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列隊第四方:抓住物流長尾

2008-8-16 17:2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徐丹 
  在多元化的嘗試中,傳化集團正在實踐的“第四方物流”,值得關注 
  7月30日上午11時許,個體戶卡車司機陳某便在交易大廳的LED顯示屏前,搜索著需要到南京的貨物。很快,他記下了好幾個電話和房間號,并一一詢問,最終拉著滿滿一車貨物回了南京。 
   原本,他卸完南京運往蕭山的貨物,返回南京的路可能是空程,如今,不但油費、高速費有了著落,還可以小賺一筆。而此時,扎營在物流基地一棟樓中的某物流企業賬單上,又多出了一筆成功匹配司機和貨源的生意。 
   這是傳化蕭山的物流基地,運營5年。每天,會有眾多的司機出現在這里,開著空車,有些甚至拖家帶口。他們在這里休息、消費、尋找貨源。 
   而420多家大大小小的物流企業亦駐扎在這里,它們有些甚至不是第三方物流企業,只是單純提供貨源消息,連自己的車隊都沒有的個人。然而,很多當初一年才幾萬、幾十萬交易額的小物流企業,如今很多發展到了幾千萬業務規模,譬如其中的佼佼者永良物流。 
   而在傳化物流基地上,2007年的營業交易額是30.9億。 
   第四方的增值空間 
   傳化把這種基地模式稱之為“公路港”,和空港、海港類似,傳化亦是提供物流基地,然后在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務,匹配物流需求,相當于物流平臺整合運營商的角色。但相比空港、海港,公路運輸成本低,公路港投入大,回收相對較慢,且盈利模式不清晰,之前鮮有民營企業涉足。 
   如果換個時髦點的說法,便是“第四方物流”,這是1998年美國埃森哲咨詢公司率先提出的概念。 
   傳統意義上,所謂第一方物流是指生產企業自身做倉儲、貨運;第二方物流是指生產企業聘請車隊、倉庫來做倉儲、貨運,屬于功能性的服務;第三方物流則是為整個供應鏈提供整體管理服務。而隨著供應鏈的全球化、復雜化,互聯網興起帶來的信息透明化,市場需求個性化等,第四方物流應運而生。 
   埃森哲咨詢公司“第四方物流”是這樣定義的:一個供應鏈的集成商,它對公司內部和具有互補性的服務供應商所擁有的不同資源、能力和技術進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應鏈解決方案。 
   但顯然,傳化提供的“第四方物流”基地方式,還不能成為埃森哲定義的標本案例,它似乎更富于一點本土的智慧和彈性,且還在不斷的探究成長中。 
   這更像是一個物流行業“長尾”企業——中小型物流企業、個體司機、小車隊的集散地。只不過,原來各地都有停車場,有自發形成的小物流市場,有舉著牌子找司機的小物流企業,現在傳化在信息化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個基地全套的服務。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在這個物流基地,有著交易大廳、倉庫、停車場、辦公樓(傳化自己和物流企業的),亦有著郵政局、銀行、飯店、賓館、超市等等。飯店等配套服務全部外包給第三方,加上物流企業、倉庫等的租金,這占了傳化物流基地營收的約40%。 
   這讓物流基地看起來有點“商業地產”的味道。現在,傳化正努力讓租金這個硬性服務的收入占總收入比率降低,而增加更多的軟性增值服務。 
   譬如,2007年7月開始使用的“誠信交易系統”,讓這個傳統的實業基地進一步和IT架構來了次“親密接觸”,進而思考是否可以自建物流信息商務網。當年底,這個信息系統就辦理了客戶卡1670余張,辦理車輛會員卡2.2萬余張。每一位司機一年的會員費是50元。 
   物流市場一直存在著騙貨、逃單等現象,但監管很難。現在,每個進入傳化物流基地的司機都會有一張誠信會員卡,含有司機的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信息,并且與物流企業、貨主企業、公安機關都聯網。 
   直觀地看,每個司機每次順利完成運輸后,都會得到一個誠信評比,類似淘寶的小紅心。這在某種程度減輕了貨主企業和物流公司的風險。 
   在這個系統中,物流企業和司機在電腦終端,或傳化的信息服務處輸入各自的貨物、車噸、時間等信息后,亦可以完成自動匹配。 
   零單快運中心則讓不同物流企業間的小額貨物可以拼車共行,減少成本和司機的空載量。 
   而代小型物流企業記帳、代購電腦、進行維修服務,部分冷僻地設立精品專線,供二、三個物流企業單獨運營從而收取部分費用……這些,都是傳化基地一次次加載的增值服務。 
   如今,很多浙江的企業使用這里的物流基地,譬如哇哈哈,便在這里聯合了十家的物流公司。 
   2008年,傳化蕭山物流基地預計盈利能達到3500萬,這個數字在2007年是2000余萬。 
   連鎖復制 
   雖然投資大,但平穩而長期的回收前景,誘惑傳化開始一次次的“復制”——把物流基地亦開成連鎖的。 
   《2008年中國物流行業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顯示,2006年,我國物流總額已達到59.7億,2007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15.6萬億元,同比增長23.8%(按現價折算),而之前一直以近20%的速度增長著,這無疑是個龐大的市場。 
   2007年,江蘇傳化物流基地成了第一個復制的樣本。 
   如今,分別投資近10億的江蘇傳化物流基地、成都傳化物流基地,計劃將在今年底陸續投入使用。江蘇傳化物流基地根據地域特性,還配套了公水聯運中心。 
   成都傳化物流基地則面臨著絕好的機會:承接了成都公路貨運市場70%以上交易量的成都城北40多家傳統貨運市場內的2000余家第三方物流企業,正在憂慮搬到哪里去。根據成都市政規劃,即將于今年10月啟動的川陜路改造工程,使沿線所有停車場必須搬遷走。這意味著,這些第三方物流企業都可能成為成都傳化物流基地的客戶。 
   再輻射開去,北京基地、鄭州基地、長沙基地等都在計劃中。 
   原有的司機、物流企業、貨主企業的數據庫,亦可以幫助這些基地在短時間內規模化運作。 
   在傳化集團的戰略目標體系中,2010年的物流產業利潤將達到3億,約占到總利潤額的25%。 
   但連鎖和規模化的美好面紗背后,或許依然有很多潛在的問題。 
   譬如,浙江繁榮的制造型經濟支撐了眾多大大小小的物流企業,形成一個物流的大長尾,但這樣的長尾,是否在其它幾個城市,亦如是呢? 
   另一方面,雖然以扶持物流產業、減緩公路交通壓力等良好形象出現在當地政府面前,可以獲得一定的稅收優惠和減免,同時優先獲得政策性銀行的貸款,但投資大,回收期長,大規模的復制對傳化資金的壓力無疑還是巨大的。 
   對于這家傳統的大公司來說,穿越“達爾文之海”,或許才邁出第一步。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