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成了出口“攔路虎” 四千魯企面臨歐盟考驗
2008-7-8 10:4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REACH法規的實施對山東紡織企業影響不小 ,“如果應對不利,有些出口企業可能將喪失整個歐盟市場。”在面臨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漲價、出口退稅下調等壓力的同時,歐盟REACH法規成為魯企的又一個“攔路虎”。該法規被稱為“有史以來我國遇到的最為復雜、影響面最廣的一項國外技術壁壘”,涉及我省4000多家企業。盡管12月1日“大限”日益臨近,不少企業對此竟毫不知情,同時高昂的“過關”成本也讓一些企業望而卻步。
“致命”的技術壁壘
“REACH法規的實施對企業的影響將是致命的。”7日,在省外經貿廳召開的應對歐盟REACH法規電視電話會議上,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李曉妮直言不諱道。“REACH”是歐盟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法規的簡稱,于去年6月1日起生效,今年6月1日實施。被稱為“有史以來我國遇到的最為復雜、影響面最廣的一項國外技術壁壘”。根據該法規,大約3萬種化學物質需要注冊,與之相關的紡織、服裝、汽車、玩具、建材等出口商品都將受到“牽連”。
“歐盟給出的最后期限是今年11月30日,也就是說,12月1日后沒經過注冊的商品將一律被攔在歐盟的大門之外。”省外經貿廳副廳長張霖告訴記者,歐盟是我省的第一大出口市場,去年出口歐盟的企業有13000多家,出口額144億美元。其中,與REACH法規相關的企業有4000多家,出口額近60億美元,分別占出口企業總數的31%和出口總額的41%。“如果企業應對不利,將可能面臨退出歐盟市場的風險,我省外貿出口將受到嚴重沖擊。”
李曉妮說,REACH法規的實施將對化工、礦產及相關產業產生巨大影響。一些對歐盟出口化學品、有市場潛力的化學品和與之相關的下游產品可能被歐盟淘汰,一些化工企業將面臨轉產甚至破產。據她預測,該法規的實施將使中國向歐盟出口產品的總成本上升5%,從歐盟進口的成本將上升6%。中歐化工品進出口總額將下降10%,中國化工生產總值將下降0.4%,可能導致20萬化工及相關人員失業。
不少企業尚不知情
這樣一部對山東企業來說生命攸關的法規已實施一月有余,采訪中卻仍有不少企業對此毫不知情。
“這是頭一次聽說,還不太了解法規的具體內容。”在應對歐盟REACH法規電視電話會議會場,被問及是否已經注冊時,數家企業的負責人這樣回答。也有一些此前已經知道的企業表示:“反正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我們想等等看,畢竟注冊費不是個小數。”
據張霖介紹,我省目前只有少數企業申請了注冊,大多數企業要么不知道,要么還沒有行動。記者了解到,企業之所以對REACH法規反應冷淡,與之嚴格的檢測標準和高昂的檢測費用有很大關系。據歐盟估算,注冊費用約1萬歐元,每一種化學物質的基本檢測費用約8.5萬歐元,每一種新物質的檢測費用約57萬歐元。“雖然預注冊只需幾千元,但正式注冊費用較高,利潤率較低,小企業將無法支付高昂的正式注冊費用,因此它們寧愿放棄歐洲市場。”
有關人士打了這樣一個比方,出口歐盟你就必須遵守人家的規則,REACH法規就像一道門檻,邁過去了,你就享受同等國民待遇;你沒有邁進去,就只能在門外轉了——— 市場是從不等人的!你就會被市場拋棄。
盡早注冊應對“大考”
對于那些不想放棄歐盟市場,但又需要時間來化解成本壓力的企業該怎么辦呢?
對此,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石油化工部主任周純說:“出口企業如果不想放棄歐盟市場,預注冊是正確應對REACH法規的好方法。”預注冊是目前應對REACH法規最簡便、最直接、最正確的合法方式,也是難得的貿易契機。通過預注冊,企業不僅可以根據產品的不同噸位區間分別獲得2.5年、5年和10年不等的過渡期,還可以與注冊同一物質的企業在正式注冊前實現資料和數據共享,并商討共同分攤正式注冊費用,以此化解高昂成本帶來的壓力。
對出口企業而言,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盡快與上下游企業,尤其是與在歐盟的客戶進行溝通,搞清經營的產品是否需要注冊,何時完成注冊,并按法規要求收集注冊所需數據和信息,及早獲得歐盟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