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出口的單子不接了 貨轉內銷了

2008-8-27 10:2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隨著上游原材料漲價,運費、人工費再跟著漲,布料從出廠到落地每米怎么也得漲個‘塊八毛’。”——長春的服裝紡織企業這樣總結去年年底到現在服裝面料價格的變動情況。   除了從去年就受到服裝紡織企業關注的出口退稅之外,在目前的大環境下,上游原料漲價對服裝紡織行業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外貿服裝生產企業。在8月25日的采訪中,記者發現,由于上游漲價,能做外貿的服裝紡織企業已經不接出口單子,只能“轉內銷”了。
  布料每米漲1元左右
  “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就不敢接國外訂單了,長期訂單改短期訂單,大訂單改小訂單。”從事外貿服裝生產加工的老孫這樣總結他近期的生意狀況。   對于“塊八毛”的漲幅,一般做小單生意的服裝企業是不屑一顧的。因為在他們看來,一套衣服平均下來需要用布3米左右,這樣一算計,也就漲了3塊錢左右,這對只需做幾十套的客戶來說基本上不成問題。
  不過,這個價格對于做“外單”的大型服裝企業來說可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了,因為他們的單子動輒就是上萬件的貨,金額也達到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如果按照一套服裝3米布料計算,1萬套的成本就漲了30000元,而這還僅僅是布料增加的成本。
  染色費每缸增加500元
  7月15日,長春城郊某大型服裝廠接到一筆來自國外的訂單,是訂做羽絨服的。記者注意到,桌子上羅列的至少半厘米厚的訂單上,用英文密密麻麻地標注著款式、顏色、規格分配比例、布料搭配和加工細節,不用懂內容,僅看厚度就足以讓人看到它的“含金量”。雖然這樣的訂單對10多年打拼在服裝紡織行業的老孫來說已經司空見慣,但眼下的境況還是讓他掂量了許久,“不行啊,甲方要求的面料和加工要求現在合不上啊,推了吧!”
  “現在原材料、人工都漲,不提價實在不行,只能不接單了。”一個月前,也是國外一個客戶在老孫這里訂做了一批秋裝,面料和顏色跟這次的差不多,也是做1萬件,但接完單后這批布料到家的費用每米增加了1.2元。   然而,“禍”不單行,染色的費用更是每缸增加了500元。最后算下來,這筆生意就賺了1000多元,這個數字對于幾百人的工廠來說,不能算盈利。“外單的要求可以用‘苛刻’這個詞來形容,一旦成品出現問題就要重做,而且現在的利潤根本保證不了不賠錢。”從這句話中,記者能聽出來老孫現在的謹慎程度。
  只能不接外單 轉內銷  “現在原材料和人工費都在上漲,我們一般不敢接外單了。”面對現實的情況,老孫現在只能暫時停下外單轉做國內的,而且,接的都是小單或生產時間短的單子。用老孫的話說,現在做的越大,拉的戰線越長,賠的就越多。不過,他也沒有灰心,一方面是現在正值秋冬裝生產加工的旺季,另一方面就是近幾天的原料行情趨于穩定了,部分面料還有降價的趨勢。
  把漲價消化給客戶了
  相比之下,二道區某服裝廠的吳廠長對原料價格上漲并不是十分在意,因為現在的市場行情養活十幾個人的小廠還不算困難,再加上還有政策做保障。
  吳廠長對記者說:“外單都不差錢,只要能給人家做好就行。可我們不一樣,1萬件基本上也是我們一年的加工量了。”在他看來,一套服裝3米布料,即便是每米增加了一元錢的成本,對于客戶來說也不算什么問題。話語中,吳廠長顯然已經把漲價給“消化”了。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