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鋼鐵企業戰略調整已進入關鍵期
2008-7-2 13:2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我國經濟的發展對鋼鐵的需求不斷增長,從而推動了鋼鐵行業投資快速增長。2002~2006年,伴隨中國鋼鐵投資的快速增長,鋼產量由2002年的1.8億噸,激增至2006年的4.187億噸,滿足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對鋼鐵的需求,并基本完成了鋼鐵工業現代化的改造。由2003年年度鋼材凈進口3624萬噸,到2006年實現凈出口3446萬噸,平均年增加出口2356萬噸。推動了鋼鐵工業的結構調整和鋼材進出口態勢的歷史性變化,也為我國鋼鐵企業的國際化經營創造了條件。如果說我國經濟的崛起帶動國際鋼鐵業走出多年徘徊的困境,那么我國鋼材出口連續幾年快速增長是我國鋼鐵企業把握住了時代機遇,在加快改造發展中,滿足了國際市場鋼材需求的增長,也為世界經濟的平穩運行作出了貢獻。
從2007年1~7月的統計數據看,我國鋼鐵生產2.79億噸,增幅18.5%,實際增產4356萬噸。其中7月同比增長14.5%,即使下半年保持這個產量增幅,預計今年粗鋼產量將超過4.85億噸,同比增長16%。我國鋼材需求增長已經連續3年明顯回落,今年前7個月的鋼材表觀消費增速回落到10.01%,預計全年資源總量增長將達到10.5%。從出口量看,今年前七個月出口鋼材3970萬噸,出口鋼坯527萬噸,兩者合計相當于出口粗鋼4705萬噸,相當于今年前七個月我國鋼材的增產部分全部用于出口。而不包括中國,1~6月份全球粗鋼累計產量為4.145億噸,同比增幅3.6%,同比增加產量1441萬噸。同期中國鋼材凈出口折算成粗鋼3093萬噸。國際市場今年上半年同比新增產量和從中國進口鋼材總量已經達到4534萬噸。其中中國出口占這個增量的68.22%,中國鋼材出口對支撐國際鋼材需求增幅的比例呈現擴大趨勢。國際市場需求增長,大部分是依賴中國鋼材出口來支撐的。007年以后繼續擴大鋼材出口與前幾年鋼鐵企業調整結構,擴大出口在性質上已經發生了變化。2007年中國鋼鐵企業走的是增加出口,支撐國際鋼鐵需求增長的道路。
我國環境與資源的雙重壓力,再加之國際鐵礦石市場的復雜背景,決定了我國不適合走鋼鐵出口的路子,也承受不起由此帶來的壓力。同時,在國際需求快速增長期,我國鋼材出口支撐國際需求增長,卻賣不出好價錢,還引發貿易摩擦和鐵礦石漲價的現象,應該引起我國鋼鐵企業的重視,從深層次尋找其中的原因。
而如果今后幾年延續中國鋼鐵投資居高不下,出口快速增長的發展勢頭,其嚴重的后果,不僅僅在于中國的環境資源壓力和鐵礦石漲價的形勢嚴峻,而且還在于面對未來國際鋼鐵需求增長趨勢和國際鋼鐵工業布局結構的調整趨勢,中國鋼鐵企業很難把握住這種國際發展機遇。最近許多大的國際鋼鐵企業都加大了在印度、東南亞和非洲的鋼鐵投資。這一切也許幾年內不會對我國鋼鐵企業構成威脅,但長期來看,幾年后國際鋼鐵供給格局將會發生大的變化。一旦國際需求增幅放緩,一旦幾年后東南亞、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形成了新一輪鋼鐵生長供給能力,將對我國的過剩產能形成嚴重的沖擊,進口鐵礦石形成的高成本壓力也將使鋼鐵企業在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幾年后,我國鋼材需求可能會進入低增長時期,我國鋼鐵企業由于缺少回旋余地,很可能會為此付出慘重代價。
鑒于上述情況,未來兩三年將是中國鋼鐵企業進行戰略調整的關鍵時期,如果鋼鐵企業繼續增加盲目擴大產能,這些問題不但不能解決,而且會越積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