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鋼鐵產業的整合之路
2008-8-19 13:1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中國鋼鐵產業網CEO 宋雷
自從2005年中國 《鋼鐵產業發展政策》發布以來,中國鋼鐵產業的“整合”就迅速取得了輿論上的統一,并得到各級政府、鋼鐵協會和國有骨干企業的支持。以寶鋼、首鋼、武鋼等為代表的企業憑借資本平臺和自身影響力,突破區域限制,在全國各地加快整合中等鋼鐵企業的步伐,并各自形成了一定的“勢力范圍”。與此同時,全國中小型鋼鐵企業新建和擴建規模驚人,由此形成了“大企業忙整合,小企業忙建廠”的局面。中國的鋼鐵產業集中度不升反降。截至2007年底,我國產鋼最多的十家大企業集團粗鋼產量合計17996.94萬噸,占全國總量的比重為36.79%,比2006年下降0.78個百分點。河北鋼鐵產業集中度同樣難以提升。
河北鋼鐵企業比較其他地區,整合難度應該是最大的。原因之一是河北鋼鐵企業數量、規模、集群的龐大,造成“尾大難掉”,鋼鐵生產企業已經超過百家,如果包括調坯軋材、冷板帶、焊管等企業,數量更加驚人。其二是河北已經形成了幾家規模較大的“超級民營鋼企”,如國豐、津西、建龍、縱橫、敬業、文豐、德龍、前進、瑞豐等,粗鋼產量均排在全國鋼鐵企業100強之列。這些龍頭企業已經積累起非常強勁的發展能力,堅持外延發展與內涵式發展并重,在各地形成了獨特的“次中心”地位。原因之三是鋼鐵市場多年來的良好表現,刺激了企業的逐利性,企業盈利能力增強,實現聯合的愿望降低。第四,河北鋼鐵產業整合一直以來沒有明確的政策指向,對民營企業重宏觀調控和治理打壓,輕疏導引領,民營企業游擊機動發展,為整合增添了更大難度。
雖然國有鋼鐵企業在河北所占的比重不足三分之一,但河北上百家鋼鐵企業群龍之首,只有唐鋼這樣的骨干企業才能勝任。事實上多年來眾多非國有企業包括國豐、津西等一直嘗試與唐鋼整合,但由于種種原因而未能如愿。由于河北國有鋼鐵企業整合思路一直不清晰,國有企業整合非國有企業的意愿始終不積極也不強烈。直到2005年,河北省初步確定了南北兩大鋼的思路后,唐鋼集團的整合之路才正式跨出,但整合的中心還是國有企業。而南部邯鋼的整合大計劃由于受到邢鋼和石鋼等企業的外向型發展而受阻。最近幾年是全球鋼鐵企業的擴張黃金期,唐鋼集團和邯鋼集團也忙于自身擴張,無暇于 “復雜的整合”,而更樂于采用直接而簡單的方式:共建新項目。如唐盈鋼鐵、唐山不銹鋼、唐山中厚板等,都是在這一階段建成的。直到2007年首鋼在唐山整合了寶業,并在該地區實施區域整合戰略,唐鋼集團在備受競爭壓力下,才重啟與民營企業的整合之門,但至今沒有實質性進展。
河北鋼鐵產業的整合或者融合是一個必然的命題。一方面,河北鋼鐵產業資源環境對于鋼鐵產業整體的支撐度越來越低,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中國鋼鐵產能近幾年過度釋放,已經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市場格局,廣大中小型企業直接面臨生存問題。河北民營鋼鐵企業是在市場需求 “無限增加”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機會型”企業,只會做“填空題”,而做不好“加減法”。民營企業原來所具有的低成本優勢,如今已經不復存在。而民營企業群體普遍存在的“產品低端、經營粗放、管理原始”等問題,日益成為企業發展的瓶頸。
2007年10月份開始,在成本推升和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下,鋼鐵市場出現了較大的波動,鋼鐵企業經營效益普遍下滑。對于這次市場調整,唐宋鋼鐵經濟研究室已于同年9月發出了行業預警報告,并認為這次市場的調整是產業深層次矛盾集中爆發的結果,將是個痛苦而較長的過程。并預言產業整合的“黃金期”已經到來。2007年底開始,我們專門就河北和唐山鋼鐵企業重組議題對部分民營鋼鐵企業進行了調研。在受訪的民營企業家中,有半數以上表達了希望整合的意愿,但對整合的方式心存顧慮。為此我們得出初步結論,在大環境和市場壓力持續增大的情況下,只要遵循自愿、平等和市場理念,河北鋼鐵整合之路將變得簡單。弱化的市場更有助于整合的加速,并相應減少整合的成本。
整合關鍵看價值。我們一定要了解民營企業對于“河北大鋼”的價值以及“河北大鋼”對于民營企業的價值取向,并力圖能夠實現價值對接。未來的“河北大鋼”,一定是產品和價值鏈最優化的企業。在這種理念下,河北鋼鐵整合的思路相應會發生變化。“河北大鋼”在最初的戰略謀劃中,并沒有把擴張作為企業的基本思路。可以預見,河北鋼鐵未來的整合之路,將會采取更加理性的方式,“搶地盤”的沖動將降低。“整合價值”將成為重組的核心指導思想。現實是,民營企業對于“河北大鋼”的價值逐步在減弱。民營鋼鐵企業所有的低端產能、裝備、產品及經營渠道、供應鏈等,大部分不足以構成對“河北大鋼”的吸引力。而“河北大鋼”需要的土地、資源、人才、技術、項目審批手續等,民營企業又相對缺乏。雙方的互補性在逐漸降低。在企業整合越來越務實和“逐利”的情形下,現階段對“河北大鋼”有吸引力可能不再是民營鋼企,而是上下游產業鏈兩端的企業,如礦產資源、冶金裝備、鋼鐵物流等。
可以預見,河北鋼鐵的整合之路將會是以“河北大鋼”為核心,整合那些具有地域優勢、資源優勢、產品優勢的“獨特競爭性”民營企業。換言之,如果民營企業渴望在未來的鋼鐵產業中能夠生存下去,就需要發掘和找尋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毫無疑問,“河北大鋼”的建立,對于促進河北鋼鐵產業的升級與重組,將起到關鍵的作用。同時我們要清醒認識到,河北鋼鐵的整合之路,一定不是單純依靠行政手段可以解決的,而需要以經濟手段為主,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以新換舊,善用資本和資產平臺,實現公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