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海口海關:利用洋浦保稅港區創新瓊港物流合作

2008-8-18 13:0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人民網海南視窗8月17日訊(通訊員王基輝、蘇麗華報道):
   
  在2008年海南(香港)經貿活動周即將召開之際,海口海關對進一步推動瓊港合作,從三個方面提出建議:
   
  利用洋浦保稅港區創新瓊港物流合作方式
   
  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之一,因其實行的自由港政策和高度發達的港口航運業,已成為海南對外貿易的重要中轉站。正在建設中的洋浦保稅港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港口資源,將大力發展港口產業、現代物流和國際貿易,建設成為面向東南亞的航運樞紐、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洋浦保稅港區與香港的物流合作有著巨大的空間。2006年-2007年海南經香港中轉的進出口貨物總值2.5億美元,今年1-7月已達到1.3億美元。
   
  海口海關為充分發揮洋浦保稅港區的功能和作用,擴大瓊港物流業合作方式提出了3點設想:一是在洋浦保稅港區建立虛擬進出口空港。運用“海南虛擬統一通關現場”模式將洋浦港與省內機場聯動,香港與洋浦保稅港區間的進出口空運貨物,可在洋浦保稅港區一次性辦結海關手續,實現海港與空港緊密對接;二是將洋浦保稅港區的卡口功能延伸到省內各口岸。運用“海南虛擬統一通關現場”模式,對省內各口岸進出洋浦保稅港區的貨物,在省內市縣當地海關辦理相關手續,實行一站式、無縫隙通關服務;三是把洋浦保稅港區的口岸功能放大到比鄰香港的國內其他口岸。運用“屬地報關,口岸驗放”通關模式,對洋浦保稅港區從深圳、拱北、廣州等比鄰香港的國內口岸進出的貨物,實行在洋浦報關、在貨物進出地口岸驗放,實現一次報關、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把洋浦保稅港區與內地口岸聯成一體。
   
  利用CEPA優惠政策擴大瓊港合作空間
   
  為促進內地與香港的經貿往來,國務院出臺了《內地與香港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簡稱CEPA),自2004年1月1日起,對原產于香港的374個稅號項下的進口貨物實行零關稅。至2008年7月1日,稅號已增至1511個,進口商品主要涉及藥品、化妝品、塑料制品、皮革、紡織品服裝、首飾及部分機電產品等。
   
  但是,4年多來,海南企業未能充分利用這一優惠政策。據海口海關統計,2004年至今年7月,從該關申報進口的CEPA項下貨物共53票,貨值14.65萬美元,稅款優惠10.2萬元,進口商品只有服裝配件和藥品,進口企業僅2家。
   
  據海口海關介紹,國家實行CEPA的目的就是使兩地的資本、貨物和人員的流動更加自由便利,逐步實現貨物貿易自由化、服務貿易自由化和貿易投資便利化,海南如果能充分利用CEPA政策,與香港的合作大有潛力可挖。海南企業可充分利用CEPA政策,零關稅引進香港的服裝、玩具、首飾、化妝品和保健藥品等名優商品,帶動和提升海南旅游商品檔次。又比如,CEPA對服務領域所涉及的會展、房地產、物流、旅游等17個行業的港資降低注冊資本和資質條件等門檻,放寬地域和經營范圍限制,海南可以航權開放試點為契機,拓展海南的旅游、會展、商務客源和國際貨運業務,同時鼓勵港資從事島內旅游開發,設立獨資或合資的旅行社,引入國際先進的旅游管理理念和競爭機制。此外,海南還可以利用CEPA政策與香港開展海洋油氣資源、南藥資源、海洋生物的合作開發與綜合利用、發展熱帶高效農業、海洋漁業及其產品的深加工和出口等等。
   
  海關將通過加大政策宣傳、原產地證書核對、商品預歸類和預審核、減免稅審批、快速通關等方式,為海南企業利用CEPA政策提供充分的支持和保障。
   
  利用國家加工貿易政策調整的契機大力發展瓊港加工貿易
   
  據海口海關統計,今年以來海南對香港的出口商品種類有所減少,一些商品出口值大幅下降,如家具出口333萬美元,同比(下同)下降76.9%;服裝出口868萬美元,下降19.9%;鞋類出口18萬美元,下降94.5%;玩具、首飾更是沒有出口記錄。為發展海南對香港貿易范圍,海南應加大加工貿易發展力度。
   
  加工貿易在開放型經濟發展發揮重要的作用,不僅有利于增加社會就業,引進先進技術,而且還可以通過加工產品內銷增加地方稅收,擴大市場消費。目前,國家對加工貿易實行梯度轉移,海南可以充分發揮洋浦保稅港區和正在申報的海口綜合保稅區的政策優勢,緊緊抓住海口作為“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的契機,在嚴把環境保護關口前提下,建議引進適合海南、香港兩地需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加工貿易項目。
   
  據了解,海口海關本著簡政、效能、創新的原則,已將涉及加工貿易和保稅業務審批、減免稅審批、許可證件管理等14項業務、23項具體手續的審批權限全部下放到各現場海關,減少審批程序和環節,簡化通關程序,最大限度為企業提供便利。同時,海關將用足用好相關政策,推動加工貿易聯網監管和流程再造,促進加工貿易實現跨越式發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