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信息系統建設案例

信息化教會三元如何保鮮

2008-8-15 13:5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有50年歷史的三元,能否借著信息化突圍,趕上乳業世界的后生對手?   有50年歷史的三元,能否借著信息化突圍,趕上乳業世界的后生對手?
  王丹是三元營運中心的經理,今年4月之后的每個清晨,她都能看到辦公桌上擺放著頭一天最新的分銷情況報表,對昨天各個庫區的銷售情況有了準確的了解之后,她將依據這些信息和當天的客戶訂貨情況,對當日給生產廠下的訂單做出更加準確的調整。
  現在,每天晚上9點左右的出貨似乎和從前沒什么分別,許多變化卻在潛移默化地進行著。訂單跟蹤可以輕松地在系統中查詢,客戶的需求對比可以通過預計交貨表進行分析,這個時候距離三元新系統上線僅一個多月的時間,但全新的信息系統已經使得三元的管理者們號準了企業跳動的脈搏。
  道路曲折
  三元是北京一家老牌牛奶生產企業,產品包括牛奶、酸奶、干酪等,多達150種。2007年3月28日,三元發布2006年度報告,宣告2006年主營收入接近10億元人民幣,利潤達到2.09億元人民幣,走出了前幾年的發展困境。
  上個世紀90年代末,三元開始了自己的信息化建設進程。首先從信息數據管理的角度,選擇了在此方向上具備一定優勢的利瑪軟件。“利瑪系統在很長時間以來,在信息數據處理方面確實為我們的銷售業務做了很多的貢獻。”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兼董事會秘書楊慶貴對《互聯網周刊》介紹。
  對三元這樣的日配企業來說,節省時間、保證銷售品質是銷售的重中之重。每天從接受訂單到生產,再到最終出貨送達用戶,都必須在當天完成,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客戶的訂單雪片一樣送到運營中心,隨后由客戶經理們下單到分銷系統中,如果生產者們由于系統信息不能共享等原因,就只能預估進行生產。當產品送到庫區之后,問題就會出現,當日生產的產品可能不能滿足訂單的要求,客戶們卻擠在大門口等待提貨,到了這一步,只能是看客戶的重要程度和交情來供貨了。三元信息部經理陳燕勇為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個從前的典型運營場景。建設順暢高效的物流體系,成為三元管理者們對信息化系統的迫切要求之一。
  王丹作為三元營運中心的經理,如何預測掌握客戶每天的真實需求量,從而可以從容地向生產廠下訂單,如何既百分百地保證客戶需求,又使企業庫存接近于零,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她。
  在三元的四個庫區各有一臺服務器,各類信息的小小的差異,都可能導致后期數據處理的繁雜程度增加。同時,這些產銷數據也并未與財務進行集成,不得不依靠專門的人統一四個庫區的數據,最后再由大家一起進行統計。在這樣的報表出來之后,常常已是時過境遷,根據這樣滯后的報表進行分析,使得三元在市場的變化面前,反應能力明顯遲鈍。
  王丹心目中理想的產品分銷模式,包括從接受客戶訂單,然后結合對終端用戶的需求分析給生產廠下訂單,再到給物流下訂單,以及生產廠提貨最后達到用戶手里的各環節,都應當在系統里通過數據有精準的反應和追溯性。同時,王丹心里也清楚,像三元這樣的日配企業,要實現這樣理想模式存在不小的難度。和其他同類企業相比,三元總計上千家左右的終端客戶,幾乎覆蓋了北京所有的大型商場和超市,再加上三元的生產品種繁多,這些都對系統計算和配送速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面對市場的機遇,任何小小的失誤都可能付出不菲代價。最近幾年,乳制品市場迅速由割據時代轉換為兼并時代,蒙牛、伊利等新興乳業公司的崛起改變了整個市場格局。 “在三元對整個生產、銷售和管理層面進行戰略調整的同時,舊的利瑪系統已經不能適應業務的新需求。”楊慶貴這樣評價。 
柳暗花明
  2005年10月,神州數碼易拓ERP系統正式在三元華冠生產廠正式上線,同時正式組建了一個10人左右的數據信息中心,數據信息中心專門負責包括采購、車間耗用、成品入庫等從定單到產品出庫的各個環節,將各種信息及時錄入、匯總,確保訂單響應時間在一天內完成,同時直接向財務部匯總報表。
  “這在沒有上新系統之前是難去協調和完成的。”帶領參觀三元華冠生產廠和華冠數據信息中心時,陳燕勇告訴記者。“而現在的系統可根據數據進行直接配貨,生產和銷售的信息溝通可以無縫銜接,生產廠可以即時了解訂貨的數量和品種,物流上是什么時間提貨,拿什么樣的貨,所有這些都可以信息共享,前端生產和后端物流都能有序進行。”現在,三元華冠生產廠日產量已達16噸,較之前實現了成倍增長。
  最后,輪到擁有話語權的消費者們用腳投票了,哪種產品最實惠?這也就是促銷管理問題,乳業消費品的促銷每天都在發生,企業必須時刻了解贈品的流向和數量,還要懂得怎樣花最少的錢達到最佳的效果。銷售經理需要盡快了解到前一天的促銷報表分析,了解競爭對手在做什么,通過分析來調整自己的促銷策略。
  三元在促銷管理中實現了多種模式,如A贈A、A贈B+C、分量促銷、贈品隨貨同行、贈品后行等等,三元工作人員只需根據不同的促銷模式,輸入相應的條件要求,就可以使贈品量在系統里有了準確的體現。通過信息系統的支撐,促銷品就可以準確的配送到批發、商超等各個渠道的終端網點,渠道也能更加切合實際地根據區域和主打產品的市場情況進行促銷活動。
  陽光未來?
  “誰都想產品到達客戶手里時,是自己最為得意的產品。”談及三元營運中心未來需要的IT技術支撐,王丹告訴《互聯網周刊》,“我們考慮在未來對產品進行條碼管理,產品從生產到入庫再到出庫,時間和其他信息都可以在條碼里有所反應,這樣我們的管理就更加精細了。”
  同時,三元也希望信息系統將來可以幫助三元有效地規避風險,比如可以制定新的訂貨規則,使客戶按照產品的生產周期去訂貨,如果是兩天生產周期的乳品,就可以接受客戶提前兩天的訂貨,“對客戶而言,提前訂貨就可以百分百地保證貨源;對于三元,則是庫存管理的更加完善。” 王丹表示。
  作為三元財務總監的楊慶貴,還有另外一個擔心,上了ERP系統的三元,未來會不會由于對系統的過渡依賴,從而造成某種程度的管理僵化?他向《互聯網周刊》透露,自己已經建議在三元內部成立一個常設機構,指定專門的人員時刻關注資產和業務的變化,同時與神州數碼ERP的顧問保持一個暢通的聯系,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變化。
  態度決定一切,三元對于信息化的投入,也成為三元努力擺脫外界眼中老國企形象的標志。自2004年底開始,開放的北京市場接納著來自不同地域各種同類產品,消費者的選擇多了,企業在市場的競爭也更加激烈。市場的擴充變得異常艱難。2006年,伊利的主營業務已經達到163.39億元,緊隨其后的蒙牛乳業也達到162.46億元人民幣,三元和這些當年的后生,現在乳業世界的對手們顯然拉開了一定的差距。如何站穩腳跟,為日后的伺機反擊奠定基礎,三元的高層們在思考著這個問題,利用信息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則是這些千頭萬緒中最重要的一步。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