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零部件威脅印度 擬對中國進口設限
2008-8-12 10:3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印度媒體報道,印度從中國進口的便宜汽車零部件,已經(jīng)給印度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商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印度本國的一些轎車和兩輪車制造商計劃從中國進口大量的零部件,并已在中國建立了完備的采購辦事處。他們認為在這個原材料高漲的艱難時期,中國產(chǎn)品的價格很有吸引力。
近兩年,印度從中國進口的汽車零部件大幅增長。2003~2004 財年,從中國進口的汽車零部件只占印度進口汽車零部件總額的1.5%,但現(xiàn)在這個比重已經(jīng)提高至10%。過去三年,印度汽車零部件進口增長的25%都是來自中國。而印度向中國的汽車零部件出口過去五年都停滯不前,出口額始終在10 億~15 億盧比徘徊。
印度的一些汽車零部件制造商表示,“中國的汽車零部件價格平均要比印度的便宜30%。從中國進口的一些產(chǎn)品為整車廠創(chuàng)造了新的基準價格,所以雖然原材料價格上漲,我們也不能提高產(chǎn)品價格。這樣就嚴重傷害了印度汽車零部件業(yè)。”
“過去兩年,在印度制造汽車玻璃的成本增長了50%,但我們的價格只增長了10%”,旭硝子印度玻璃公司(Asahi India Glass Ltd)CEO 兼總經(jīng)理Sanjay Labroo 稱。旭硝子印度玻璃公司是印度市場最大的汽車玻璃制造企業(yè),占有超過80%的市場份額,但是該公司2008 年一季度的季報顯示其虧損了1.8 億盧比。“我們受到大的鋼鐵企業(yè)和整車廠的雙重擠壓。2007 年,我們只從客戶那掙回了原材料成本的3/4”,印度Shriram Pistons and Rings 公司總裁Ashok Taneja 稱。
印度ICRA 評估和研究機構最近調(diào)查了33 家汽車零部件企業(yè)。調(diào)查結果顯示,這些企業(yè)2008年一季度的稅前利潤總和同比下降了19%,從去年同期的35.17 億盧比下降至今年的28.5 億盧比。
該季度,這33 家企業(yè)中只有5 家企業(yè)的稅前利潤有所增長。不久前,印度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協(xié)會曾帶一些專家到中國研究為什么中國的汽車零部件這么便宜。“我們弄明白了這個問題的一半,另一半還是不清楚”,一個專家稱。這些印度專家已經(jīng)總結出的原因有:中國的鋼鐵產(chǎn)能相當大,人民幣“便宜”,有鼓勵從中國本地采購汽車零部件的政策,汽車零部件有出口退稅,資本成本和勞動力成本低等。
在印度一些汽車零部件企業(yè)的極力懇求下,印度一些汽車制造商已經(jīng)向他們口頭表示,以后將限制性地從中國進口零部件。但這仍不足以平復印度汽車零部件業(yè)的緊張情緒。“為什么要在不平等競爭的時候還要進口”,Sanjay Labroo 反問。印度汽車零部件企業(yè)已經(jīng)開始游說政府,希望對從中國進口的零部件征收反傾銷稅。但要真正確定這個反傾銷稅,需要經(jīng)過很長的過程,所以這些企業(yè)大多不抱太大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