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沿海戰略布局鋼廠投資重心上移
2008-7-29 18:5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實習記者王京
近半年來,國內大型鋼鐵生產企業,為緩解巨大成本壓力,使其更具有競爭力,在加快實現資源合理布局向沿海轉移的同時,也正試圖尋求其他投資取向。
“寶鋼動作太大”
“今年以來,寶鋼動作太大了。”一位鋼鐵業內分析師大聲地告訴本報記者。
7月26日,寶鋼欲收購攀鋼的消息一經傳開,便引起了業內的強烈反響與關注。
“雖然,2008年是中國鋼鐵產業的重組年,但若寶鋼真收購攀鋼,這可是我國鋼鐵行業里首例兩家央企之間的重組。”中投證券(合肥)分析師張敏對本報記者表示。
其實,作為國內鋼鐵業龍頭的寶鋼已經不止一次創造這樣的奇跡。
今年6月份,寶鋼就跨省重組了廣鋼和韶鋼,共建廣東鋼鐵集團,它完全有別于山東鋼鐵集團和河北鋼鐵集團的省內組建。
從地域上看,寶鋼的跨省重組已是一次大膽的嘗試。
而后,湛江東海島大型鋼鐵基地項目的獲批,以及7月15號國家商務部同意寶鋼以8%的占股比例入股湛江港,成為其第三大股東。
據寶鋼業內人士反映,寶鋼還將在湛江港投資建設球團礦碼頭 (2個泊位),預計明年上半年投產。
人們不禁發出這樣的疑問,寶鋼為何如此頻繁的做出大舉動呢?
“寶鋼在力保國內鋼鐵龍頭之位”,張敏分析,繼河北鋼鐵集團宣布成立后,預計新集團年產鋼將達3158萬噸,躋身國內第一、世界第五之位,產量超越寶鋼,這也是一種話語權的爭奪。
而寶鋼內部人士透露:“我們更多是為了盡快實現鋼鐵產業合理化布局,包括向沿海區域轉移,也是為了更有利于以后的發展。”
調整鋼鐵產業布局,是2005年7月《鋼鐵產業發展政策》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其政策中明確指出;“從礦石、能源、資源、水資源、運輸條件和國內外市場考慮,大型鋼鐵企業應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
為實現沿海布局
“現在很多大的鋼鐵集團公司都在向沿海搞擴張。”江南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李世杰告訴本報記者。
2008年以來,從鞍鋼營口鲅魚圈項目、河北曹妃甸京唐鋼項目的正式投產到廣西防城港、廣東湛江鋼鐵基地啟動,無不表明我國鋼鐵行業正在實現沿海戰略布局的重大轉移。
這也是為了響應國家“鼓勵鋼鐵業逐步向利用進口礦條件較好的沿江、沿海地區發展,逐步向鋼材市場容量逐漸增多的地區轉移”的政策。
今年3月份,山東鋼鐵集團成立之際,同樣提出了在日照建設千萬噸級臨海精品鋼鐵基地。
在業內人士看來,大型鋼鐵企業進行資源布局向沿海轉移,不但便于獲取原材料資源,降低運輸成本,從長遠考慮,更多是為了爭奪國內外市場。
持有相同觀點的李世杰對本報記者談道:“湛江鋼鐵項目就是中國最大的鋼鐵企業(寶鋼)介入需求最大的地區(廣東),并與當地鋼鐵企業較量后的結果。”
湛江市位于中國大陸最南端、廣東省西南部,坐落在雷州半島上,處于粵、桂、瓊三省交匯處,湛江擁有眾多的港灣,便于跨越三省和走向國外市場。
另外,寶鋼內部人士透露,三年后,湛江鋼鐵基地擁有1000萬噸鋼鐵產能的生產線將全部投產,二期產能將擴大到2000萬噸。
“這是個相當激進的計劃,新增的產能相當于再造一個寶鋼集團。”面對這些數字,李世杰激動的對本報記者說:“而相較于華南地區快速發展的經濟建設,這一計劃又顯得順乎形勢,因為僅廣東省一地,2007年的鋼鐵消費量已達到4000萬噸,預計到2010年將達到4800萬噸。”
鋼廠投資重心上移
“現在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太大了,鋼廠都在為最大化占領市場,有效降低運輸成本而做努力。”唐山鋼鐵唐山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周立成對本報記者談到。
面對2008年鐵礦石價格較去年整體上漲65%的大幅度,鋼鐵企業利潤受到嚴重擠壓,為獲取更多贏利點,鋼鐵生產企業直接把投資矛頭轉向了上游產業。
在江南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李世杰看來:“鋼鐵業整合大勢,在爭相布局沿海尋獲礦石進口便利之外,從礦石、能源、運輸條件和國內外市場考慮,大型鋼企同樣早就在籌謀投資港口或礦產廠了。”
據了解,在繼4月8日,武鋼投資建設舟山涼潭島礦石中轉碼頭項目后,7月15號,寶鋼以8%的占股比例入股湛江港,并稱將在湛江港投資建設球團礦碼頭,22日上午,山西太鋼袁家村鐵礦項目也宣布正式施工等等。
“這是大型鋼鐵企業投資理念轉變的象征,一定意義上講,它是一種進步。”張敏表示。
山東日照港三公司業務部副部長成文榮滿帶笑容的告訴本報記者:“鋼企直接投資上游產業,對雙方都是利好的。”
譬如寶鋼入股湛江港,“這可以說是一個全新的創舉,湛江港是我國最大的鐵礦石、石油接卸港,也是目前內地距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地最近的港口,將會直接推動湛江鋼鐵基地項目的發展。”李世杰對記者分析道。
“鋼企與物流方合作是未來的港口物流發展趨勢,”成文榮表示,港口與企業與供貨商達成合作,可以直接降低運輸成本。
從利益共享來說,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由于貨物進出量定會支撐港口泊位,因此也可以提升港口的貨源保證。
北京天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王招華告訴本報記者:“其實,2006年起鋼鐵企業就有投資鐵礦石、煤炭、物流業的趨勢了,譬如:首鋼早就有自己的船隊。只不過目前成本壓力大,鋼鐵企業向上游投資的趨勢更加趨于明顯了。”
對此,一諾鋼鐵物流網經理馬躍偉認為:“這很正常!國家早就有鋼鐵政策,鼓勵鋼鐵企業向上游產業投資,現在的情況可以看作是對政策的落實。”
最后張敏表示,從鋼鐵生產企業的長遠發展戰略來看,投資重心的轉移必然是件好事,但是投資領域盲目跟風的勢頭需要適當遏制,當前值得提醒的是,鋼企是否更應加強與下游企業的合作呢?
事件一:4月8日,剛剛舉行成立簽字儀式的浙江舟山武港碼頭有限公司決定總投資20億元共建舟山涼潭島礦石中轉碼頭項目,新公司由武鋼占股51%,寧波港占股25%,和潤集團占股24%。據了解,早在2005年,武鋼就與和潤謀劃在涼潭島建立礦石中轉碼頭。該項目3月1日剛剛通過了國家有關部委組織的節能評估審查。
事件二:商務部7月15日下發了《關于同意湛江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增資擴股的批復》,同意寶鋼以8%的占股比例入股湛江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其第三大股東。顯然,寶鋼參股湛江港股份,能為湛江鋼鐵項目提供穩定的物流支持。
事件三:7月22日,太鋼袁家村鐵礦項目正式施工,這標志著呂梁山區約12.5億噸鐵礦資源將被盤活利用。袁家村鐵礦的開工緩解國內鐵礦石資源緊缺、過度依賴進口的矛盾,從根本上解決太鋼鐵礦石資源緊張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