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發改委報告多處“揭短”鋼鐵業

2008-7-22 13:4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本報記者 王亞彬實習記者 焦健
    中國鋼鐵業的“巨無霸”何時出現?鋼企沿海轉移是不是一種趨勢?
    7月14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的《前5個月鋼鐵行業運行分析》的報告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解答。
    報告顯示鋼鐵行業目前存在投資走熱,能耗不降反升、重組多局限于省內等方面的問題,同時也指出未來我國鋼鐵產業發展的方向與趨勢。
產業重組提速“巨無霸”還需時日
    2008年以來國內鋼鐵企業重組明顯提速。河北、山東、廣東三大省級鋼鐵集團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前后完成重組。這是否意味著中國鋼鐵行業的 “巨無霸”企業正在形成呢?
    在肯定這一趨勢的同時,發改委的報告表達了不同的態度:“目前正在進行的鋼鐵企業之間的聯合重組多局限于省內,存在著過于注重把本地區的鋼鐵企業做大做強的傾向,難于做到在全國范圍內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副會長宋繼軍的認同。他說,目前只能說我國已經完成省內鋼鐵產業布局或跨省“以大吃小”,但我國還沒有出現強強聯合的航母型國際鋼鐵企業集團。就目前來看,由于我國行政體制與地方利益存在博弈,如果政府強行合并,必然會帶來產權混亂,反而影響中國鋼鐵企業向市場化方向邁進,不利于我國鋼鐵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但在宋繼軍看來“巨無霸”出現只是時間問題“不能操之過急”。對此他表示,當二線鋼鐵企業整合的差不多后,一線大企業的重組就會出現。“這不僅是國家政策的要求,也是市場環境的要求”。根據國際經驗,鋼鐵重組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先是區域重組,然后是國內重組,最后是國際范圍內的重組。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國鋼鐵產業還處于第一階段。
    因此,我國鋼企實現強強聯合形成“巨無霸”的時機還有待觀察。
    業內人士預測,隨著我國省級鋼鐵企業合并重組完畢,國內各大鋼企應在鞏固現有產業布局的同時,向國內聯合重組的方向努力,這是我國未來鋼鐵企業重組的必然趨勢。
節能減排形勢嚴峻行業面臨“大考”
    在國際、國內能源緊缺,我國環保壓力日漸增大的環境下,鋼鐵行業作為“兩高一資”的重點行業,已經成為環保調控“主戰場”。
    發改委的報告中再次指出了節能減排問題的嚴峻形勢。“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同比上升1.43%。鋼鐵行業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鋼鐵行業的專家,認為節能減排的重點在小企業,因為他們幾乎沒有這方面的技術和能力。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大中型鋼鐵企業能耗總水平比國際先進水平高出10%左右,而中小型鋼鐵企業能耗水平差距大約在50%左右。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小型鋼鐵企業的發展是以高消耗、高污染為代價的。這從奧運期間大量中小企業關停可見一斑。
    但大企業的表現同樣沒有讓人放心。
    發改委的報告顯示,“重點鋼鐵企業的噸鋼綜合能耗在連續多年下降后,今年1~4月份不降反升,由去年同期的623.4千克標煤/噸增加到今年的628.2千克標煤/噸。”
    “不能簡單用噸鋼能耗來衡量企業的能耗。”中國鋼鐵行業協會秘書長單尚華站出來替大鋼鐵企業說了話,“說實話,按噸鋼來說,日本的能耗比我們高多了,因為人家都是精品鋼。”他表示,節能減排的情況不能一概而論,要針對個別企業做單獨分析。“大企業(環保投入)不管有沒有回報,都在強制性地做這個工作。”
    盡管如此,國家環保部門的調控力度還是再度收緊。
    7月10日由環境保護部、發展改革委、監察部、司法部、工商總局、安監總局、電監會等召開的“2008年全國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專項會議”上明確提出了要把鋼鐵等12個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污染防控作為執法監督的重點,強化針對工業企業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未來我國鋼鐵產業必然將面臨重大挑戰,環境保護必然成為我國鋼鐵企業發展的重要指標,行業將面臨一系列環保措施的強烈洗牌。
投資過熱難減結構升級任重道遠
    在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和國內固定投資逐漸減少的風險加大,行業發展面臨高成本壓力的情況下,鋼鐵投資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報告中給出了答案:“投資方面,鋼鐵行業投資繼續著去年的反彈趨勢。”投資熱度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大大提升。
    今年1~5月份,中國鋼鐵投資增速為12.2%,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完成投資965.5億元,同比增長22.4%,增長幅度同比提高17.5個百分點。
    發改委產業發展研究所原所長胡春力表示,投資過熱一方面源于市場需求的旺盛,一方面是因為粗放的經濟方式。
    去年以來,由于國際市場需求旺盛,鋼鐵價格居高不下,國內企業仍有加大投資的沖動,尤其很多中小鋼企仍是在低水平下擴大生產能力,依然延續著粗放型增長方式,投資盲目擴張的機制仍然存在,投資結構尚未根本變化。
    這種粗放型增長和盲目投資,不僅會導致我國鋼鐵企業生產能力過剩,而且從長遠來看也會延緩我國鋼鐵行業的結構升級的步伐,造成資金、資源、環境重大浪費。
    就此,有關專家提醒投資者,我國鋼鐵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但是由于產業結構不合理從而導致的環境污染、能源消耗也在不斷加大,這與我國鋼鐵產業發展趨勢和政策存在矛盾;并且現在國際經濟的不確定因素在增加,投資蘊含著巨大的風險,一旦國際市場有變,勢必會對我國鋼鐵企業造成重大沖擊,導致相關產業虧損。
    發改委產業發展研究所原所長胡春力同樣表示,“近幾年,國家一直在強調給鋼鐵行業降溫,但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仍然使許多在建項目需要大量的鋼材。”
    專家提醒,在當前人民幣匯率升值,鋼鐵產業出口相對趨緩,國際礦石價格猛漲的背景下,無疑對我國鋼鐵產業結構優化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政府可能會出臺相關政策對鋼鐵及相關產業進行積極引導。
    在未來的鋼鐵產業發展的過程中,調控重點依然會向深層次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上傾斜,力求解決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鋼企沿海轉移布局日趨合理
鋼鐵產業將向沿海地區轉移是近年來業內關注的焦點,而報告對這一趨勢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報告中談到“隨著(下轉A6版)
    (上接第5版)
    河北曹妃甸京唐鋼項目、鞍鋼營口鲅魚圈項目的建成及廣東湛江、廣西防城港鋼鐵項目的獲批,鋼鐵工業向沿海布局的趨向將更加明顯。”
    這一趨勢也得到了北京京奧港商貿有限公司信息部主任楊德澤的肯定。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他說:“鋼鐵市場向沿海地區轉移是大趨勢,經濟發展與政策的驅動下,沿海地區必將會籌建大的鋼鐵生產基地。”而這一說法也隨著河北曹妃甸京唐鋼項目、鞍鋼營口鲅魚圈項目的建成及廣東湛江、廣西防城港鋼鐵項目的獲批而得到證實。
    其實在2005年7月出臺的《鋼鐵產業發展政策》里早已對此作了明確闡述“從礦石、能源、資源、水資源、運輸條件和國內外市場考慮,大型鋼鐵企業應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所以鋼鐵產業向沿海地區轉移既是政策規劃又是市場經濟下優化配置的正確選擇。
    沿海地區對于鋼鐵產業的發展可以說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優良的港口不僅大大減少了運輸成本,而且這些沿海地區還有非常豐富的可再生資源,如風能、太陽能和海洋資源,這些對于能耗大戶鋼鐵行業無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因此,隨著鋼鐵產業的戰略遷移,在未來我國的鋼鐵產業布局將會趨于合理,這對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無疑是一個福音。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