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寬高端人才引進綠色通道
2008-7-24 15:3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市政協四屆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現場。本報記者 吳鎧峰 攝
“21世紀什么最貴?人才!”一句賀歲片的臺詞,很快就被引為經典語句。根據調查顯示,曾經吸引“孔雀東南飛”的深圳,近年來也面臨著高端人才缺口大的難題。昨天,市政協的專題議政會就將關注的焦點放在高端人才這個問題上,10多名委員走上前臺,為吸引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出謀劃策。今年5月,市政協成立了40多位委員參與的專題調研組,就我市人才問題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調研。昨天,調研結果首次在專題議政會上公布。
我市每萬人中高層次專業人才不到一人
根據調研結果,改革開放30年來,深圳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引進了大批來自五湖四海的優秀高端人才。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和我國改革開放的全面推進,與國內其他發達地區相比,深圳的人才競爭力優勢明顯弱化。
有一組數字很能說明問題。我市每萬人中高層次專業人才只有0.59人,而蘇州是1.01人,江蘇是1.45人,重慶是2.66人,成都是6.66人,上海是7.49人。深圳高端人才缺口巨大。以衛生系統為例,深圳市每千人口中(以800萬常住人口計)擁有醫生2.38人,遠比北京、上海和廣州低,且低于全國城市平均水平。又如深圳物流行業目前人才匱乏,主要是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高級、復合型人才短缺,目前既懂技術又掌握現代管理理念的復合型人才僅占該行業人員總量的1%。另據了解,深圳有技能人才171萬,其中高技能人才20.2萬人,占技能人才總量11.8%,同樣遠低于北京、廣州和上海,5年內高級工以上技能人才缺口19萬人。
深圳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為什么減弱了,根據調查報告,引進特殊人才的辦法不夠科學是其中重要一環。我市在引進高端特殊人才時,常采取一刀切辦法,沒有考慮高端特殊人才的特殊性,而一味地強調筆試成績,忽略實際技能。
同時,深圳生活成本高,配偶就業、子女入學難,高端人才保障政策不完善不配套,用人機制還不夠靈活等,是造成我市高端人才缺口的原因。
拓寬高端人才引進的綠色通道
目前,人才資源已成為各地最重要的戰略資源,要增加深圳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首先就要創新高端人才的引進機制。調研報告建議,首先要拓寬高端人才引進的綠色通道。
市委組織部和市人事局制定的關于吸引高端人才的“1+7”文件(征求意見稿)就為高層次高技能急需緊缺人才開通了綠色通道,而綠色通道服務對象為國際級領軍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地方級領軍人才。然而,深圳現實中國際級領軍人才基本沒有(如諾貝爾獎獲得者,全國都沒有),國家級領軍人才極其稀少,地方級領軍人才(在現代管理、科學技術、學術、技能等方面居于各省前沿的領軍人才)也很少。而我市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真正需要引進并有條件引進的是大批副高以上、或技師以上、或特殊崗位的特殊人才,這些人才應當成為我市引進人才綠色通道的服務主體。報告建議有關部門深入調研,認真分析,實事求是地界定深圳所真正需要的高端人才范圍,使即將開通的綠色通道能切實發揮作用。
編制深圳高端人才引進目錄
如何將深圳最需要的人才及時引進來?調研報告建議,要依據深圳近期、遠期的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要求,調研、匯總、整理、分析各有關用人單位對急需緊缺高端人才的需求,編制高端人才引進目錄。目錄可每年更新一次,于當年度向社會公開發布。這樣,一方面向這些緊缺人才拋出“橄欖枝”,一方面可以給我市制定人才引進政策時提供參考。
要吸引人才,還要為人才解決后顧之憂。調研組了解到,在我市高端人才引進過程中,反映最集中、最強烈的就是住房及家屬就業、子女入學問題,尤其是房價過高已經成為阻礙人才引進最突出的問題。比如一位年薪8~9萬的高端人才,特區內目前平均房價至少每平方米1.5萬,購置一套100平方米的普通住宅約需150萬,需要20年左右才可能買得起。因此,居高不下的房價將絕大多數高端人才拒之門外,用人單位也深受其害,非常無奈。建議:第一是參照廣州、珠海等周邊城市的經驗,盡快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第二是建設適用于高端人才使用的經濟適用房,以低價出租的形式滿足在深工作(包括長期或者不定期)的高端人才的需求,高端人才在深工作15年以上者,可按成本價購買。
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引才機制
要吸引高端人才,還要創新高端人才使用與激勵機制。報告提出,要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引智機制。要積極吸引高端人才采取柔性流動方式來我市短期或長期從事兼職、咨詢、講學、科研和技術合作等工作,提供智力服務。支持各用人單位短期引進國內外高端人才,可以崗位聘用、技術聘用、項目聘用、任務聘用以及人才租賃、課題招標等靈活方式引才引智。鼓勵各類高端人才帶項目或者采取技術合作、技術入股等方式到我市創辦企業。建立特聘專家制度,圍繞重點優勢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鼓勵相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在國內外聘請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高端人才擔任特聘專家,柔性引進國內外專家和各類急需人才。鼓勵企業與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合作開展研究,通過科技合作培養學術技術帶頭人。
實施高端人才培養計劃
高端人才不僅靠吸引還要靠培養,包括實施“深圳市高端創業創新人才培育計劃”。建議市財政每年安排專項經費,重點面向高成長性的科技型大中企業選擇培養對象,打造一支具有較強技術創新和經營管理能力,居于國內同行前列的創業創新領軍人才隊伍。
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深圳大學、深圳大學城、深港產學研基地等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加強重點實驗室、重點學科建設和科研團隊建設,推進產學研緊密合作,拓寬高端人才培養渠道。同時,要加快我市高校、各類科研機構、智囊團體建設,鼓勵我市企事業單位與國內外著名大學、科研機構以及跨國公司合作設立高端人才培養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