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物流看海迅”。這是柳州市委書記陳剛在柳州市委十屆六次全會上說的。海迅是誰?其全稱是柳州市桂中海迅物流有限公司。關于海迅,業內權威專家是這樣評價的——
中國物流技術研究協會理事長牟惟仲說:“物流引進國內大約只有30年,在國內真正活躍也只有10年。海迅目前正從廣西一流走向全國一流,為國內其他物流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較好的典范作用。”
曾參加國家對現代物流概念修訂的北京物資學院副院長翁心剛教授說:“全國能真正把現代物流做到位的企業不多,因為不少企業對現代物流是什么還了解不深,而海迅則是名符其實的現代物流企業。”
海迅“看頭”之一:用6年不到的時間,使3個人的企業變成為全國行業翹楚。海迅讓人明白一個道理,發展能快就不要慢,能早就不要遲。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在柳州發展物流業已成為一種必然的選擇。正是順應這種市場發展需要,2002年9月,柳州市商貿控股有限公司聯合深圳中海物流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了桂中海迅物流有限公司。
成立伊始,桂中海迅只有3個人,靠著鍥而不舍、銳意進取的精神,如今已發展成為擁有700多名員工的“中國物流綜合實力百強企業”。
2007年,桂中海迅實現營業收入突破1.2億元,物流服務總價值120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2倍以上。今年上半年,桂中海迅實現營業收入、稅利、服務總價值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02%、130%和101%。
對于這種跨越式的發展,海迅并沒有滿足。投身“二次創業”,海迅重新起跑,定下了能快就不要慢的更高目標,2010年物流服務總價值300億元、營業收入6億元、安置就業人員2000人,到2015年物流服務總價值600億元、營業收入30億元、安置就業人員5000人以上,加快實現上市,力爭使公司綜合實力進入到全國同業前30名以內,發展成為以高端物流業務為主,立足柳州,依托環北部灣地區,面向國內外市場,集約化經營、網絡化運作、信息化管理的區域性大型現代物流品牌企業。
海迅“看頭”之二:準確定位高端物流,與客戶合作共贏,為制造業企業尋得“第三利潤源泉”,同時也為自己創造了利潤“源泉”。
桂中海迅成立之初是個“三無”企業,一無人才、二無經驗、三無市場氛圍,社會上多數人對現代物流認識不深。挑起這個重擔、兼任海迅董事長的柳州市商貿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理覃仁智并不急于開展業務,而是沉下心去對國內外物流的典型案例進行了研究,根據柳州制造業發展需要,確立公司的定位,在此框架下引進大量高端物流人才。
當桂中海迅對制造企業供應鏈一體化物流配送、現代物流管理信息平臺等有了一定研究,并建立了初步解決方案之際,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柳州機械廠有意對其供應鏈管理進行改造,通過引進第三方物流資金、管理和技術,解決企業庫存較大、生產周期較長、資金占用過大、對客戶反應速度慢等深層次問題。桂中海迅與五菱柳機一拍即合,2003年底,雙方簽訂了合作協議。
五菱柳機通過與桂中海迅合作,實現了向現代物流、現代企業管理和現代信息技術要效益,為制造業企業尋得了“第三利潤源泉” ,在業內引起了極大關注。2005年10月26日,柳州市政府在五菱柳機召開現代物流現場工作會,對這一物流模式進行了重點推介,得到國內物流專家及同行的高度認可。
海迅“看頭”之三: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敢于創新,確保自己始終走在行業前端,并將觸角伸向全國市場。
桂中海迅在柳機高起點取得的成功實踐,得益于公司結合先進現代物流技術而建立的一整套自主創新的精益物流配送物流信息平臺,能夠使生產企業、供應商進行實時數據交換或者共享,并能夠針對不同客戶的需要,實現整個物流供應鏈的個性化、一體化的精益配送,使自己始終走在信息化精益物流的前端,從而得到制造業大型企業的歡迎。
2006年4月,桂中海迅成功將柳機工業物流精益配送模式輸送到無錫五菱動力機械有限公司;2006年6月,桂中海迅接管五菱柳機發動機直供上汽通用五菱的業務;2007年8月,桂中海迅在東風柳汽項目投標工作中超越多家國內有名的競爭對手,一舉中標,成為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的物流供應商。
與此同時,桂中海迅通過整合、建設物流基地,對物流網絡進行創新。目前在柳州已建立及正在加緊整合建設的基地有柳北、河西、南環等,擁有可利用倉儲面積14萬平方米,鐵路專用線2條,可供調配的運輸車輛500多部,配送業務網絡已覆蓋國內主要大中城市。如今,桂中海迅在全國的物流配送中心和辦事處等物流網點有11個,預計到2010年在此基礎上將翻一番;柳州市外的物流業務量已達到公司總業務量的10%,到2010年可達30%以上。
今年7月,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到東風柳汽公司考察,當得知柳汽乘用車生產精益配送是由柳州桂中海迅提供服務時,對桂中海迅的這種創新服務模式給予了充分肯定。
海迅“看頭”之四:從沿海開放城市直接引進人才,與高校合作培養人才,用事業留住人才。海迅發展得益于人才創新,使天下之才皆能為我所用。
“人是管理的第一要素。現代社會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正如全國物流行業勞動模范、公司董事長覃仁智在組織公司開展“二次創業”工作會時所說,桂中海迅這幾年的快速發展,源于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有比較清晰準確的市場定位和科學發展戰略,更是因為有一批充滿活力、激情又吃苦耐勞的經營班子和核心骨干團隊。
針對在桂中海迅成立時物流人才匱缺的局面,他們通過從沿海開放城市直接引進物流人才,同時采取了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及通過做物流項目請專家指導的形式培養人才,不斷構筑物流人才小高地。
以2004年起,桂中海迅先后與中國物流技術研究協會、北京物資學院、華中科技大學、長沙交通大學、柳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開展合作,建立產學研基地,每年從這些院校提前錄取一批優秀物流專業畢業生。目前,桂中海迅公司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多為重點大學畢業生,隊伍平均年齡30歲。
為了更好地吸引優秀人才和激活內部人才,充分發揮員工聰明才智,公司又制訂了人才創新的發展戰略,營造出有利于人才輩出的環境。在分配上,公司向優秀人才傾斜并給予重用,使他們在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目標和理想。在培訓、學習上,公司舍得投入資金,確保人才知識不斷更新,公司服務不斷領先。在管理上,強調以人為本,公司領導通過各種形式與員工們深入交流,讓員工們對公司產生強烈的向心力。這些措施確保人才引得進來,又留得下去,從而使公司快速發展獲得了堅實的人力資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