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大省”浙江政府企業合力應對外貿增速回落
2008-8-26 10:3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受國際國內多重因素的影響,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外貿增速回落,特別是作為“主力軍”的民營企業與作為“主戰場”的對美外貿的增速雙雙出現大幅回落。針對嚴峻的外貿形勢,浙江省有關部門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引導外貿企業升級轉型,外貿企業也積極調整產品,應對市場變化。
杭州海關的統計數字顯示,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1023.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7%,其中出口同比增長26.1%,同比進口增長29.4%。三項指標的增速均比去年同期回落2.4個百分點。而今年1-2月和1-5月,浙江外貿增速兩度出現罕見的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情況。
民營外貿企業是浙江外貿的“第一主力”,約占全省外貿企業數量的2/3,外貿實績占全省總額的近一半。今年上半年,浙江省民營企業進出口額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1個百分點,出口額增速同比下降了3.4個百分點,進口額增速同比下降了12.1個百分點。
美國是浙江出口的第二大市場,今年上半年浙江對美進出口額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4個百分點,出口額增速同比下降了8.8個百分點,進口增速額同比下降了25.6個百分點。香港是浙江轉口貿易的重要中轉站,今年上半年浙江對港外貿增速也出現大幅回落,進出口額增速同比下降48.6個百分點,出口額增速同比下降51.3個百分點。
此外,部分傳統出口產品出口增速也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上半年浙江鞋類出口額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8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額增速同比下降6.4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增速同比下降5.2個百分點,而鋼材出口額則同比下降了1.1個百分點。
浙江是外向型省份,經濟總量近一半依賴外貿出口,國際經濟環境對全省的經濟發展的關聯度非常大。杭州海關的外貿專家分析認為,目前,國際上美國次貸危機影響持續發酵,全球油價屢創新高,主要經濟體通脹壓力不斷增大,貿易摩擦增多,而國內貨幣政策繼續從緊,人民幣持續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受上述因素影響,今年下半年浙江省外貿形勢依然嚴峻。
浙江省委省政府理性分析了當前的外貿形勢,重申外貿穩定健康發展對實現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意義,要求各地各部門加強對外貿工作的領導和政策協調,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
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從今年1月1日起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相應的地方財政配套,對出口任務重、前景好的外貿企業給予一定的補貼;加快出口商品結構調整,重點支持高新技術和機電產品研發項目,努力提升出口農產品質量和檔次;加強出口品牌建設,支持企業創出口品牌,通過并購等方式獲取國際知名品牌,設立境外自主品牌專營店、研發或售后服務機構;鼓勵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參加國際標準認證和境外商標注冊,參加境外展會和境內重點國際展會,在境外設立營銷網點或生產加工企業;推動企業投保出口信用保險,防范出口收匯風險;加強對企業和行業組織應對貿易壁壘工作的服務和指導;大力發展國際服務貿易,支持服務外包業務;加快出口退稅進度和金融支持力度,調整外匯管理手續,提高口岸通關速度和效率。
為了逆境求生,一些外貿企業也采取多種措施積極應對。首先是產品創新。浙江寶紡棉麻印染有限公司過去加工全棉時裝面料附加值低、環保成本大,為此忍痛賣掉3條棉布印染生產線,籌資上馬4條蠟印布生產線,今年上半年上繳稅收是去年全年的4倍。
“走出去”也是重要的應對手段。今年3月,歐盟委員會決定對中國空氣壓縮機企業征收77.6%的反傾銷稅,浙江鑫磊機電股份有限公司一度失去了歐洲市場,為此,他們6月份與一家意大利同行在米蘭合作建立分裝工廠,由中方提供零件,意方裝配上市,雖然生產成本比國內增加了20-30%,但卻避過了高關稅率,同時還提升了品牌價值,價格反而提升了50%。
不少企業還加強了內部管理,學會使用多種金融工具規避風險。生產鉛蓄電池的浙江海久電池公司為了應對鉛價猛漲,利用上海鉛現貨市場和倫敦鉛期貨市場的差價控制成本。他們同時還要求所有出口訂單一定參保出口信用保險,防范壞賬風險。今年上半年出口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近一倍。
通過政府企業合力應對,目前浙江外貿出現了一些較好的勢頭。6月份,浙江外貿出口強勁反彈,達141.6億美元,同比增長32.7%,創下了歷史新高,這也拉動了上半年進出口增速和出口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平均增速1.3和4.2個百分點。而像家具及零件、船舶、汽車零件、醫藥品和醫療儀器及器械等產品上半年出口也大幅增長,同比增速均在30%以上,有的甚至超過了100%。對非洲、俄羅斯等新興外貿市場實現了快速增長,上半年的外貿額同比增速均超過了40%,而上半年對歐盟這一最大外貿市場的出口也保持在237.5億美元,同比增長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