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鋼材出口放緩是理性的回歸

2008-7-24 13:5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特約評論員 邱林
    受美國次級貸危機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市場預期影響,我國鋼材在國外需求6月份出現一定程度放緩跡象。據有關部門統計,1至6月份我國鋼材累計出口2694萬噸,比2007年同期相比下降20.2%,其中6月份出口量完成522萬噸,比5月份出口量556萬噸減少34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14萬噸,同比下降17.9%。
    盡管事前有分析認為,今年6月份出口繼續大幅走高的可能性很大,國家有可能出臺鋼材出口關稅調整政策來遏制出口繼續反彈,但上述統計結果卻出人意料。在國內外鋼材價格仍存在巨大差額 (6月份國內上海市場報價與國外報價的差額范圍在130至592美元/噸之間)的前提下,出口卻出現自動調整、環比萎縮趨勢,只能拿國外消費或者需求不足來解釋。
    近幾年來,由于我國經濟和全球經濟持續保持高速增長,鋼材需求強勁,我國鋼鐵產量大幅增加,鋼材出口量也相應大幅上升。國內鋼材價格從此有了大幅上漲,可以說出口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鋼材需求,同時也縮小了國內鋼價與國際鋼價之間的距離。不過,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由于美國、日本和歐盟對我國鋼材出口量增長過快表示不滿,加上國內鋼材市場價格處于高位,政府又對鋼材出口的采取限制措施,鋼企在出口上遇到的阻力逐漸增大。
    應該說,這兩年我國鋼材的過度出口,已成為一把 “雙刃劍”,在短期內大量出口降低了國內鋼材市場的資源供給壓力,為今后參與國際鋼材市場競爭打下了基礎。但是,我們為加大鋼鐵產量,一方面承受著節能減排的重壓,另一方面消耗著大量的能源、鐵礦石。然而我國出口的多是低端的產品,而科技含量高的鋼材,仍然需要大量進口,是凈進口,高端低端價格差別很大。
    為解決這一矛盾,國家多次調整鋼材的出口退稅率。令人遺憾的是,不少鋼企不是將精力用于提升產業結構,改善經營模式,而是將政策訴求集中于要求政府不調整貿易政策,以及鉆政策調整的空子。如果企業不花費那么多的精力去阻止出口退稅制度調整,而是采取更加積極配合的方式,很有可能出口退稅制度調整不至于如此頻繁。
    其實,國家對鋼企也進行過多次整合,但這些整合均存在“割韭菜”的現象,割了一茬又長出一茬。在市場不好、面臨虧損時,鋼企立馬撤退,一旦行情回復,有錢可賺,又會有許多人回到或者加入流通貿易。這樣,國家在多次調整出口退稅制度的同時,又實行了新的鋼企出口資質標準,從生產能力、工藝技術、安全環保、節能降耗、企業資信、履約能力等方面提高行業出口門檻。
    業內人士認為,我國當前鋼鐵出口總量偏高,出口量應控制在總生產量的10%左右。因此,現在我國鋼材出口放緩是一種理性的回歸。鋼材適度出口,是我國鋼鐵行業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是調整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提高技術水平的有效措施。然而,我國鋼材的生產主要是為了滿足國內需求,如果鋼材過度出口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國家將可能從政策上繼續限制鋼材出口,使鋼材出口量回到 “正常水平”。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