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口信用險索賠量激增
2008-8-12 9:4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保險業的影響正在逐步顯現,出口信用保險市場首當其沖。”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助理陸棟日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作為美國最大的供應商,眾多中國出口企業日益感受到美國進口商潛在的付款危機。 信用保險索賠量激增
“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中國出口企業的收款等待時間比以前明顯增加。中國出口企業收匯安全正受到嚴重威脅。”陸棟在采訪中指出。
出口信用保險是保險人對企業在出口貿易、對外投資和對外工程承包等經濟活動中的合法權益提供收匯風險保障的一種特殊保險。陸棟分析到,由于銀行紛紛收緊銀根,甚至要求提前還貸,美國企業資金鏈面臨斷裂的危險,只有通過拖欠的方式,向中國企業轉嫁風險。
“拖欠案件占報損總金額的84%,買方拖欠已經成為導致收匯風險發生的最主要原因。”陸棟告訴記者,從今年上半年中國信保上海分公司發生的理賠案來看,次貸危機的影響占有相當比重。
數據顯示,2008年上半年,中國信保全國范圍內共接到出口信用險索賠案件報案936宗,金額2.34億美元,同比增加108%。其中,美國報損案件202宗,同比增長31.2%,報損金額1.05億美元,同比增長235.6%,占報損總金額的44.8%。
以上海某國際貿易公司為例,該公司因為美國買家拖欠賬款,向中國信保索賠148萬美元,該案件正在調查核定中。
與此同時,對于進口貿易代理公司而言,同樣面臨較大的國內企業付款信用風險。陸棟透露,由于國內實行從緊貨幣政策,下游企業資金普遍緊張,一些民營企業、中小型企業也出現了資金鏈斷裂的危機。隨著進口產品在國內銷售的回調周期拖長、風險增大,中國信保已經接到多起上千萬元的國內貿易險大案可能損失報告。
投保積極性明顯上升
全球信用風險環境不斷惡化,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意識到,購買信用保險進行風險控制和財務保障的重要性。
陸棟分析指出,2008年上半年,盡管出口成本大幅提高,但中國企業投保積極性明顯上升。
從中國信保上海分公司提供的數據看,前十大保戶投保金額同比上升25.76%。從行業承保數據分析,紡織品出口投保金額上升29.02%(而紡織品出口同比只增加7.66%)。
“一般來說,各個國家的出口信用保險都由政策性保險公司承擔。中國信保就是從事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的國有獨資保險公司。”陸棟告訴記者,其主要任務是:依據國家外交、外貿、產業、財政、金融等政策,通過政策性出口保險手段,支持貨物、技術和服務出口,特別是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機電產品等資本性貨物出口,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為企業提供收匯保障,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數據顯示,我國出口信用保險各項業務承保金額從2002年的27億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373億美元,增長12.8倍,年均增長近70%,累計支持對外貿易和投資1121.7億美元。信用保險對上海外經貿的支持規模由2002年的1.5億美元迅速增長到2007年的34.7億美元。
另據陸棟介紹,為了配合我國擴大內需、促進消費、調整外貿結構的政策變化,中國信保推出了國內貿易信用保險,針對中國企業國內貿易信用風險提供風險管理服務。
此外,為緩解中國企業資金緊張,公司可以通過信用保險項下的保單融資渠道,為企業提供融資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