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戰略再伸“調控之手”
2008-8-19 13:0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李志軍實習記者任世杰
“提高關稅,就是為了減少出口。”河北省焦化行業協會張先生對《現代物流報》記者說。
自2008年初,焦炭出口暫定稅率由15%調高至25%。而從明天起,這個數字將更改為40%。這已經是第三次提高出口稅來抑制焦炭的出口。
官方此舉意在抑制高污染、高能耗產品出口,緩解國內焦炭供應偏緊的局面,同時降低對國外相關行業的間接補貼。
“現在焦炭的市場很好,供求量相對穩定。”山東肥城市焦化廠的江先生說, “我們的焦炭在保證我們自己鋼廠的需求外,一直供給國內其他鋼廠,不過,焦炭出口關稅調整至40%的政策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內的供求環境。”
由于今年國際焦煤價格暴漲,導致焦炭供應偏緊價格隨之上漲,導致國際市場對國內的焦煤和焦炭需求激增。在國家從1月1日起對焦炭出口加征關稅由15%增至25%的情況下,1月至5月出口焦炭分別為96萬噸、73萬噸、124萬噸、134萬噸和166萬噸,6月稍有回落為150萬噸。1月至6月,累計出口焦炭744萬噸,同比下降7.55%。但由于國際市場需求的增加和出口關稅稅率的提高,5月出口焦炭平均離岸價已由上年同期的173美元/噸攀升至464.83美元/噸,同比上漲 291.83美元/噸,提高168.69%。6月份,平均離岸價達498.32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面對出口量大增的情況,商務部曾在上個月的焦炭配額中大幅縮減配額量,由今年首批焦炭出口配額962萬噸減少為239萬噸。
“以后兩高一資產品都會受到生產限制,減少出口,如果國內消耗不了那么多的產品,就關閉那些落后的企業,不能讓高污染、高能耗的產品都來中國生產,減少對國外相關行業的間接補貼。”張先生在談到焦炭出口時說。
而在記者的采訪過程中,也有的下游企業由于焦炭的自給而表示不會受此次調整稅率的影響。 “我們主要是自己生產焦炭,其他一部分從山西購買,受外界焦炭供求變動影響不是很大。”石鋼宣傳部劉振海向記者透露。
“世界經濟發展動力與資源產品的階段性供應不足引發通脹壓力攀升的博弈,以及經濟增速回落與資源性產品價格回落的博弈正體現著資源性產品供給不足對經濟快速發展的制約作用,也凸顯一個國家立足國際資源和市場制定長期的能源、資源產品戰略的重要性。”中國鋼鐵專家馬忠普對本報記者分析關于利用資源調控經濟時說。
實際上,在國家做出限制 “兩高一資”產業決定時,就意味著在國家資源經濟調控上已經著手利用資源產業的出口來平衡國內外經濟。此次應為措施之一。“緩解供求趨緊,這是直接的目的也是效果。”張先生一語中的。 (相關新聞及深度分析見今日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