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業文化建設促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轉型
2008-7-29 19:0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趙玉貴
在當前企業結構調整、主輔分離、產業結構優化的新形勢下,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求企業要加強文化管理,以先進的企業文化提升核心競爭力。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是推進企業發展的重要源泉,是搞好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基礎。堅持以企業文化建設為載體,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探索發揮作用的途徑、方法,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嶄新課題。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是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體制環境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存在著個性上的差異。企業文化是一種管理模式。是以人本思想為指導,以企業價值觀為核心,以企業精神為支柱,來規范企業行為,凈化企業道德,協調企業與員工、企業與社會的關系,形成群體意識,增加內聚力,最終在市場競爭中以文化制勝的管理模式。企業文化的特點是強調企業的軟性管理,著力于企業精神的培育,企業行為的規范,職業道德的養成,員工素質的提高,達到以文化人、文化力影響經濟力的目標,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思想。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領域的延伸,是企業獨有的政治優勢,帶有鮮明的黨性、群眾性和社會性。它堅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先進思想教育人、鼓舞人,提高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并采取適當的教育方式,圍繞企業中心工作和職工的思想及行為規律,對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工作態度、生活態度施加積極影響,啟發進取精神、整體意識和行動自覺,保證各項工作順利進行。在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不僅可以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有效的教育資源,發揮優化要素配置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為提升企業文化的功能提供正確導向和素質基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同處在企業之中,在具體實踐中,有著廣泛的同一性、趨同性和補充性、包容性,表現出的聯系是緊密的。
一是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二者工作的客體是一致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都是對人的管理,都是以人為本開展工作的“軟”管理,都有對人精神層面管理的特性,都是基于人的精神層面,用信念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進行管理,這一點是相互融通和相互促進的,從而提高人的素質和企業的文化優勢。
二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二者工作的主體目標和工作效果是趨同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將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強烈的革命事業心與政治責任感以及勇往直前的精神與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灌輸于人們,激發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幫助人們樹立崇高的理想志向、高尚的品德情操,形成嚴格的組織紀律和旺盛的工作斗志。這種目標也是企業文化所追求的。同時,二者都是為了適應企業發展和在市場競爭中提高員工素質的要求,從不同側面加強職工隊伍建設,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二者追求的工作效果也有趨同性,它們都致力于通過政治文化的導向和約束,在全體員工中形成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為社會為企業積極奉獻的精神狀態,從而促進企業效益的提高和企業的發展。
三是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內容上也體現出一定的包容性。如企業文化建設中價值觀的塑造和調整,企業道德行為規范的形成和建立,企業團隊精神和企業英雄的培養和造就,企業作風和傳統的培育等,也都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研究和解決的內容,并表現出二者的互為補充和互為包容性。
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是加強和改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的共同需要。兩者的結合不僅可以豐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彌補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單調的不足,克服與生產經營“兩張皮”的現象,有利于與現代企業管理有機地融合起來,給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增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感、主動性、針對性和實效性。而且也有利于確立企業文化建設的正確導向,整合企業人力資源和陣地資源,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功能,在形式、方法和機制等方面不斷創新發展,打造出高品質的企業文化,實現兩者雙贏的目的。因此,企業文化建設為思想政治工作與經營管理工作相結合提供了實踐基礎。開展企業文化建設,要與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進行,找準結合點,發揮各自的優勢和特點,全面提高企業的綜合素質,增強市場競爭力。
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對加強企業政工干部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政工干部隊伍素質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要把提高政工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放到特別重要的位置,加大對政工干部的培訓工作力度,采取學習教育、短期培訓、實踐考察和個人自學相結合的方式,緊緊圍繞企業改革調整、技術創新、強化管理、開拓市場和企業文化建設等重點內容搞好培訓工作。教育和引導政工干部堅持以生產經營為載體,運用投入產出的科學管理思想,強化政工干部的成本意識、服務意識和效率意識。促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現代管理相適應、相融合。廣大政工干部要增強自覺學習的意識,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優化知識結構,拓展思維空間,提高創新實踐能力,努力把自己鍛煉成為精通專業理論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知識和方法,了解市場懂經營的復合型人才,不斷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