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洲開發銀行貸款支持下,越南正加緊建設兩條連接廣西邊境的高速公路,呼吁中方以BOT等形式參建

《財經網》專稿/記者 羅文勝
越南工貿部副部長阮成邊日前與廣西自治區副主席陳武會見時表示,越南目前正加緊建設河內至友誼關、下龍至芒街兩條連接廣西邊境的高速公路,呼吁中方以BOT等形式參與建設。
阮成邊之所以向廣西提出合作建設的建議,是因為這兩條高速公路是中越“兩廊一圈”建設的重點項目,通過連接廣西東興、憑祥等邊境城市,越南高速公路將實現與廣西高速公路路網對接。同時,這兩條高速公路亦處于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的陸路通道上,是廣西所倡中南半島“一軸”戰略布局的關鍵。
“兩廊一圈”是2004年7月由越南領導人提出的推動中越區域經濟合作的一項戰略措施。“兩廊”指昆明至河內、南寧至河內兩條以交通線為核心的經濟長廊;“一圈”指中越環北部灣經濟圈。“兩廊一圈”地理范圍涵蓋中國云南、廣西及越南北部奠邊、萊州、老街、河江、高平、諒山、廣寧、海防等省市,戰略目標是到2020年建成“昆明-老街-河內-海防”、“南寧-諒山-河內-海防”兩大經濟走廊和環北部灣經濟圈。
而南寧-新加坡“一軸”通道則由廣西前任區委書記劉奇葆于2006年7月提出,作為中國與中南半島區域合作格局一種最新構想。南寧至新加坡直線距離約3000公里,“一軸”線路以南寧為起點,經河內、萬象、金邊、曼谷、吉隆坡,最后到達新加坡。如果實現公路和鐵路貫通,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則如同中國-東盟合作的脊梁,從北到南把中南半島除緬甸外五個國家串聯在一起,兩天時間可以走遍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諸國。
廣西區政府人士告訴《財經》記者,劉奇葆曾在一次區政府內部會議上論及“一軸”通道對廣西的價值:構建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把越南河內到老撾郎勃拉邦470公里公路修通,整個泛亞公路的重心就落到了南寧,則廣西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區位優勢就有了保障。
為了驗證打通南寧至新加坡“一軸”通道的可行性和社會基礎,2007年九十月間,廣西政府和國家體育總局主辦了一場中國-東盟國際汽車拉力賽,車隊從南寧出發,直至新加坡,按照規劃中“一軸”落點行進,行程3900公里。
《財經》記者從廣西區政府了解到,越南作為“一軸”通道的前站,對該構想有自己的考慮。若“一軸”通道實施,客觀上將打破中越兩國單獨劃圈的局面,越方對此頗為慎重。
廣西東南亞研究所所長古小松告訴《財經》記者,根據他和越方眾多研究機構的接觸,越南目前已認識到“一軸”通道對其有近水樓臺之利。由于經濟總量存在落差,中國對東盟各國必然是全面合作、全面輻射的態勢。越中合作通過“一軸”通道予以深化,越南經濟可借力達成和其他國家進一步互動,擴大“兩廊一圈”影響,“畢竟中越兩國是搬不走的鄰居”。
亞洲開發銀行是促成越方將理念落實為具體建設的重要推動因素。2007年8月亞洲開發銀行宣布,將對中國廣西和越南北部欠發達地區投入16億美元改善交通,涉及177公里高速公路的興建、1060公里邊境公路的升級,其中3億美元作為對廣西邊境鐵路建設的援助。
2008年2月底,亞洲開發銀行將援建項目進一步細化,提供3000萬美元貸款用于河內-諒山、濱力-隆城、下龍-芒街三條高速公路建設的前期費用。就路線而言,亞洲開發銀行的交通援建和“一軸”通道越南段的建設規劃高度吻合。
目前,越方傾向于由亞洲開發銀行發放援助貸款,越方發放特許專營權,中國企業出資建設,以BOT經營模式建設相關路段,達成三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