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石油價格破百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

2008-7-25 12:5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摘要:油價破百對我國經濟會產生何種影響及我國應采取何種應對措施,成為目前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本文將主要從節約能源、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及公車改革等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應對油價波動的措施。
關鍵詞:高油價;影響;對策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問題的提出
   石油對于各國特別是工業化進程中的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004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在震蕩中大幅攀升,不斷刷新歷史紀錄。在2008年的2月25日突破100美元大關,世界經濟進入高油價時代。
   國際原油市場價格不斷上揚,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尤其是突破100美元以后,已經超出了很多人的心理預期。作為世界石油消費大國和進口大國的中國,無疑會受到百元油價的深刻影響,這些影響主要體現在:高油價將造成社會生產成本上升,進而導致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的發生,并且直接關系到我國的GDP和就業水平。據有關國際組織統計,每桶石油價格上漲10美元,就會使通貨膨脹上升0.15%,使經濟增長率降低0.125%,失業率增長0.101%。因此石油價格破百對我國經濟會產生何種影響及我國應采取何種應對措施,成為目前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本文將主要從節約能源、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及公車改革等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應對油價波動的措施。
二、高油價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我國經濟經過多年的持續快速增長,目前已進入新一輪增長期和重化工工業階段,因此石油需求量和進口量越來越大。我國在2007年全年石油消費達到 3.8345億噸,僅次于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我國自1996年由石油出口國變成石油凈進口國以來,石油凈進口量已由當年的900萬噸增長到2007年的1.968億噸。從1999年以來,中國成為世界上石油需求增長最快的國家。因此油價破百將對國內經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2005年7月開始,國內部分地區相繼出現了油荒,珠三角地區尤為嚴重。從目前世界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來看,高油價并不是暫時現象,它還將在一定時期內存在。它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高油價導致社會成本上升
油價上漲最直接的影響是因進口石油而導致的外匯支出增加。在油價上漲的情況下,中國為進口原油支付的成本大幅上升,2007年原油進口達862億美元。因此對中國而言,飚升的油價就像一筆對產油國的稅負,結果是降低了產出,提高了生產成本,推動了通貨膨脹,降低了消費和投資需求。
2. 加重上下游行業效益分化
高油價將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改變各行業間利潤分配格局,使上游行業效益提高,下游行業效益下滑。各行業受影響的程度取決于其對原油的直接和間接依賴程度、價格傳導是否暢通。首先高油價對煉油行業影響最明顯。其次是交通運輸業,化學工業、鋼鐵、水泥、建材等高耗能行業受到的負面影響也比較大,但這有利于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3. 降低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居民的福利水平
油價上漲將增加居民能源、燃料以及相關生產、生活資料的支出。據測算,油價上漲10%,天然氣、煤炭價格將分別上漲4.8%和1.4%,這將從多方面增加居民生活負擔,對低收入居民的影響更為直接和明顯,農村居民受影響的程度要大于城市居民。
三、高油價下中國經濟發展的策略研究
 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石油需求量將越來越大,石油供需矛盾的日益尖銳,已成為制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因此,必須制定可操作性強的對策,積極應對國際高油價可能帶來的沖擊。
1. 經濟增長從要素投入增長模式轉向知識投入增長模式
在過去20多年中,中國經濟增長率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要素投入增長為基礎,這種增長模式必然受到報酬遞減定律所支配。因此中國經濟增長率由1992年的15%到1999年卻下降為6%左右。從2000年到2004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只能達到個位數的增長。根據中國科學院在2006年的估計,中國消耗了全球30%的能源、30%的鐵礦石、27%的鋼材及40%的水泥。此外,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所造成的損失,卻占GDP的15%。因此中國經濟的增長模式,必須要從高能耗、低技術的要素投入增長模式過渡到低能耗及高技術的知識投入增長模式,創造更有效的生產組合方式,以降低全社會的生產成本。
2. 改變交通運輸的格局,大力發展節能型交通運輸工具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內中低檔汽車的普及及高速公路系統的建設,汽車運輸更是日益繁榮,鐵路運輸日漸蕭條,石油消費量大幅上升。因此中國要從根本上控制石油的消費量,必須改變交通運輸的格局。在城市內部,建立方便快捷的地鐵網絡;在城市之間完善鐵路運輸系統,加快發展磁懸浮列車等高速、舒適、環保的運輸工具,使鐵路運輸逐漸成為我國交通運輸的主流。從長遠來看,這不僅可以降低我國對石油的需求,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及交通日益擁堵的現狀,都將起到重要作用。
3. 加大車改力度,創建節約型社會
目前我國不合理用油和油耗過高的問題突出,能源利用效率較低,浪費嚴重。近年來雖然國內許多城市陸續推行了車蓋,但由于改革措施的制定者本身正是既得利益者,而且沒有相關法律保障和監督車改政策的順利實施,因而格式的車改――尤其是國有企業的車改大多流于形式,沒有實現預期的效果。因此要從根本上改變公車私用和公油私用的現象,必須改革現行的制度,且嚴刑峻法。
油價上漲確實對我國這樣一個石油需求大國產生很多負面影響,但是任何一種事物都有其兩面性,高油價會促使我們降低能耗,不斷開發清潔能源。因此希望我國的政府和企業以高油價為契機,不斷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為我們的子孫后代創造一個更加美麗的家園。
作者單位:燕山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參考文獻:
[1]呂東岳.2005年上半年國內油價走勢分析[J].中國石油石化,2005,(8):37.
[2]劉佩成.國際油價暴漲的原因、走勢及戰略對策[J].當代石油石化,2004,(11):24-25.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