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匯率持續升值看鋼材價格走勢
2008-7-28 18:0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大方
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作出重大改革,不再單一盯住美元,而是開始和一攬子貨幣掛鉤。從2005年開始的近三年時間內,人民幣匯率開始逐漸升值,近期人民幣匯率繼突破6.85關口后,在第二個交易日,人民幣匯率再度大漲92個點,創下歷史新高,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397。自2005年7月21日匯改以來,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已達到21%。由于近期國內鋼材又開始出現大量出口,而近期人民幣匯率強勁升值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下半年鋼材進出口的走勢,進而影響國內鋼材整體的價格走勢,這是需要認真分析才能作出準確判斷的。
匯率變化對鋼鐵行業影響分析
人民幣匯率制度調整的過程就是在我國政府的監管下,人民幣實現有序、穩步升值的過程,這和某些西方國家所要求的人民幣在短期內大幅升值是不同的。盡管如此,對由此給國內鋼鐵行業帶來的影響仍應有一個清醒的估計。
總體上看,人民幣升值將會有利于鋼材生產原料進口企業的發展。人民幣升值后,國外產品價格用人民幣表示下降了,將會擴大國內市場對國外原材料的需求,那些從事鋼鐵原料進口貿易的企業由此可以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的經營利潤。對于引進生產設備和使用進口原材料的鋼鐵生產企業來說,既可以顯著降低生產成本,也可以在花費不變的前提下,引進更為先進的生產設備和進口更多、更好的生產原材料,從而有利于提高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由于人民幣升值改變了本外幣的兌換比例,償還外債所需本幣的數量相應減少,對于那些使用國外貸款引進設備或進行技術改造的鋼鐵企業來說,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外債的還本付息壓力。
一般人民幣升值對鋼材出口企業會有比較大的負面影響。人民幣升值后,用外幣表示的出口產品價格上漲,這會影響其出口競爭力;如保持國際市場價格不變,則意味著減少出口利潤。目前,我國鋼材出口結構中勞動密集型的低端鋼材產品占相當比重,這些產品技術檔次不高,附加值含量低,出口利潤的下降會嚴重影響出口商的積極性。但是由于低端鋼材生產的產業梯度轉移,近期低端鋼材如螺紋鋼的出口價格猛漲,在國際上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但是由于出口政策的調控著力點在于限制 “兩高一低”鋼材產品出口,低端鋼材出口還是處于受限狀態。
鋼鐵生產企業已經日漸成為我國出口創匯的支柱產業,行業出口依存度日漸加大,加上我國出口的鋼材產品附加值低、降價空間小,因此,人民幣升值對鋼鐵生產企業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根據有關研究,人民幣每升值1%,鋼鐵企業的銷售利潤率下降2%~6%;如果人民幣升值5%~10%,利潤率將下降10%~60%。但另一方面,鋼鐵企業的主要原料——鐵礦石進口比重達20%,主要生產設備的進口比重接近60%,原料和設備折舊合計占總成本的85%以上。因此,人民幣持續升值,將使鋼鐵企業的進口成本大幅降低。綜合起來看,人民幣升值對這類企業的影響究竟是利是弊,主要取決于這兩方面對總利潤的貢獻構成以及人民幣升值的幅度。但是從近期來看,匯率在鐵礦石談判和油價大漲的情況下強勁上升,不排除有對沖生產原料漲價的意圖在內,進而減少國際經濟形勢劇烈波動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匯率強勁升值對下半年鋼材價格走勢影響分析
2007年以來,我國連續五次出臺針對鋼材出口的調控政策。自4月15日起,部分特種鋼材及不銹鋼板、冷軋產品出口退稅率降為5%,普碳鋼、熱板、型材、盤條等83個稅號的鋼材產品則取消出口退稅;自5月20日起,對上述83個稅號鋼材產品出口實行出口許可證管理;自6月1日起,繼續對上述83個稅號的鋼材產品加征5%~10%的出口關稅,并將鋼坯、鋼錠、生鐵等鋼鐵初級產品的出口關稅率由10%提高至15%;自7月1日起,取消除石油套管外的一般普碳焊管的出口退稅,將除石油套管外部分鋼鐵制品出口退稅率由13%下調至5%;自2008年1月1日起,鋼坯出口關稅率由15%提高至25%,長材、帶鋼、焊管的出口關稅率由0%~10%提高到15%。
據鋼協統計,目前我國粗鋼產量已超過5億噸,占全球1/3,超過世界第2至第7鋼鐵大國產量之和。而今年在建項目建成后將新增煉鋼產能2500萬噸,預計今年國內粗鋼需求增幅在12%左右,其產能過剩仍有約4000萬噸。雖然國家發改委的統計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國內鋼材價格呈現恢復性增長,供需關系基本保持平衡,而國家發改委有關數據顯示,落后煉鐵和煉鋼設備,比先進設備單位能耗高10%至15%,二氧化硫排放量高3倍以上。
最近鋼鐵行業又成為國家宏觀調控的重中之重,近幾個月來,隨著奧運即將召開,北京周邊300公里半徑范圍內幾乎每月都會針對鋼鐵行業出臺調控措施,但是隨著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責任制的出臺,估計近期針對鋼鐵行業的政策調控已經告一段落。目前的市場已經對一系列政策出臺產生了明顯的疲勞感,鋼材市場價格的形成機制已經被打亂,正在重新形成之間,表面上看政策導向和市場心態的變化導致了鋼材市場價格的下跌,實際上,是供需的不平衡導致了目前市場價格的下跌。由于市場在價格拐點出現后,簡單看跌的心態導致市場流通環節的彈性需求大幅減少。雖然生產所需的剛性需求沒有減少,但是整體需求明顯萎縮,鋼材產能今年由于各種自然災害的影響導致脈沖性釋放,下游需求卻在產業升級的名義上不斷減少,形成新的供需不平衡必然導致鋼材市場價格的下跌。價格的下跌反而又造成需求減少,特別是在奧運會以后,北方鋼廠限產的因素被消化,必定將大量囤積的鐵礦石投入生產,大量鋼材資源投放市場,將直接沖擊現有市場價格,所以下半年鋼材行業的整體形勢不容樂觀。
人民幣強勁升值對鋼鐵生產企業來說,有利的是可以降低進口礦石的成本和設備投資成本,但是攤薄到每噸產品上,這樣的降低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利的是出口形勢變壞,資源外流越來越困難。在目前整體需求萎縮的情況下,國家對鋼材出口嚴控的趨勢已經表明,下半年國內鋼材市場所承受的壓力是不言而喻的。
針對各個品種而言,螺紋鋼線材等低端鋼材由于無進口壓力,而且產能釋放的可控性比較強,前期價格回調以后,在目前的價位還是有一定的支撐力度;熱卷由于新增產能集中釋放,下游需求都受調控所限,薄規格受進口資源沖擊,厚規格國內新增產能巨大,價格還有下滑空間,但是由于貼近成本線,下跌空間不會很大;就冷卷來說,由于目前全流程的大鋼廠還有一定的利潤空間,價格還會處于緩慢的下降空間內,即使價格有反彈也是短暫的,希望大家保持清醒的頭腦。從5月到現在,大貿易商和鋼廠的日子都不好過,只有用前瞻性的眼光把握下半年的鋼材市場趨勢,利用鋼材期貨即將上市的契機,改變傳統的經營思路,雙向考慮問題,利用匯率升值的變化提升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這才是惟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