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難題困擾物流業
2008-7-18 16:5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田軒
近年來,有 “第三利潤源泉”之稱的物流業發展非常迅速,表現出旺盛的活力。以上海為例,上海將物流業作為上海的支柱性產業,其“十一五”規劃中明確定位了未來5年的發展思路。預計未來10年內上海物流相關服務收入將保持20%的年增長。而這些都對我國物流人才的質和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物流人才的話題也就成為業內人士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新人才少老面孔多
南方物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官金仙認為,現在所謂的物流招聘,要找到好的、新的人才很難,許多招聘都只是物流企業里的人才在彼此流動。在物流人才招聘會上,能看到的往往都是老面孔,這些人跳來跳去還是在原來的圈子里,而高級物流人才更是難覓。 “打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廣告,50萬年薪招總經理,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人才。”華通行物流集團董事長李鳳祥無奈地表示。
業內人士表示,物流行業其實不算是真正的行業,它是跨越了各行各業的綜合性產業。物流行業如此繁復,其涉及面可達采購、倉儲、運輸、包裝、配送、營銷、財務、管理、電子商務等。李鳳祥說: “過去沒有專門大中專院校的物流教育,但是現代物流發展越來越快,特別是電子商務概念引入后,傳統運輸倉儲的人才根本不能適應新的要求;直接從IT行業進入物流行業的人又不能完全了解傳統物流市場的運作。因此,物流人才需要的是綜合性的人才。”
缺乏職業培訓后備不足
據調查,物流專業人才已經被列為我國12類緊缺人才之一,缺口達60余萬。人力資源專家分析認為,今后一段時期,除了儲存、運輸、配送、貨運代理等領域的人才短缺外,相關的系統化管理人才、懂得進出口貿易業務的專業操作人才,電子商務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資金周轉、成本核算等相關知識和操作方法的國際性高級人才將更加吃香。
北京中交協物流研究院廣州分院院長姚明禮教授認為,物流人才不能及時注入 “新血”,與國內的專業、權威物流的培訓機構少且啟動晚不無相關。姚教授稱,目前世界上最具權威的是英國皇家物流與運輸協會 (ILT)認證,這個認證已經得到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新加坡、印度、馬來西亞、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認可。
物流研究相對落后和物流專業人才短缺,已經構成我國物流產業發展的巨大障礙。相比較而言,我國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還非常落后,從事物流研究的大學和專業研究機構還很少,企業層面的研究和投入更是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