萬元左右。點燃一根煙,張文全憧憬著以后的生活:“我家就在柏條河邊,自己種了點花花草草,景色也還不錯。路修通了,借點錢開個農家樂、橋頭飯莊,收入肯定比現在要強得多。”
而與張文全一樣將從這條路上得益的,還有沿線的30余萬百姓。梁恩成告訴記者,彭青公路駕青段的建成,其影響不僅僅是到青城山再多一條快速通道那么簡單,“依托這條路,都江堰的河東、河西有機地連接到了一起,將帶動一線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旅游、特色經濟,富裕沿線30余萬百姓。”同時,在加快推進青城山—都江堰國際休閑旅游度假區建設的基礎上,它也將彭州丹景山、崇州九龍溝、大邑西嶺雪山等幾個景區串聯在了一起,“最后得到實惠的,肯定還是老百姓。” 記者 胡錦楓 攝影 李豫龍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