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香港成內地輕工產品出口中轉站

2008-8-19 14:0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相比天津這種冀望通過奧運吸引外資的城市,香港更看中“與內地市場緊密交流的機會”。 
    香港政府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在接受采訪時一再強調,“協辦奧運馬術比賽,不僅能夠提升香港的國際地位,同時還能夠促進香港和內地之間優勢互補”。 
    唐英年的 
話是香港策略最真實的還原,而香港也加速布局。2007年8月,在以奧運為主題的“京港經濟洽談會”上,香港企業除獲得北京方面提供的大量奧運商機外,還得到130個特色項目的投資機會;2008年6月,旨在吸引香港服務業遞度轉移的“粵港澳緊密合作區”開始醞釀。2008年7月,香港投資團開始考察東北三省,香港與內地經濟進一步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香港有獨特的區位和物流優勢,但其仍然需要內地雄厚的制造業基礎做支撐。”長期從事區域經濟研究的王義教授對記者強調。在他看來,作為高度外向型經濟體,外貿出口一直是香港經濟增長重要的拉動力量。但實際上,香港轉口貿易總值九成以上是以內地為進出對象。 
    而廣東的一份調查數據,也驗證了這一點。該數據顯示,香港通過“傳統制造業向內地轉移”、“引進服務業”等方法,幾大優勢產業明顯增強。據統計,去年,中國內地經香港中轉出口商品貿易總額達到1600多億美元,成衣、鐘表、玩具、電子和其他輕工產品年出口總值名列世界前茅,這也進一步鞏固了其重要的轉口貿易的地位。內地制造業的支撐力量 
    在業內專家看來,香港在獲得奧運馬術比賽的協辦權后,香港與內地的經貿交流進入新階段,與內地的經濟合作也更加緊密。內地也成為香港最大的出口市場,去年及今年前4月,香港出口到內地的產品比重占整個出口的49%。“內地經濟的高速增長是支持香港出口貿易增長的重要動力。內地經濟持續發展使內地對香港工業品的出口需求仍將不斷增加,隨著內地對環保等產業要求的提高,香港出口內地的產品結構也不斷相應做出調整”王義教授分析認為。 
    與此同時,制造業向內地轉移的結果,也促使香港本土產業徹底轉型。香港制造業已有85%以上遷到內地。香港凡是需要多用勞動力的生產工序幾乎已全部移到內地,香港則負責較復雜的產品設計、市場調查、財務調查、品質管制及市場行銷等,香港已將內地徹底變成其產銷活動的一部分。 
    對此,王義分析稱,“這也為香港服務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促成香港的第二次經濟轉型,即從以港產品出口為主的自由貿易港轉向以服務業經濟為主的自由港。”香港服務業向內地遞度轉移 
    據相關人士透露,在北京推出的“投資北京服務平臺”中,專門為香港企業量身定做了一些項目,涉及物流、環保、會展、金融、食品安全等北京奧運期間的特色服務業項目。 
    于此相仿,在廣東省提出的“粵港澳特別合作區”中也提出“進一步加強兩地金融和服務業合作”的倡議。 
    在業內專家看來,“盡管目前香港有意向內地轉移的并非其核心服務業,但在后者急于置換低端加工制造業、實現產業升級之際,這種梯度轉移可謂雪中送炭,雙方皆大歡喜”。 
    與此同時,香港服務業轉型升級的內在需求,也促使其不得不加大對內地服務業投資,而奧運項目便是“演練”之機。“香港服務業整體增長趨勢已減緩,通過奧運服務業項目的‘演練’,也將為其大舉進軍內地服務業市場建立橋頭堡。”上述人士分析稱,以港口物流業務為例,貨物吞吐量穩居世界第三名的香港,已逐步減少主要依托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制造業的產品出口業務,積極加大高附加值的國際中轉業務,而將附加值較低的貨物裝卸業務,轉到港商參與投資的深圳鹽田港等碼頭。 
    事實上,“就內地而言,服務業、服務貿易仍很弱小,而這正是香港的優勢,可以和香港進一步合作、融合。”王義教授這樣說。”近兩年來,香港在內地的服務業投資持續加快。據統計,僅廣東省,歷年累計引進香港實際直接投資1205億美元,其中又以地產、商貿和物流等服務業為主。 
    在他看來,粵港兩地制造業已經全面融合,下一步就是要促進香港服務業與內地服務業之間的融合,從而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這是可以相互補充的”。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