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百億
2008-8-26 18:0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上半年,經歷了南方冰雪和四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的考驗,面對宏觀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物價上漲等諸多矛盾、困難和挑戰的情況下,全市商務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市場”和“流通”兩個主題,加快“商貿興市”戰略步伐,始終致力于壯大城市市場和農村市場規模,始終致力于進一步促進消費需求的擴大,始終致力于推動經濟結構的升級轉型,實現了消費品市場的繁榮穩定。上半年全市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2.5億,同比增長18.1%。
一、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基本情況
上半年,衡水市消費品市場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購買力日益增強、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步伐加快,零售總額快速增長。
(一)農村市場蓬勃發展,同比增幅超過城市市場。縣及縣以下地區農村市場實現66.3億元,同比增長18.8%;城市市場實現36.2億元,同比增長16.7%;農村市場同比高出城市市場2.1個百分點。農村市場的發展得益于三個因素:(1)夏糧豐收,農產品價格有所上升,加之農民外出務工、發展特色種植養殖,農民收入增加,有錢消費;(2)國家全面免除農業稅,實行完全義務教育,大力推進“新農合”,切實減輕了農民負擔,消除了農民的后顧之憂,增強了農民的消費信心,農民敢于消費;(3)隨著我市“萬村千鄉”工程的全面推進,農村市場發展規范化,農村消費環境大大改善,農民能夠放心消費,樂于消費。
(二)批發業加速發展,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貢獻逐月增加。上半年批發業累計實現11.0億元,同比增長28.8%;零售業累計實現79.4億元,同比增長15.9%;批發業同比高出零售業12.9個百分點。批發業每個月的同比增幅分別為:18%、17.4%、25.4%、35.1%、42.7%、39.2%,呈現明顯的加速發展態勢。批發業的快速發展,說明在物流配送、直銷等現代流通模式的支撐下,營銷網絡逐漸實現扁平化,流通環節大為減少,流通效率大大提高。
(三)住宿和餐飲業保持高速增長,呈現持續快速發展態勢。前六個月每月同比分別為12.5%、22%、23.6%、25.3%、25.2%、35.8%,上半年累計同比增長23.9%。促使住宿和餐飲業增長的原因有三個方面:隨著我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婚宴、家宴、生日宴、同學朋友聚會等成為餐飲企業的消費主力;二是隨著我市旅游資源的開發,特別是在“五一”、“端午”等節假日期間,外地來衡游玩的游客和開辦會展的客商也成為住宿和餐飲業消費市場一支可觀的力量;三是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使人們不愿將寶貴時間浪費在燒菜做飯上,在外就餐已經成為職場人們的生活習慣。
(四)分縣市區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10億元的有桃城區、深州市和景縣,分別實現16.1億元、11.0億元、10.1億元;同比增幅超過20%的有棗強縣、景縣和阜城縣,分別為20.4%、21.1%、21.9%。
(五)全市前六個月分別實現18.0億、17.1億、16.9億、16.7億、16.4億和17.3億,同比分別增長17.6%、16.4%、17.4%、16.6%、17.5%和22.5%,消費品市場呈現活躍而平穩發展態勢。
二、消費品市場運行特點
(一)大型流通企業帶動效應明顯。大型百貨商場和連鎖超市一向是城市居民消費的主要場所,我市的吉美超市、百惠超市、德隆超市、萬得福、保龍倉等日臻成熟的營銷方式和流通渠道使得這些大型的流通企業帶動著整個城市市場的活躍繁榮;隨著“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的進一步推進和完善,大型連鎖企業如愛特、星河超市的營銷網絡已經輻射到農村市場,并占領了農村市場相當可觀的份額。在這些經營理念成熟、規章制度完善、商品質量可靠企業的精心經營和細心指導下,農村流通領域一改以前“散、亂、差”的經營狀況,為農民打造了舒心的購物環境、放心的商品質量和安心的售后保障,農村消費規模進一步擴大。
(二)熱點商品消費保持較高增長。據監測,上半年糧食類、鮮菜類、水產品、照相器材類、辦公用品類、電視機商品銷售額同比分別為增長281%、205.1%、332.9%、92.98%、105.36%和101%。
(三)假日經濟拉動作用明顯。近年來,節日集中消費特點日益明顯,節日市場越發繁榮。春節、五一、清明節、端午節等節日期間,各商家積極增加經營品種,提高服務質量,開展豐富多彩的促銷活動,創造了良好的消費環境,節日用品銷售猛漲。
三、制約市場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雖然收入增加,但消費信心仍顯不足。社會保障、住房、醫療、養老等問題,使城鄉居民對預期支出增加,在某種程度上對消費增長產生了抑制作用,人們往往把錢投資基金、股票市場或存入銀行。
(二)物價上漲抑制消費。從目前看,通脹的壓力仍然很大,肉、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工業品價格持續上漲,對廣大消費者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抑制了消費需求的擴大。
(三)宏觀調控政策、從緊的貨幣政策以及國際次貸危機、美元貶值等國內國際因素使下半年經濟發展存在不確定性。
(四)消費環境不盡完善,制約了購買力的實現。目前消費品市場仍存在制假售假、虛假打折、不公平競爭等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食品安全方面存在隱憂。
四、下半年趨勢預測及建議
當前,全市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態勢,居民消費能力不斷增強,消費市場持續壯大。下半年,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奧運經濟、地震災區重建以及我市“三年大變樣”活動的深入開展等因素影響下,我市消費品市場將繼續平穩快速發展:一是農村市場消費將進一步增長。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措施將在更大范圍內、更深程度上得到落實,農民收入將持續較快增長,農村居民消費水平有望繼續提高。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信服工程”、“雙百市場”等商務工作的推動下,農村的流通、消費環境將得到更大的改觀和完善,農村“買難、賣難”現象將得到進一步好轉;二是生活必需品市場呈現供應相對平穩運行態勢,在“國慶節”黃金周和奧運會期間仍將面臨較大壓力,重要副食品如鮮豬肉、食用油價格存在再一次上揚的可能,保障市民“菜籃子”的任務較重;三是由于煤、電、油、運供應緊張的局面一時難以緩解,企業生產成本增加,下半年成品油和化肥價格仍將不同程度的上漲,尤其是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接軌的呼聲較大,由此引起的市場波動需要我們未雨綢繆,早作防范;四是物價持續上漲本身就會帶動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五是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對消費品市場增長的拉動作用有望繼續增強。居民消費結構將從以吃、穿為主向以住、行、教育、文化消費為主轉變,以城市追求享受型、農村追求小康型為特點的消費結構正在形成。綜合以上因素分析,下半年我市市場整體上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勢頭,消費品市場規模將繼續擴大,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生產資料價格進一步上漲,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實現213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到17%。
大力實施“商貿興市”戰略,促進流通發展,引導健康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是各級商務部門的重要職責。為促進下半年消費品市場更好更快地運行,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一)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
努力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增強城鄉居民購買力水平。要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發展勞務輸出,促進農民增收,開拓農村市場;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增加城鎮居民就業,提高市民購買力水平。
(二)進一步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建設
1、扶優扶強,培育一批大型現代化流通集團。著力培育經營突出、核心競爭力較強、年銷售規模達億元以上的大型連鎖企業,形成衡水零售業的支撐。加快現代商貿物流基地建設,培育現代物流配送企業,加快連鎖企業內部物流配送體系及信息化建設步伐。
2、全面推進“萬村千鄉”工程,培育和規范農村市場。引導企業把目光轉向農村,開發對農村適銷對路的產品,加快農村市場建設,暢通商品流通和農民消費渠道,并切實解決好交通、輸電和售后等問題,加強技術指導并送維修下鄉,增強農村市場對城鎮已趨飽和的家用電器等耐用消費品及日常生活用品的吸納能力,打開廣闊的農村市場。
3、搞好城鄉零售市場規劃。合理布局城市商業中心,形成能夠帶動消費升級和創造都市商業氛圍的消費中心。支持大中型流通企業向小城鎮延伸經營網絡,形成以縣城為重點、鄉鎮為骨干、村為基礎的農村消費品零售網絡。鼓勵流通企業開展電話購物、網上購物等服務業務,不斷延伸服務鏈條,開創服務功能,為居民提供便捷的購物條件。
(三)繼續加強市場秩序的整頓,改善消費環境
近年來城鄉消費市場環境有所好轉,但還應看到我市消費市場還存在諸多問題,治理整頓市場秩序工作應當常抓不懈。爭取盡早建立統一、規范、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促進消費品市場的有序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