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倉儲與運輸論文

聯合庫存管理

2008-8-20 7:2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長期以來,供應鏈中的庫存是各自為政的。供應鏈中的每個環節都有自己的庫存控制策略,都是各自管理自己的庫存。由于各自的庫存控制策略不同,因此不可避免地產生需求的扭曲現象,即所謂的需求放大現象,形成了供應鏈中的“牛鞭效應”,加重了供應商的供應和庫存風險。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新的供應鏈庫存管理方法--聯合庫存管理,這種庫存管理策略打破了傳統的各自為政的庫存管理模式,有效的控制了供應鏈中庫存風險,體現了供應鏈的集成化管理思想,適應市場變化的要求,是一種新的有代表性庫存管理思想。 
  一、已有庫存管理方案及其存在的問題
  已有的庫存管理方案有很多,近年來比較先進的有供應商管理庫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VMI)。關于VMI的定義,國外有學者認為:"VMI是一種在用戶和供應商之間的合作性策略,以對雙方來說都是最低的成本優化產品的可獲性,在一個相互同意的目標框架下由供應商管理庫存,這樣的目標框架被經常性監督和修正,以產生一種連續改進的環境"。VMI是一種供應鏈集成化運作的決策代理模式,以雙方都獲得最低成本為目標,在一個共同的框架協議下把用戶的庫存決策權代理給供應商,由供應商代理分銷商或批發商行使庫存決策的權力,并通過對該框架協議經常性的監督和修正使庫存管理得到持續的改進。
  通過幾年的實施,VMI被證明是比較先進的庫存管理辦法。VMI由上游企業擁有和管理庫存,下游企業只需要幫助上游企業制定計劃,從而下游企業實現零庫存,上游企業庫存大幅度減小。但VMI也有以下局限性:
  1、VMI中供應商和零售商協作水平有限;
  2、VMI對于企業間的信任要求較高;
  3、VMI中的框架協議雖然是雙方協定,但供應商處于主導地位,決策過程中缺乏足夠的協商,難免造成失誤;
  4、VMI的實施減少了庫存總費用,但在VMI系統中,庫存費用、運輸費用和意外損失(如物品毀壞)不是由用戶承擔,而是由供應商承擔。由此可見,VMI實際上是對傳統庫存控制策略進行“責任倒置”后的一種庫存管理方法,這無疑加大了供應商的風險。
  二、聯合庫存管理基本思想
  為了克服VMI系統的局限性和規避傳統庫存控制中的牛鞭效應,聯合庫存管理(Jointly Managed Inventory,JMI)隨之而出。簡單地說,JMI是一種在VMI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上游企業和下游企業權利責任平衡和風險共擔的庫存管理模式。JMI體現了戰略供應商聯盟的新型企業合作關系,強調了供應鏈企業之間雙方的互利合作關系。
  聯合庫存管理是解決供應鏈系統中由于各節點企業的相互獨立庫存運做模式導致的需求放大現象,提高供應鏈的同步化程度的一種有效方法。聯合庫存管理強調供應鏈中各個節點同時參與,共同制定庫存計劃,使供應鏈過程中的每個庫存管理者都從相互之間的協調性考慮,保持供應鏈各個節點之間的庫存管理者對需求的預期保持一致,從而消除了需求變異放大現象。任何相鄰節點需求的確定都是供需雙方協調的結果,庫存管理不再是各自為政的獨立運作過程,而是供需連接的紐帶和協調中心。
  JMI把供應鏈系統管理進一步集成為上游和下游兩個協調管理中心,庫存連接的供需雙方以供應鏈整體的觀念出發,同時參與,共同制定庫存計劃,實現供應鏈的同步化運作,從而部分消除了由于供應鏈環節之間的不確定性和需求信息扭曲現象導致的供應鏈的庫存波動。JMI在供應鏈中實施合理的風險、成本與效益平衡機制,建立合理的庫存管理風險的預防和分擔機制、合理的庫存成本與運輸成本分擔機制和與風險成本相對應的利益分配機制,在進行有效激勵的同時,避免供需雙方的短視行為及供應鏈局部最優現象的出現。通過協調管理中心,供需雙方共享需求信息,因而起到了提高供應鏈的運作穩定性作用。
  三、聯合庫存管理的實施策略
  1. 建立供應鏈協調管理機制
  為了發揮聯合庫存管理的作用,供應鏈各方應從合作的精神出發,建立供應鏈協調管理的機制,建立合作溝通的渠道,明確各自的目標和責任,為聯合庫存管理提供有效的機制。沒有一個協調的管理機制,就不可能進行有效的聯合庫存管理。建立供應鏈協調管理機制,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建立供應鏈共同愿景。要建立聯合庫存管理模式,首先供應鏈各方必須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標。為此,要理解供需雙方在市場目標中的共同之處和沖突點,通過協商形成共同的共贏的愿景。
  (2)建立聯合庫存的協調控制方法。聯合庫存管理中心擔負著協調供應鏈各方利益的角色,起協調整個供應鏈的作用。聯合庫存管理中心需要對庫存優化的方法進行明確確定,包括庫存如何在多個需求商之間調節與分配,庫存的最大量和最低庫存水平、安全庫存的確定,需求的預測等等。
  (3)建立利益的分配、激勵機制。要有效運行基于協調中心的庫存管理,必須建立一種公平的利益分配制度,并對參與協調庫存管理中心的各個企業、各級供應部門進行有效的激勵,防止機會主義行為,增加協作性和協調性。
  2. 建立信息溝通渠道
  為了提高整個供應鏈的需求信息的一致性和穩定性,減少由于多重預測導致的需求信息扭曲,應增加供應鏈各方對需求信息獲得的及時性和透明性。整個供應鏈通過構建庫存管理網絡系統,使所有的供應鏈信息與供應處的管理信息同步,提高供應鏈各方的協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質量。為此應建立一種信息溝通的渠道或系統,以保證需求信息在供應鏈中的暢通和準確性。要將條碼技術、掃描技術、POS系統和EDI集成起來,并且要充分利用internet的優勢,在供應鏈中建立暢通的信息溝通橋梁和聯系紐帶。
  3. 發揮第三方物流系統的作用
  實現聯合庫存可借助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TPL)具體實施。TPL也稱物流服務提供商,這是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業務模式,把庫存管理部分功能代理給第三方物流公司,使企業更加集中于自己的核心業務,增加了供應鏈的敏捷性和協調性,提高了服務水平和運作效率。
  把庫存管理的部分功能代理給第三方物流系統管理,可以使企業更加集中精力于自己的核心業務,第三方物流系統起到了供應商和用戶之間聯系的橋梁作用,為企業提供諸多好處。
  面向協調中心的第三方物流系統使供應鏈各方都取消了各自獨立的庫存,增加了供應鏈的敏捷性和協調性,并且能夠大大改善供應鏈的用戶服務水平和運作效率。
  4. 選擇合適的聯合庫存管理模式
  供應鏈聯合庫存管理有兩種模式:
  (1)各個供應商的零部件都直接存入核心企業的原材料庫中,就是變各個供應商的分散庫存為核心企業的集中庫存。集中庫存要求供應商的運作方式是:按核心企業的訂單或訂貨看板組織生產,產品完成時,立即實行小批量多頻次的配送方式直接送到核心企業的倉庫中補充庫存。在這種模式下,庫存管理的重點在于核心企業根據生產的需要,保持合理的庫存量,既能滿足需要,又要使庫存總成本最小。
  (2)無庫存模式,供應商和核心企業都不設立庫存,核心企業實行無庫存的生產方式。此時供應商直接向核心企業的生產線上進行連續小批量多頻次的補充貨物,并與之實行同步生產、同步供貨,從而實現“在需要的時候把所需要品種和數量的原材料送到需要的地點”的操作模式。這種準時化供貨模式,由于完全取消了庫存,所以效率最高、成本最低。但是對供應商和核心企業的運作標準化、配合程度、協作精神要求也高,操作過程要求也嚴格,而且二者的空間距離不能太遠。
  四、結束語
  聯合庫存管理是解決供應鏈系統中獨立庫存模式導致的需求放大現象,大大改善供應鏈的供應水平和運作效率,提高供應鏈同步化程度的一種有效方法。實行聯合庫存管理,建立適應新形勢的物資供應運行機制,應是供應鏈庫存管理今后幾年的發展方向。當然,聯合庫存管理中企業間的系統集成目前還比較困難,亟需進一步的改進完善。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