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運河繞過吳門橋
2008-7-17 22:1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吳門橋,是姑蘇城里一座古老的石拱橋,有千年歷史。橋下的京杭運河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運河在蘇州盤門一段的水深超過2.5米,航寬50米,航道條件并不差,但橫臥運河的吳門橋通航孔徑只有16米。吳門橋成了運河上遠近聞名的“攔路虎”,不知損害了多少船,不知傷了多少船民的心!
我清晰地記得,20世紀80年代中期,一個寒冷的冬夜,“攔路虎”攔下了一艘個體運輸船。船沉在橋孔正中,造成堵航。接到報告后,我們航道救撈隊員從被窩里爬出來,迅速組織搶救。雖然沉船打撈出水,但船民的家當損失殆盡,以船為家的船民夫妻捶胸頓足,痛不欲生。
改革開放初期,公路路況落后,鐵路運輸受限,運輸成本低廉的水上運輸空前活躍。據統計,當時蘇州市水上貨運量占全市貨運量的60%以上。在那些運輸繁忙的時期,吳門橋下,堵航事件經常發生。船民回憶說“大堵三六九,小堵天天有”。我親歷最嚴重的一次堵航事件是1988年1月17日的蘇州航段沉船事故,造成運河停航長達12天,受堵船舶上萬艘,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當時,我與航道同仁,在吳門橋堍,日夜值守,疏導船舶。
水上運輸業迅速發展,運量越來越大,船舶噸位也在不斷增大。古老的吳門橋下,再也容不下兩船交會了。京杭運河蘇州段拓寬整治工程規劃確定:避開古城,繞經橫塘,東去吳江,南下浙江。這項規劃,保護了姑蘇城,保護了吳門橋。
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蘇州市首先對8.8公里的運河改道段進行整治,1992年改道段竣工通航。在此基礎上,“八五”期間,京杭運河蘇南段進行全面整治,整治工程于1997竣工。
如今,京杭運河蘇南段已全面達到四級航道標準,成為“全國文明樣板航道”。全線可常年通航500噸級船舶,運能比原來增加了5倍,年貨運量接近兩億噸;運河兩岸,綠樹成蔭,標志醒目,助航設施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