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中國制造業PMI顯示經濟增長減緩

2008-7-25 11:3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陳中濤
    7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有關方面紛紛結合自身的專業領域,對當前的經濟形勢作出分析和評價。從各種分析來看,雖然是眾說紛紜,但所用的方法卻基本一致,主要是依據現有統計數據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筆者試著另辟新徑,嘗試從PMI(采購經濟調查指數)這一新的角度,談談對當前經濟形勢的認識和理解。
    PMI指數直接由對采購經理的問卷調查數據計算匯總得出,不是經濟單位的經濟統計核算指標,數據搜集快捷,月底就可以獲得當月數據,一般早于有關經濟統計數據半個月至1個月,也不需要對數據進行人為修訂,因而PMI指數具有及時性和客觀性兩大突出特點。在國際上,尤其是在發達國家,PMI應用非常普遍,已成為通行的重要經濟監測指標體系之一。
    中國制造業PMI調查始于2005年,從3年來的實踐來看,PMI指數與主要經濟統計指標之間具有較強的相關性。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研究,相關系數大多達到70%以上;PMI指數不僅能很好地擬合當前經濟發展的軌跡,而且對未來經濟走勢也具有較好的預測和預警作用。
    從2008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中國制造業PMI呈現出 “一高一低”兩大突出特點。
    所謂 “一低”,即包括綜合指數PMI在內的多項指數紛紛走低。上半年,受季節因素影響,雖然第一季度曾經有所上升,但很快掉頭向下,總的來看回落勢頭明顯。上半年綜合指數PMI平均值為54.9%,比2007年同期平均水平低0.6個百分點,比2007年全年平均水平低0.1個百分點。主要指數如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均呈明顯回落,這兩項指數上半年平均值分別為58.7%和58.2%,均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大約2個百分點。從發展態勢來看,第二季度回落勢頭明顯,如PMI5月份比4月份回落近6個百分點,6月份又比5月份回落1.3個百分點。由于連續兩個月明顯回落,6月份PMI指數創下最近兩年的最低點。
    所謂 “一高”,即反映制造業所采購的原材料價格升降變化的購進價格指數,高位攀升,節節走高。2008年上半年,購進價格指數除1月份略低于70%以外,其余各月均達到70%以上,平均值達到72.9%,比2007年同期平均水平高出12.3個百分點,比2007年全年平均水平高出約10個百分點。從發展趨勢來看,雖然中間曾出現短暫回調,但總的趨勢來看,呈步步走高,節節攀升。由于升勢較為迅猛,截至6月份,購進價格指數已經攀升到75.7%,創2005年開展PMI調查以來的最高點。
    從PMI來看,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勢頭依然良好。在用PMI指數分析經濟形勢的時候,一般以50%作為臨界點,高于50%意味著某項指標上升或增長,低于50%則意味著下降。那么從PMI指數來看,雖然上半年PMI各項指數多有下降,但總的來看,主要指數依然保持較高水平。比如,從新訂單指數來看,除個別月份以外,多數月份均保持在55%以上較高水平,上半年平均值達到58%。再從綜合指數PMI來看,各月均保持在53%以上,平均水平為54.9%。從我們3年來的PMI調查基本經驗來看,綜合指數PMI達到53%以上,GDP增長10%以上是沒有問題的。另外,從供需基本面來看,上半年生產指數平均為58.7%,新訂單指數平均為58.2%,積壓訂單指數和產成品庫存指數平均水平基本在50%臨界點附近。這說明兩點:一是供需均呈較快增長,二是二者增速基本相當,既沒有造成產成品庫存較多上升,也沒有形成積壓訂單的過多增加。由此來看,經濟發展不但速度較快,而且發展也較為均衡,沒有出現較為突出的結構性矛盾,基本符合“又好又快”發展的期待目標。從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來看,也可以說明這一點。上半年,我國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3061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4%,雖比上年同期回落1.8個百分點,但仍然處在快速增長區間。
    雖然經濟發展基本面依然較好,但從PMI來看,經濟發展過快中也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趨向和動態。
    一是下半年經濟發展有可能出現需求回落、增速減緩。
    從反映需求的新訂單指數來看,上半年該指數平均為58.2%,雖然仍然是較高水平,但與2007年同期相比,回落了1.9個百分點;與2007年全年平均水平相比,回落了0.9個百分點,特別是第二季度回落勢頭較為明顯,5、6月份連續回落,環比回落幅度分別為9.6個百分點和2.8個百分點。由于回落幅度較大,6月份新訂單指數創下最近兩年的最低點。反映出口態勢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回落更為明顯。上半年該指數平均為53.7%,比2007年同期回落3.8個百分點,比2007年全年平均水平回落2.2個百分點。該指數由于連續3個月持續回落,6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已處在50%臨界點邊緣。
    國際上,一般用綜合指數PMI來反映經濟發展的總體情況。那么從該指數來看,上半年平均值為54.9%,比2007年同期平均水平低0.6個百分點,比2007年全年平均水平低0.1個百分點。分地區來看,東部地區PMI指數明顯回落。上半年,東部地區綜合指數PMI平均值為54.7%,比2007年同期平均水平回落0.6個百分點,比2007年全年平均水平回落0.2個百分點,這是我國東部地區PMI指數最近3年來同比首現回落。東部地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 “龍頭”,其發展勢頭對中國經濟總體形勢具有一定的 “風向標”和 “晴雨表”作用,其PMI指數明顯回落,值得關注。
    當然對當前PMI指數的回落,還需要做進一步觀察。因為這種回落也可能是正常的季節性波動規律使然。另外,2008年上半年的情況也比較特殊,主要原因是 “禍不單行”,自然災害頻發、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也可能因此造成了數據的異常波動。但是,PMI指數呈普遍下降,不但同比下降,而且自第二季度以來環比也出現下降,并且下降幅度較大,這種情況是近3年不多見的。再結合有關統計數據來看,拉動經濟的 “三駕馬車”,均出現不同程度減速。上半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043億元,雖然同比增長達到21.4%,比上年同期加快6.0個百分點,但同期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7.9%,如果剔除價格因素,我國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速則下滑2個百分點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8402億元,雖然同比增長26.3%,比上年同期加快0.4個百分點,但同期固定資產投資價格同比上漲10.0%,如果剔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速則回落將近10個百分點;出口6666億美元,增長21.9%,增速比2007年同期回落5.7個百分點,如果剔除出口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出口增速回落幅度更大。這些情況表明,PMI指數的回落可能預示著今后經濟增長有所減緩。這也說明我國宏觀調控防止經濟增長由 “偏快”轉向 “過熱”的基本目標已經實現,下半年調控方向似可以轉向保持當前經濟發展的穩定性上。
    二是當前經濟發展中通貨膨脹的壓力較大。
    在我國制造業PMI指數體系中,購進價格指數是反映原材料升降變化情況的重要指數,如前所述,2008年上半年,該指數除1月份略低于70%以外,其余各月均達到70%以上,平均值達到72.9%,比2007年同期平均水平高出12.3個百分點,比2007年全年平均水平高出約10個百分點。目前該指數處在75.7%的歷史新高。從不同類型的產品來看,均普遍較高、升幅較大,其中原材料與能源、生產用制成品類企業購進價格指數最高、升幅最大。上半年,原材料與能源、生產用制成品類企業該指數平均值分別為83.5%和78.3%,分別比2007年同期水平上升17個和18.7個百分點;中間品和生活消費品類企業該指數稍低,其平均值分別為70.1%和68.1%,均比2007年同期水平上升約10個百分點。從企業反饋的情況來看,目前反映原材料價格上漲、生產經營壓力增加的企業比重也是大幅上升,5月這一比重達到47%,比上月上升10個百分點,6月份進一步上升到50%。從2008年上半年來看,購進價格指數自2月份以來,一直在70%以上高位徘徊,時有上升,但不見明顯下降。這反映出下半年我國通貨膨脹壓力很大,防止通貨膨脹勢頭加劇將是我國今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單位:中國物流信息中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