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合作處于產業鏈低端
2008-7-9 16:3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調查報告認為兩地“經濟差距逐漸縮小,呈現合作與競爭共存發展的態勢”
本報訊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最新一期關于“粵港經濟合作面臨的問題與對策”的調查報告認為,粵港經濟合作在新形勢下面臨著新的挑戰,“經濟差距逐漸縮小,呈現合作與競爭共存發展的態勢”。
粵港貿易與物流業務競爭始現
報告稱,粵港之間的經濟差距正逐漸縮小,從而使粵港經濟合作呈現出合作與競爭共存發展的態勢。以港口建設和物流為例,廣東省近年來對各大港口的大力投資使得粵港之間的貿易與物流業務開始形成競爭,香港的中轉地位開始受到挑戰。海運方面主要體現為香港和深圳鹽田港及廣州南沙港的競爭,尤其是在貨柜和散貨運輸方面廣州、深圳都已經分別超越香港。
變粵港高層聯席會議為常設機制
“粵港合作處于產業鏈低端,難以適應經濟發展需要。”報告還特別指出,近幾年來,廣州市引進了汽車、石化、裝備等產業,工業結構正朝重型化發展,這批新產業的資本構成主要來自歐美和日本大型企業,與香港資本基本上沒有直接關系。
報告建議,在新的合作環境下,粵港必須發展高科技,以高附加值、高科技產品參與競爭,比如可以制定特殊政策,吸引港資參加高新科技產業的研究與開發。甚至利用廣東已有6個國家級和一批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優勢,加強粵港高新技術產業合作。
此外,報告還特別建議,變一年一度的粵港高層聯席會議為常設機制,加強粵港政府間的溝通與協調。特別是在雙方交流的技術難點———法律方面,“雙方可以仿效中國和歐美30多個國家訂立司法協助協定,互相承認和執行法院的民商事判決的做法,尋求司法上的協調合作,為增強經濟融合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