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成本暴漲 中小鋼企面臨新一輪洗牌

2008-7-23 14:5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7月4日,寶鋼集團宣布,其與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就2008年度粉礦和塊礦基準價格達成一致。據相關協議,必和必拓的紐曼粉礦、楊迪粉礦和紐曼塊礦將在2007年基礎上分別上漲79.88%、79.88%和96.5%。這一漲幅與價格,與此前10天寶鋼與力拓公司達成的結果一致。至此,2008年度全球鐵礦石價格談判基本結束。 
  根據有關機構測算,粉礦協議價上漲79.88%,將使中國鋼廠采購成本每噸比去年增加41.8美元,冶煉1噸生鐵的成本相應增加65美元。業內人士認為,成本暴漲正在推動國內鋼企的新一輪洗牌,擁有定價權的大型鋼企將通過鋼材漲價向下游企業轉嫁成本,規模較小的鋼企則可能面臨資金鏈斷裂的生存危機。 
  接受天價漲幅迫不得已 
  “現在看談到這個結果,算是理想的了。如果全面進入現貨市場,那么市場秩序必然大亂,到那時將更被動。”冶金貿促會國際咨詢部一位人士認為,如果中國企業不接受這個漲幅,三大礦業巨頭將對中國鐵礦石出口轉為現貨貿易,到時候中國企業將更加被動。因為,中國鋼廠的需求是剛性的,也就是說中國必須要從國外進口鐵礦石,這是不爭的事實。一旦沒有了“長協礦”,三大礦業巨頭漲價的隨意性就更大,中國鋼廠遭受鐵礦石供應鉗制的劣勢將加劇。 
  這位人士坦言,談判前雙方心中必須有一筆賬。在與澳大利亞企業的談判中,雖然中方的表現也較為強硬,但終究底氣不足。因談判破裂對中方影響太大,同兩大供應商簽訂長期合同基本是國內最大的企業,澳洲供應商的要求能夠承受。談判如破裂,單純使用巴西礦石或者現貨礦石,則中國鋼廠將至少多付30美元/噸甚至更高,同時此前與國際海運巨頭簽訂的COA協議也將毫無意義。“因為,我們不得不承認,進口鐵礦石的現實在短期內還沒有辦法轉變。”該人士強調說。 
  上調鋼價轉嫁成本壓力 
  在鐵礦石和焦炭成本大幅上漲的情況下,鋼企將通過上調鋼價來轉嫁成本壓力。采訪過程中,多位專家對記者表示,如果國家不出臺政策性限價意見,為了轉移鐵礦石價格上漲的成本,鋼材肯定會跟著繼續漲價。 
  記者從寶鋼、武鋼等大型鋼廠了解到,6月1日以后,寶鋼、武鋼等大型鋼廠已上調出廠價格300~600元/噸。武鋼集團財務部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新的鐵礦石價格計算,今年武鋼的生產成本將增加超過40億元,占到去年武鋼全年利潤的三分之一。 
  感到成本壓力的顯然不止武鋼一家企業,在采訪中,寶鋼、濟鋼的負責人都向記者表示,鐵礦石價格上漲將直接導致2008年中國鋼鐵業的生產成本上升至少20%。面對大幅度增加的成本,鋼鐵企業只能通過漲價來緩解。寶鋼營銷部門人士告訴記者,隨著此次漲價,鐵礦石已占到了寶鋼原材料成本的65%,鋼材不漲價是不可能的。 
  (源自:中國工業報)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9、10月份鋼鐵需求旺季的到來,原料價格、鋼材價格的互相推動上漲將繼續進行,鋼企的利潤水平將進一步分化,利潤將進一步向大中型企業轉移,企業兼并重組將加速。具體而言,大型鋼鐵企業可以生產高端產品,并通過提高產品價格轉移成本壓力,但中小鋼企資金力量薄弱,提價的空間較為有限,只能被動承擔損失,進而引發行業的洗牌。 
  另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報告顯示,利用鐵礦石情況不同的鋼廠,所面臨的成本壓力也不同。從去年的情況來看,使用自產鐵礦石占比50%以上,或進口礦執行長期貿易合同、長期海運合同的企業,煉鋼生鐵制造成本同比上升12%左右;使用自產鐵礦石30%左右,或進口礦執行長期貿易合同、長期海運合同占比50%左右的企業,煉鋼生鐵制造成本同比上升26%左右;使用外購礦比重高,實行現貨貿易和即期海運合同為主的企業,煉鋼生鐵制造成本同比上升55%左右。今年的鐵礦石價格漲幅更大,對鋼企的影響也會相應增大。 
  中小鋼鐵企業面臨生存危機 
  鐵礦石價格的瘋長讓我國的鋼鐵巨頭感到了巨大的成本壓力,同時,也使很多中小型鋼鐵企業面臨生存危機。 
  大型鋼廠由于對礦石品位的要求高,多采用長期合約的方式購買澳大利亞和巴西的鐵礦石,并可通過規模效應緩解一部分成本上漲的影響,整體利潤水平仍然在一個合理的空間。而中小鋼鐵企業與貿易公司則由于當地國內鐵礦資源貧乏,規模又不足以與三大巨頭簽訂長期協議,多從現貨市場上購買印度鐵礦石。現貨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以至于他們只能被動接受,沒有話語權。現貨礦價格的持續攀升已經影響到他們的生存。 
  據中國鋼鐵協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在成本、環保以及宏觀政策等多方面作用的影響下,今年將會有一批中小型鋼鐵企業瀕臨倒閉。目前在我國,年產量在200萬噸左右的中小型鋼鐵廠超過40家。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有關領導透露,由于成本上升導致很多小型鋼鐵企業虧損,很多企業已經關門停業了。 
  產業整合還需大力推進 
  中國鋼鐵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不改變國內鋼鐵業離散度高的痼疾,就無法消除進口現貨礦石市場的“泡沫”,也就難以消除現貨礦和長期協議礦之間長期存在的巨大價差,改變不了我國在礦價談判中的被動地位。同時,產業離散也給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帶來難題。這些都要求要大力推進產業整合。 
  羅冰生認為,在現階段,只有加大鋼鐵企業的重組力度,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幾個龐大的鋼鐵集團,才能讓目前供需嚴重失衡的鐵礦石市場得到治理。不僅如此,大規模重組勢必淘汰一些落后的鋼鐵企業,緩解我國巨大的環保壓力。此外,還能讓我國的鋼鐵企業在今后的國際談判中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可以說是一舉三得。 
  (源自:中國工業報) 
  事實上,鋼鐵產業的整合已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而鋼鐵行業的整合比其他行業的動作都大。如唐鋼集團與邯鋼集團牽頭組成的河北鋼鐵集團掛牌成立,合并后產能將超過3100萬噸,位居全國第一;寶鋼集團繼全面重組控股新疆八一鋼鐵集團之后,通過湛江沿海基地項目整合韶鋼和廣鋼,完成了全面整合廣東鋼鐵工業的壯舉。此外,寶鋼還通過與馬鋼、包鋼建立戰略聯盟,實現穩步擴張的意圖;武鋼準備通過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并購柳鋼;山東鋼鐵集團成立;鞍鋼近期則涉足西南地區最大鋼企攀鋼的整體上市等。而在這些案例的背后,還有更多的并購整合方案處于醞釀之中。 
  羅冰生希望國家要出臺相關的支持和鼓勵政策,以推動鋼鐵業整合的步子邁得更大些。他希望一個是政策優惠,另一個是財政資金的支持。另外,還應制訂企業聯合重組標準,并限期達到。通過這些措施,對鋼鐵企業的聯合重組帶來極大的推進。 
  相關報道一: 對汽車與房地產業影響最大 
  鋼廠的生產成本扶搖直上,必然要向下游傳導。分析人士近日表示,由于鐵礦石、焦炭價格上漲后的連帶效應,鋼材價格必然要繼續上漲,而在鋼材的下游用戶行業中,鋼材漲價對汽車和房地產行業影響最大。 
  據國內汽車制造商透露,汽車仍是70%以上鋼鐵構成的產物。鐵礦石上漲65%傳導到汽車成本終端的結果是,削減大約3%~5%的整體利潤。而今95%的上漲壓力傳導到終端的結果可想而知———如果按照65%對3%~5%的利潤損失比率來計算,95%的價格上漲導致的利潤損失約在4.4%~7.3%。 
  雖然鐵礦石價格上漲將導致鋼材價格上漲,但目前國內汽車制造商均沒有在短期內提高售價的計劃。上海通用、上海大眾近日均向媒體表示,汽車市場目前是買方市場,車價很難以成本來決定,決定車價的是市場需求,因此即使鋼材價格上漲,車價也不會提高。 
  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汽車制造商短期尚未有提高售價的計劃,但已采取很多辦法彌補成本上升的壓力。如提高未來上市車型的定價,并加速現有車型的換代;降低某些車型的配置,或者減少用鋼量,用其他材料代替成本升高的鋼材等。 
  對上漲的鐵礦石價格,房產企業人士表示,目前國內房產市場上,建筑安裝成本約占房價的20%~30%,而其中鋼筋的成本占到20%左右,今年以來鋼筋價格已經上漲了20%,從而導致房產企業成本上升4%左右。同時,盡管房產商目前仍有30%左右的利潤空間,但其中近一半利潤有可能因為鋼材漲價而被消化。 
  (明貴棟) 
  相關報道二: 國內鋼價將繼續盤整 
  (源自:中國工業報) 
  據國內知名鋼鐵資訊機構我的鋼鐵提供的最新市場分析,在7月4~11日的一周內,國內鋼材價格繼續處于盤整狀態,總體給人的感覺是欲漲無力、欲跌有限。 
  據監測,在這一周內,國內鋼價盤整態勢持續。各主要品種的具體市場表現是:建筑鋼材價格漲跌互現,上海、南京等華東地區略有上調,重慶、成都、昆明等西南地區下調,其他區域價格相對穩定;中厚板價格基本穩定,個別市場小幅下跌;熱軋板卷價格漲跌互現,西部市場高位回落;冷軋板卷價格總體下調;大中型材價格整體穩定。 
  據分析,建筑鋼材價格在華東地區總體上行,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噸價漲幅在20~50元;華南地區穩定;華北地區的北京、天津市場穩定,石家莊市場噸價下跌30元;西南地區高位回落,噸價跌幅達100元。一周內全國共有9家螺紋鋼生產企業和7家線材生產企業向下調整了出廠價格。整個市場的需求較差、成交較弱,給市場價格帶來較大壓力,企業融資狀況也不容樂觀。但現在市場需求趨弱的情況可能還是階段性的,后期市場的基本面依然可期,由此估計國內建筑鋼材市場價格將繼續以盤整為主。 
  中厚板價格總體穩中趨弱,濟南、重慶、昆明、西安等地略有下跌,天津略有上漲,上海、南京等市場基本保持穩定,由于需求低迷,成交持續清淡,市場銷售壓力有所增大,穩定與小幅回落成為近期中厚板市場的主流狀態。 
  熱軋板卷價格小幅上漲,其中上海、廣州、天津等主要市場周末厚規格熱卷噸價上漲了20~30元,但總體而言,價格膠著局面短期內似乎難以改變。 
  冷軋板卷價格漲跌互現,總體走勢是穩中趨弱,下游需求的疲軟已經成為市場新的壓力,短期內市場弱勢格局還將延續,鋼材出口量的回落也表明國際市場需求同樣趨于減弱。(李榮) 
  (源自:中國工業報)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