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我省專家為下半年經濟發展支招
2008-7-18 11:1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訊 在日前省社科院舉辦的2008年第一次江蘇經濟形勢分析會上,多位經濟專家結合上半年江蘇經濟走勢,為下半年經濟發展支招。
“2008年上半年,江蘇經濟繼續處于高增長階段。但宏觀經濟背景趨緊,全球性通貨膨脹與金融風險加劇,能源、資源、環境的壓力進一步增大,江蘇經濟正在進入本次周期的下行區間。”江蘇省社科院院長宋林飛在發言中指出,江蘇經濟要想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應采取綜合措施,達到抑制物價與穩定增長的平衡。
宋林飛表示,從2008年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來看,江蘇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較,仍然走在發展的前列。1-5月,江蘇經濟增速出現小幅回落,下半年可能不會反彈,開始進入本次中周期的下行區間,預計3年后轉入新一輪中周期。目前的小幅回落,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目標,是向經濟增長潛力回歸的表現,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可避免的周期性波動。
物價、人民幣升值已成為上半年影響江蘇經濟的關鍵詞。江蘇1-4月,全省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5.0%。5月份PPI達到8.2%,創三年新高,而且漲幅首次超過了CPI。宋林飛表示,物價上漲過快、漲幅過大的態勢將延續一段時間,同時隨著經濟增長適當回調、需求小幅走低而逐步趨緩。他認為,今年下半年,物價將繼續高位運行,預計全年居民消費價格6%左右,抑制物價成為政府的首要目標。
省社科院財貿經濟研究所所長吳先滿研究員認為,2008年上半年以來,美國次貸危機、人民幣加速升值對江蘇經濟產生了重要影響,突出表現為:企業出口競爭力有所下降。吳先滿稱,未來數月人民幣的快步升值將使江蘇一些低附加值、依賴低價競爭的出口商品面臨一定困難,尤其將嚴重影響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特別是江蘇的重點出口產品機電、紡織服裝等。數據顯示,2008年一季度,江蘇雖然新增2016家紡織服裝出口企業,但與此同時,上年同期有出口業績的企業中1066家企業停止出口業務,占同行出口企業13%。他預計,人民幣升值對紡織服裝業產生較大負面影響的“拐點”或將在未來數月出現;而人民幣進一步的升值總體上不會對江蘇機電產品出口增長造成大的負面影響。中長期看,通過價格的傳導和調節,人民幣升值會對出口商品結構、貿易方式以及與貿易有關的投資等產生程度不同的影響。
下半年如何積極應對挑戰?“面對通貨膨脹加劇、外部需求減弱、經濟增長趨緩等嚴峻挑戰,抑制通脹與穩定增長是近中期宏觀調控的雙重目標。”宋林飛表示,尋找抑制物價與穩定增長二者的平衡點,應多管齊下進行綜合治理。首先,保持投資的合理增長,保持消費拉動上揚的勢頭,保持出口與凈出口的平穩增長,擴大科技創新驅動,是近中期宏觀經濟管理與調控的基本對策思路。今后,江蘇應在城市快速公共交通設施、城鄉公共服務設施、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全省鐵路網等四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領域,適當增強投資力度。其次,制造業投資和房地產投資是支持江蘇投資增長的主要成分,為此,促進先進制造業擴大投資,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與穩定發展,是當前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時還必須形成更加廣大的內需市場。而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是江蘇省經濟發展的兩個重要的增長源,必須推動其共同發展。作為外貿、外資大省,江蘇改變在國際產業鏈和價值鏈低端生存的境況,必須努力從低端的加工組裝向上游的高端制造延伸,向下游各種生產性服務業延伸,實現新一輪產業轉軌升級。在世界經濟放緩的背景下,企業“走出去”投資的壁壘與成本相對小一些。應抓住這一機遇,為企業“走出去”創造更加寬松的環境,重點開拓資源性開發項目,建立資源性國外生產基地。
省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蔣昭乙則提出,我省可以組建以進出口貿易及延伸業務為主業的新“外貿航母”為契機,以上市公司為平臺,圍繞現代商貿物流核心主業,“上控資源,下控網絡”,在資本運作、業務模式創新、品牌經營等方面有新的作為,打造江蘇省商貿物流本土跨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