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內河資訊

大修“水上高速”長三角內河水運升級

2008-7-25 11:3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張道生
    日前在浙江湖州舉行的全國內河水運建設示范工程驗收會議上,江浙兩省共四條升級改造而成的高等級內河航道通過了交通運輸部組織的驗收。
    長三角新修一批“水上高速”
    此次通過驗收并成為全國內河航道建設樣板工程的有湖嘉申線湖州段建設工程、京杭運河兩淮段航道整治工程、常州市區改線段工程、宿遷城區段綜合整治工程暨水上服務區4個示范項目,它們都是在原有航道上升級改造而來的新型高等級內河航道。
    其中連接湖州、嘉興、上海等大中城市,溝通杭湖錫線、東宗線、京杭運河、乍嘉蘇線、杭申線等內河航道主干線的湖嘉申線湖州段經過改造后,直接從原先的100噸級提升為1000噸級航道,從而成為浙江省首條千噸級內河航道。
    京杭運河兩淮段22.22公里則由三級航道提升為二級航道,船舶單向通過能力由5000萬噸提高到8000萬噸,2000噸級單船可順利通過,作為蘇北運河最繁忙航段的通航壓力明顯減輕;常州市區改線段建成后,較好地解決了原有市區段航道狹窄和船舶擁堵的問題,單船通過能力從500噸級提高至1000噸級;宿遷城區段的淺灘及水下礙航物得到了有效清除,航道更加寬闊,通航條件大大改善。
    破內河“腸梗阻”勢在必行
    作為全國內河航運網絡最發達的地區,水運對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交通部門的統計顯示,整個長三角地區內河年航行船舶11萬艘、1560萬載重噸,比整個歐洲的內河運力規模還大,是滬寧鐵路的3倍,是滬寧高速公路的5~6倍。
    浙江省港航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浙江省的內河航道總里程超過11000公里,水運承載了浙江全省大宗物資的運輸和95%的外貿運輸任務。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江蘇。“江蘇省內河航運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共擁有內河航道總里程2.48萬公里,航道密度24.2公里/百平方公里,是東部地區重要的水運走廊。”江蘇省交通廳航道局局長董文虎說,“水運在江蘇綜合運輸體系中一直占據著半壁江山,2007年共完成水路貨運量3.78億噸,周轉量2930億噸公里,分別占全省社會運輸總量的26%和71%。”
    內河運力運量的迅猛增長,主干航道船舶密度的快速增加,使原有航道不堪重負,部分航段動輒出現梗阻現象。
    以被譽為上海城市建設“生命線”的長湖申線為例,幾年前曾連續頻發堵航,2002年堵航累計670小時,12.03萬艘船舶受阻,僅運費損失就達4200萬元;2003年堵航累計516小時,9.8萬艘船舶受堵,持續不斷的堵航嚴重干擾了長三角的經濟運行。
    “水上高速”凸顯黃金效益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與其他運輸方式相比,內河航運具有運量大、能耗少、投資省、占地少、成本低的優勢。對長三角地區原有航道進行升級改造,將收到多重效益。
    以湖嘉申線湖州段為例,該航段的改造將緩解長湖申線航行壓力和大規模堵航現象。據初步測算,每年解決堵航產生的效益就高達2000多萬元。它同時使浙北水運經濟贏得了新一輪跨越式發展機遇。浙江省交通部門預測,2010年湖嘉申線運量將達到2400萬噸。
    “高等級水上航道的開辟,對于長三角地區形成發達的內河水運網絡和河海聯運,減輕公路鐵路的壓力,帶動交通運輸業的均衡發展,促進區域經濟融合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湖州市港航管理局局長章宇強說。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