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打造國際港務區 猛攻西部物流高地
2008-7-2 15:0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特約記者 容與
“港務區建成后,將達到主城區標準,具備承載產業的條件,成為中國內陸第一無水港和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國家級外向型經濟服務區。”6月30日,一位接近西安國際港務區項目的決策層人士告訴記者。
本報獨家獲悉,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已經被西安市委、市政府確立為西安市政府派出機構,享有市級管理權限,這一決定已經在相關部門內部通報。
與此同時,港務區的管理機構也即將開始搭臺,中層干部即將面向社會公開招考。
“物流高地”
本報記者獲悉,一位西安市委常委、副市長將兼任港務區管委會主任。
“目前幾位副主任,市政府已經有了相應的人選,但中層還在搭建中,”上述人士說,“中層干部將面向社會公開招考選拔。”
“總的來說,港務區的人事工作還處于籌備階段,現在基礎設施建設的進展比較快一些,一些國際著名的物流企業也已經開始與港務區洽談合作。”他說。
西安國際港務區規劃面積7.68平方公里,是陜西省“十一五”規劃重大建設項目,國家發改委原則同意將該項目列入國家“十一五”物流業發展重點項目,并原則同意設立保稅物流中心(B型)。海關總署也表示支持國際港務區保稅物流中心建設。
西安國際港務區位于灞橋區新筑、新合街道辦境內,項目總投資98億元,預計拉動GDP增加值540多億元。
西安國際港務區將依托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西安新筑鐵路散貨場以及周邊便利的鐵路、公路運輸網絡,實現與沿海港口有效連接,形成中國西北最大的陸路轉運樞紐型綜合物流園區。
“要深刻認識到港務區是西北內陸地區發展的‘物流高地’這一明顯的區位優勢,”西安市副市長韓森說,“要全面理解港務區在未來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明確港務區的服務立足西安、服務西部、面向全國、連接國際,要為西北內陸地區與國際、國內搭建一個物流合作平臺。”
該區由“一個中心、三大組團”組成。“一個中心”即保稅物流中心(B型);三大組團為:國際物流區、國內綜合物流區、物流產業集群區,功能則包括了西部地區樞紐型國際陸地港口和現代綜合物流園區。
體制優勢
“這是一個‘港口功能前移’的概念,依托的是西安在西部地區獨有的交通物流優勢。”上述人士說。
西安是亞歐大陸橋中段最重要的城市,按照建立國際性內陸港口的設想,這個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將形成與沿海港口城市同質的海、陸、空國際、國內運輸的有效連接,實現西部地區與世界各國的采購運輸、貨物中轉、商品分撥的直接對接。同時在港務區內設置保稅物流、國內物流配送、物流信息咨詢等基本功能,使之成為輻射西北,連接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物流平臺。
陜西省省長袁純清此前在調研港務區時特別指出,港務區建設首要應“理順管理體制。采取同其他開發區一樣的體制模式,加強領導,提高規格,以體制機制創新推進項目建設”。
上述人士透露,港務區已經設立了幾年時間,但在此前只是西安灞橋區下屬的開發區,跟西安其他開發區相比,行政規格偏低也是對其的一個制約因素。
順利“升級”后,西安的新興發展區域“四區兩基地”也將變為“五區兩基地”,除港務區外,西安的經開區、高新區、曲江新區、浐灞新區和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也都是西安市政府派出機構。
“西安的這些新興區域最近發展速度較快,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袁省長說的體制模式,這些地方政策比較靈活,只有管委會的主任和副主任屬于公務員編制,其他人員都屬聘任。”該人士表示。
西安國際港務區已與天津港簽訂了《建設內陸無水港合作意向書》,目前正在爭取同青島港、連云港達成發展性合作協議。此外西安國際港務區與青島港、天津港、連云港和中國集裝箱總公司分別簽訂了《合作備忘錄》。
“雖然這是一個‘虛擬港’,但這些港口的功能都可以在西安實現,只剩下裝卸等環節的工作到實體港去做。”上述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