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會:繼續保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008-8-10 11:3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日前,市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政府《關于大連市2008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下半年工作意見的報告》。會議認為,今年以來,全市上下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市委十屆四次全會和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的部署,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積極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我市經濟社會保持了又好又快的發展。
市政府報告顯示,上半年,我市初步核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95.07億元,增長17.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71.4億元,增長28.5%。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04.8億元,增長37.1%。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25.6億美元,增長60.6%。外貿自營進出口總額219.86億美元,增長29.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3.6億元,增長18.4%(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68元,增長17.3%,農民人均現金收入5747元,增長14.3%。截至6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4969.51億元,同比增長19.3%;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3789.7億元,同比增長16.4%。上半年我市經濟運行主要呈現以下七個特點:一是航運中心建設成效明顯。二是重大項目建設快速推進。三是“四個基地”支撐作用突出。四是利用外資質量進一步提高。五是新農村建設取得新成果。六是重點園區發展勢頭強勁。七是社會事業健康發展。下半年,市政府將密切關注世界經濟走勢與我國宏觀經濟政策調整,準確把握,正確應對,努力把這種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繼續保持下去,實現年初確定的增長目標。重點要做好以下六項工作:一是大力推進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增強城市輻射功能。二是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努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三是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確保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四是繼續抓好農業生產,保持農村經濟穩定發展。五是確保市場供應,努力控制物價。六是積極推進社會事業發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常委會要求市政府按照市委十屆五次全會的工作部署,扎實做好下半年工作,確保完成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同時,常委會還提出如下審議意見:
一是貫徹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努力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要圍繞國際航運中心和新型產業基地建設,全力推進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產業項目和社會事業項目建設,確保完成全年投資任務;對涉及民生基本需求的商品要盡早計劃和安排,特別是要增強糧油肉菜蛋奶等主要農副產品的供給能力,保證市場穩定,努力控制物價。注重房地產市場調控,防止出現過大下滑,引導房地產業穩定健康發展。
二是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繼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重點支持對結構調整有重要影響的大項目和龍頭企業,引導并鼓勵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扎實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優先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以“兩區一帶”為主要聚集地的裝備制造業,培育壯大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高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依托旅順南路軟件產業帶和大東溝服務外包基地等重大服務設施項目建設,創造條件引進和支持物流、金融保險、軟件及服務外包等生產性服務項目和企業,在拓寬領域、提升水平上實現新發展。繼續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力度,增加對種糧農民的各項補貼,做好防汛防災工作,確保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三是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增強經濟發展活力。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要創新審批方式,減少辦事環節,提高服務質量與辦事效率,努力為企業和群眾排憂解難,從政策、資金等方面幫助企業克服當前各種困難,營造鼓勵支持創業、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和企業發展的環境。全力推進開放向寬領域、高水平方向發展,著力提高開放先導區建設發展水平,加速推進“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中“一島十區”的開發開放,推動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鼓勵企業走出去,利用好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努力做強做大。進一步加快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整合港口資源,增強大連港輻射能力;強化和適時拓展保稅港區的政策功能優勢,加強為腹地服務,發揮好龍頭帶動作用。
四是堅持以人為本,高度關注人民群眾生活。繼續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支持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和服務業發展,充分發揮其吸納就業的優勢,千方百計擴大就業。不斷加大社會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力度,適時適當提高低收入群體的生活補助,創造條件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適當加大對承擔社會公共服務職能企業的政策性補貼,及早做好各種準備工作,保證人民群眾的供暖、供(煤)氣和交通出行需求。妥善處理、及時化解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任達研 記者陳桂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