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調整鋼鐵產品出口退稅要慎重考慮品種

2008-8-26 10:4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陳剛
    根據2008年1~6月份的出口數據顯示,1~6月全國共出口鋼材2691萬噸,比2007年同期的3381萬噸少了690萬噸,同比下降了20.4%,說明國家對鋼鐵產品出口的調控起到了明顯的效果,出口總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今年七月份我國出口鋼材高達721萬噸,比六月份出口522萬噸增加199萬噸,對今年完成鋼鐵產品出口總量比2007年減少2000萬噸的目標威脅極大,如不加以控制,勢必導致國家出臺新的出口調控政策。值得注意的是,1~7月份全國合金鋼類產品的出口總量同比增幅十分引人注目,最近,有關全部取消鋼鐵產品出口退稅和提高出口征稅稅率的聲音己引起特鋼企業和行業的高度關注。特鋼協會召開了部分企業緊急會議,進行了出口形勢分析,得出了如下分析意見:
    一、根據特鋼協會掌握的統計數據,我國合金鋼棒材出口量僅占全國鋼材出口總量的5%~6%,其中硼鋼棒材約占合金鋼條、桿出口總量的30%~40%,如不計硼鋼棒材出口量,則合金鋼條、桿出口量僅占全國鋼材出口總量的約3%,如2007年全國出口6264萬噸鋼材,而合金鋼棒材出口(不含硼鋼)只有142萬噸。所以,真正高附加值的合金鋼出口比重很小,難以左右全國鋼價。
    二、據此,我們認為要認真分析今年上半年出口鋼材2691萬噸和七月份出口鋼材721萬噸的出口結構,看看到底是哪一部分鋼材出口影響出口總量調控。今年1~6月份合金鋼棒材、線材、鋼絲三項合計出口401.75萬噸,占出口總量的14.93%,與2007年同期出口70.24萬噸、占出口總量的2.08%相比,出口量增加331.51萬噸,占出口總量的比列上升了12.85%。進一步分析,在合金鋼棒、線、絲出口增量331.51萬噸中,可加硼、鉻的鋼高達311萬噸,從工藝、成本角度分析和實際情況看,加硼的居多。如不計加硼、鉻鋼,今年1~6月份合金鋼棒材、線材、鋼絲三項合計出口僅90.75萬噸,占全國鋼材出口總量的3.37%。據我粗略分析,在7月份出口721萬噸鋼材中,板材及含硼的板材和棒材占的比例較大。據了解,有不少生產線材、螺紋鋼的企業,有相當數量的加硼鋼出口,出口地區為中東地區和東南亞國家,出口價格為每噸約1100美元,顯然是加硼的建材(合金鋼材哪有如此低的價位,且出口地區主要是歐美及日本韓國及臺灣省)。如某生產線材、螺紋鋼的企業,2007年1~9月平均每月出口線材、螺紋鋼約4~5萬噸,當關稅調整后,去年第四季度幾乎無鋼材出口,今年一季度也只出口了幾千噸,但今年二季度開始,四、五、六三個月,平均月出口6萬噸到中東地區,全部是加微量硼的線材、螺紋鋼。這就說明,為了規避征收出口稅,享受5%出口退稅政策,有相當數量的加硼鋼,人為轉化為海關72章中的其他合金鋼而出口,合理規避關稅,導致出口總量激增。上述分析數據還不包括板材、卷材這兩項占出口總量比例高達48%(2008年)、42%(2007年)的主導品種,據了解這其中也有相當部分是加硼后以合金鋼名義出口的。如按棒、線、絲的增長比例估算,至少120萬噸是可加硼的。由以上數據可以做出推斷,1~6月份出口增量中,至少350萬噸(占出口總量的13%)屬于可加硼的范圍,7月份的出口總量高達721萬噸,看來加硼的“覺醒者”越來越多、加硼范圍越來越大、加硼的趨勢越演越烈,保守的估計7月份加硼鋼也會超過150萬噸。當然,也要看到,海關從今年四月份以后,加大了控檢力度,導致四、五、六月大量出口鋼材積壓在港口,有可能六月份出口量(522萬噸)下降,7月份的721萬噸,有部分是6月份應出口而未出口的鋼材。
    三、當務之急是要控制非合金鋼材轉化為合金鋼材出口。為了真正控制鋼材總量出口最快最有效的辦法是,國家有關部門,國務院稅則委員會,海關總署盡快將硼鋼單列,從政策層面運用關稅杠桿,有效控制硼鋼出口。
    四、有消息說,有關部門主張取消鋼鐵所有產品出口退稅,對此,建議要慎重考慮品種,應有保有壓,不宜一刀切。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我國特鋼產品需要參與國際競爭,全世界存在著一個容量較大的特殊鋼市場。主要特殊鋼生產國家都緊盯上這一市場。日本特殊鋼材出口約500萬~600萬噸,約占國內特殊鋼材產量30%,占世界特殊鋼市場份額約為20%(最高曾占30%),居第一位,其他如德國、法國、瑞典(其軸承鋼80%用于出口)、比利時、英國都以占領國際市場為目標,上述國家在國際市場共計占有80%份額,其中,除日本占20%外,德國占18%、法國占12%、瑞典占11%、比利時-盧森堡占10%、英國占9%,說明工業發達國家的特殊鋼產品面對的是國際市場。相比之下,我國特殊鋼基本上是國內市場,特鋼長型材進出口量很少,出口量僅占國際市場份額約4%~5%,而且出口優特鋼與普鋼相比,附加值較高,從未引起任何國家的國際反傾銷爭議。因此,如果不加區別地限制國內特鋼產品出口,將會失去歷史機遇,不利于我國高端鋼鐵產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五、當前海關加大控檢力度是完全正確的,但檢驗時間過長(通常15~20天)影響到企業出口合同執行,導致企業承擔大量的滯港費、虧艙費,更為嚴重的是裝船期的延誤導致信用證過期,造成收匯風險,影響中國鋼鐵企業在國際上的形象和信譽,為此建議對生產企業可執行出具保證函先行放關。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