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淺析經濟增緩油價下跌與煤價升降的關系

2008-8-14 14:1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煤炭價格在目前高位下繼續大 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未來有可能由于下游需求逐漸放緩而在目前的高位上出現一段相對穩定。
  由于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原油、成品油商業庫存增加而國內燃油需求疲軟,國際油價6日繼續下跌,紐約市場油價盤中一度逼近每桶117美元。 
  美國能源部當天公布的報告顯示,在截至8月1日的一周內,美國原油商業庫存增加了170萬桶,達到2.969億桶,此前市場曾預期該數據將下降;包括柴油和取暖油在內的成品油商業庫存增加了280萬桶,達到1.333億桶,也高于此前分析師預計的230萬桶的增幅。 
  與此同時,美國能源部報告還顯示,在截至8月1日的四周內,美國國內燃油平均日需求量為217萬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6%。該報告加劇了投資者對于因美國和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以及能源價格高漲抑制消費需求的擔心。 
  另外,6日美元對歐元、英鎊等主要貨幣匯率強勁上升,也推動以美元計價的原油期貨價格下跌。 
  受以上因素影響,當天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盤中最低跌至每桶117.11美元,比前一個交易日下跌了2.06美元,同7月11日創下的每桶147.27美元的歷史最高交易記錄相比跌幅超過20%;到收盤時下挫59美分,報于118.58美元。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9月份交貨的北海布 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70美分,收于每桶117美元。 
  紐商所9月份交貨的汽油期貨價格每加侖微漲0.63美分,收于2.9493 美元。9月份交貨的取暖油期貨價格每加侖下跌4.01美分,收于3.2379美元。9月份交貨的天然氣期貨價格每千立方英尺上漲10.5美分,收于8.726美元。自7月11日達到147.27美元/桶的巔峰價格之后,持續飆升的原油期貨價格在近期陡然墜入下降通道。
  油價下跌緩解了投資者對通貨膨脹的擔憂。這對煤炭市場來說是久旱逢甘霖,在上半年煤炭漲價高溫的焦灼中;不蒂一聲驚雷,給久旱的煤炭市場帶來一陣喜雨春風,起到對高企煤價釜底抽薪的穩定作用。
  當今世界上:原油與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已形成了一損皆損;一榮皆榮的關聯局面:伴隨國際油價7月上旬以來的回調,國際煤價亦連續四周下跌,最新數字顯示:新南威爾士港8月1日電煤價格為160.4美元/噸,較最高價下降了34.4美元/噸;國內煤價在發改委6月25日限制坑口價和7月24日限制中轉港 口價兩次政策壓力下,高昂的漲勢業已俏然止步。我認為對煤炭中期的判斷特別要注意綜合平衡;統籌兼顧。尤其需要關注下游數據的反饋,舉一反三。自今年3 月,火電、生鐵、水泥的產量增速一直下滑,盡管發電量增速下滑有煤炭供應制約的因素,但從工業增加值增速下滑仍可看出,電力下游需求出現了一定的減緩跡象;而與此相對的是煤炭產量增速的大幅上升,1-6月煤炭產量累計增速超過生鐵、粗鋼和水泥;上半年煤炭總產量達到12.56億噸,同比增長14.8%。 從對煤炭長期判斷至關重要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較,可以清晰地發現,由于此前的短缺推動了國家對煤炭生產審批和投資力度,今年以來煤炭固定資產投資迅速上升,1-6月累計增速達到42%,遠遠超過其下游的電力、鋼鐵、和水泥。基于上述數據與邏輯,從宏觀層面上看,2008年我國經濟將實現持續增長,但增長 速度會有下降。GDP將下降1-3個百分點,對煤炭需求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其顯現將有滯后)。煤炭是一個周期性明顯的行業,行業景氣度與宏觀經濟的發展 密切相關。煤炭工業經歷了連續5年的快速增長,應當有一個結構調整。從國內經濟狀況及產供需這個市場供應鏈的視角出發,我認為煤炭價格在目前高位下繼續大 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未來有可能由于下游需求逐漸放緩而在目前的高位上出現一段相對穩定。
  原因如下:2008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缺 乏足夠動能。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出口、投資、消費"三駕馬車"目前均缺乏增長亮點。先看出口,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國,美國進口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出現負增長,這已經導致我國的外貿出口增速下滑,增速已由07年第三季度的30.6%下滑至今年二季度的17.6%。第二季度的經濟數據顯示:美國內需進一步放緩 并持續萎靡不振,因此,未來我國外貿出口仍難言好轉。再看投資,第二季度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29.5%,仍然處于高位,這沒有為下半年通過增加固定資 產投資進而拉動經濟預留出足夠的空間。考慮到通脹的制約,短期內很難指望再通過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刺激經濟增長。最后我們只能寄希望于消費,但是居民消費一直受到實際收入增長低于CPI增速及低迷的股市的制約。此外,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完善及經濟前景的不明朗也是影響居民消費信心的主要因素,所以刺激消費對保持經濟增長的作用有限。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