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說同行是冤家,但廈門貨運企業因整個行業不景氣,現在大家正在“抱團取暖”:貨物不夠,幾家貨運公司接的貨就拼湊成一車再運出去。
“貨運貨運,沒有貨就沒有運。”廈門天之捷貨運代理公司經理林明輝說,現在因為整個市場需要運輸的貨物量都在萎縮,但這幾年貨運能力卻在擴張。為了爭取到業務,各家貨運公司只好提出各種優惠政策,比如運費優惠、允許一定時間內拖欠賬款等。
廈門市物流協會會長林杰介紹說,目前廈門大部分物流企業傳統業務比重較大,存在惡性競爭;加上人民幣迅速升值,進出口外貿萎縮,市場和腹地空間都受限。
廈門貨運行業悄然進入冬天,如何取暖現在成了眾多貨運公司的頭等大事。
“惡性競爭對誰都不利。”林明輝說,許多的業內同行已經看到了這點,因此現在一種業內合作的雛形已經出現:談判合作,信息互通,貨運方面組合裝車。
“拼車”成為了廈門貨運業應對效益下滑的一種方式。
林明輝說,跑同一條線路,大車比小車更容易降低每件貨的運輸成本,滿滿一車也比半車貨更容易降低運輸成本。
“拼車除了技術上追求怎樣充分利用車輛空間外,更重要的是業內同行的合作。”林明輝解釋,貨運大車要有較大的貨物量,這就要求現在必須匯集各家貨運業務。
廈門貨運業 “抱團取暖”這種生存模式,使得很多企業出現了既競爭又合作的格局。
“爭取業務上競爭,但運輸上合作。”林明輝說,而也由于有合作的一面,行內業務競爭也不至于太過惡性,貨運價格競爭秩序因此基本能夠得到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