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三十年 成都海關立足服務四川
2008-8-16 17:1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成都海關是國家設在四川省境內的進出境監督管理機關,受海關總署垂直領導。主要任務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負責關區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物品的監管,征收關稅和其他稅費,查緝走私,編制海關統計和辦理其他海關業務。8月15日,記者走進成都海關,看到了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成都海關立足服務四川所取得的顯著成績。
據介紹,成都海關所轄關區為四川省行政區域,面積48.5萬平方公里。成都海關下轄綿陽海關、樂山海關、攀枝花海關、機場海關、駐自貢辦事處、駐瀘州辦事處以及正在籌建的駐宜賓、南充辦事處等8個隸屬單位。
成都海關雖屬內陸海關,但業務門類較為齊全,涉及除海上查私以外的所有海關業務,業務量總體上與四川對外開放、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水平相適應,主要業務指標每年都以超過10%的比例增長。
就如何有針對性地服務四川經濟建設,成都海關明確重點、突出主題,要求做到三個聚焦:聚焦口岸布局、建設,科學、合理設置機構,配置人力資源,確保提前介入,及時運作;聚焦園區體現優勢,做好對高新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中心等的服務工作,體現發展的比較優勢;聚焦企業緊貼項目,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實行集約化管理、差別化服務,疊加政策措施,支持做大做強。
據成都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本著不斷創新、務求實效的原則,成都海關研究制定了進一步支持四川對外開放的十條措施、支持四川服務外包的六條措施和支持綿陽科技城發展的六項措施,通過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得到了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了企業的大力歡迎。企業認為《十條措施》反映了海關自我加壓,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讓給企業,切實支持企業發展,讓企業享受到更多的實惠。有關市政府領導通過不同途徑了解海關《十條措施》具體情況,一些企業還派專人到海關咨詢,表達希望簽訂合作備忘錄的強烈愿望。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成都海關立足于服務四川經濟大局,堅持走改革開放道路,為四川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通過全關上下共同努力,海關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工作取得實效。蔣巨峰省長批示,“成都海關服務我省發展態度積極,思路創新,措施有力,成效明顯”。科技部對成都海關出臺支持綿陽科技城六項措施也予以充分肯定。2007年,四川進出口貿易總值達到143.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5%,高于全國23.5%的增長水平,名列全國第14名,居西部地區第一位。在本關區報關比例從2006年的36%提升到2007年的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