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費:推高廠商成本的第4把利刃
2008-7-28 19:3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物流成本上漲沖擊波
當前的中小企業陷入困境很容易找到解釋:能源和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稅率下降、人民幣升值以及新勞動法的實施等等。此外,物流運輸成本上漲的沖擊波也正在形成強大的能量光束。在這些因素的合力下,企業撐不下去就只能倒閉。
石油漲價在蠶食物流企業利潤的同時,也加大了生產和貿易企業的流通成本。運費已成為電價、油價、工資后,第4項推高廠商成本的利刃。主打國內市場的一些企業表示,目前企業的產品流通費用增加了很多。而不少出口企業反映,近段時間來海運費也不斷上漲,就連貨物運往碼頭的運費都漲了不少。
記者在采訪不同的制造行業的過程中了解到,物流成本上漲相對于原材料等其他成本的上漲來說,仍算不是十分突出的問題,但這已經對各行業的成本控制構成新的難題,不少企業已經開始出招努力化解這方面的壓力。就記者了解的情況看,找到好方法來消化物流成本的企業仍是少數。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在目前降低成本和擴大銷售變得非常困難的情況下,物流成本若能降低,將成為企業成本控制的第三利潤源。
“唰!一道強烈的光束出現,由雙手之間積蓄的力量推送出來。”漫畫《七龍珠》中神龜沖擊波的破壞力之大,讓人印象深刻。在當前的企業界下,中小企業陷入困境很容易找到解釋:能源和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稅率下降、人民幣升值以及新勞動法的實施等等。在這些因素下,企業終端產品漲價沒有完全消化成本,企業撐不下去,只有倒閉。
現在,我們發現,物流運輸成本上漲的沖擊波也正在形成強大的能量光束,只是不知何時,那一聲“爆炸”會發生。
3個月運費翻了3倍
“上個月又漲價了!”多加多乳業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許先生向記者抱怨道。這家奶粉生產企業以嬰兒奶粉為核心產品,生產車間位于天津,營銷總部設在廣州,產品主要銷往華南各大區域市場。
繼今年4月份的一次貨運調價之后,上個月許先生銷往華南各地的奶粉運費又一次上漲了。“從5元多漲到10元,現在又漲到15元!”許先生介紹說,以六罐裝一箱的奶粉為例,公路貨運價格從原先每箱5元左右的價格,漲到目前每箱15元。而袋裝奶粉24包一箱的包裝規格也漲到15元一箱的運費水平。
二線品牌奶粉慎對漲價
在原材料價格、營銷費用、物流運輸等全方位的成本上漲的情況下,多加多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奶粉的出廠價格僅僅上調10%左右。
許先生介紹說,對于他們這種二線品牌奶粉來說,漲價并非“說漲就漲”,更多的是在大品牌帶頭漲價之后才跟著上調。
今年3~4月份,許多大品牌奶粉因為分裝成本上調以及多層級的銷售代理商層層加價,才對終端零售價格提高20%~30%。
對于許先生所銷售的奶粉品牌來說,沒有多層級的代理商和分銷商,也就是說,出廠價格與零售價的差價,對于運費的上漲反應則更加明顯。
就目前的情況看,許先生稱運費只占其產品成本大約2%的水平,雖然目前受到影響的程度并不是很大,“比起營銷費用所占成本的50%比例來說還是比較小”,但一再上漲的運費水平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他們的利潤空間。
事實上,由于油價上漲,物流和日化行業的成本均出現大幅度上漲,導致企業由薄利轉向無利可圖。在日化行業,在國內成品油提價之前已有部分中小企業在國際高油價的沖擊下倒閉,業內預計5年內或有八成日化企業慘遭淘汰。
小家電企業提價解壓
對于做小家電行業的李先生來說,運費的上漲也是有著明顯的感受。李先生所在的家電企業,生產電熱水壺、電燉鍋、電燉盅、煮粥鍋等小家電產品,產品在國內20多個省份銷售,并遠銷美國、歐洲、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地區。“我們每天都有幾十立方的產品要通過貨車運往北京和上海等地。”
“拿上海來說吧,去年還是1立方米包裝160元的運價,現在都漲到220元了。”李先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一般來說,一立方的包裝大概有30~40件的小家電產品,運費上漲的壓力分攤到每一件產品上就是1~3元。
不過,李先生認為,運費上漲的幅度相比較于原材料的上漲來說算是“可以忽略”的,而運費上漲的壓力,則通過原材料價格上漲而對產品報價的上漲一起,計入到上漲的報價當中去消化。當然,漲價的決策,是在行業普遍上調出貨價格的背景下小心翼翼地實施。
能外包盡量完全外包
相對于李先生的做法,有自己運輸車隊的另一個小家電企業的產品負責人陳女士則表示,相對于油價和人工等支出的上漲,除了縮減人手進行裁員之外,加大對運輸環節的外包力度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
陳女士所在的公司,是佛山一家生產電爐、烤爐為主的小家電企業,一年的貿易額達到近10億元。
“自己養著車隊拉自己的貨,很多固定成本在里面無論如何都要開支的,外包給運輸公司還相對比較靈活一點。”陳女士介紹說,通過裁員和對車隊縮編,可以節省不菲的一筆固定成本支出,包括員工的工資、車輛的維修保養等費用。
陳女士為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10輛普通卡車的投入就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每輛車每天需出運一兩趟,每月對司機等人力成本的投資以及運營成本都將近百萬。為此陳女士表示,隨著運輸成本的進一步上漲,同樣一輛普通貨車的運載,選擇物流公司的成本至少可以剩下兩三百元,每個月能節省將近10萬元。為此,她們正逐步縮減公司車隊的規模,“不排除到時候完全外包出去的可能”。
外貿企業頻頻談判議價
對于外貿企業來說,物流運輸成本的上漲同樣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南方包裝公司的田女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最近因為多次向客戶提價而導致談判次數增多,使得她們的外貿工作量加重了不少。
南方包裝有限公司位于佛山,是中國主要的醫藥、食品和個人護理品的包裝材料供應商和中國最大的綜合包裝集團和聚酯瓶包裝生產基地。作為一家為食品和電子行業生產包裝盒的企業,其客戶遍及國內外各大廠商。就外貿方面來說,因為運費及其他成本的上漲,使得田女士不得不向客戶進行二次報價。而一旦價格出現變動,隨之而來的就是一輪新的談判。
“燃油附加費上漲了不少,我們的報價也跟著漲。”田女士介紹說,對于由包裝公司承擔運費的報價,較之去年同期運費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拖車費也漲了50元!”田女士說。
“所有價格的變動總會有一方不愿意接受的,為了得到雙贏的結果就是雙方都得讓步。”田女士說,在談判的過程中,即使與客戶說明了情況,可結果往往還是雙方都有所讓步才最終促成交易,而對于包裝公司來說,讓步就意味著利潤空間遭遇壓縮。
業內人士表示,運費的漲與跌,外貿行業首先要強化化解風險的能力,如在減少成本核算方面下工夫,爭取更多的訂單,不使貨物積壓,才是應對風波的最好手段。
據田女士的介紹,目前訂單的數量并沒有出現大的變動,“客戶還算相對穩定,要出口的還是會照樣出口。”只是上漲的運費為公司的出口帶來更多的難度,“其他的成本也一直在漲,運費也跟著漲了!” 記者余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