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機場入股西安機場獲批
2008-7-17 19: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中國尋覓機會近六年,德國法蘭克福機場集團(下稱“法蘭克福機場”)終于突破了外圍合作,觸碰到了與國內機場合作的資金層面。
2008年7月16日,法蘭克福機場新聞辦公室負責人Wolfgang Schwalm告訴記者:“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下稱“西安機場”)股份制改造的項目終于正式啟動,將會根據協議與西部機場集團成立合資企業,經營管理西安機場。”
入股西安機場是法蘭克福機場首次在中國機場業的資本市場上亮相。
不過,看到中國民航業繁榮前景的并非只有法蘭克福機場。在其之前,來自中國香港、丹麥和新加坡的競爭對手已經開始在中國機場業的資本市場上嶄露頭角。同時,其在歐洲的強勁對手荷蘭史基浦機場集團也已登陸中國。業內人士表示,在民航業逐步對外開放后,外資機場管理集團的中國圈地運動將愈演愈烈。
資本合作成重點
7月15日,西安機場股份制改造項目正式啟動。法蘭克福機場、西部機場集團航空物流(西安)有限公司、中國航空機場投資有限公司將和西部機場集團共同出資,成立合資企業經營管理西安機場。
據了解,新公司注冊資本為20億元。其中,西部機場集團以西安機場的主要航空運輸保障業務等資產以及現金出資10.18億元,法蘭克福機場和中國航空機場投資有限公司各出資4.9億元,西部機場集團航空物流(西安)有限公司出資200萬元。各方股權比例分別為50.9%、24.5%、24.5%、0.1%。2008年9月,新公司將正式掛牌。
法蘭克福機場國際媒體負責人Robert Payne稱:“法蘭克福機場和西安機場的合作早在去年已經達成了意向,我們一直在等待最終的批復。”
2006年,西部機場集團正式啟動了西安機場股份制改造工作。時隔一年,法蘭克福機場與西部機場集團就西安機場股改的各項法律文件和資產評估結果達成一致,但是卻一直沒有最終敲定。
時至今日,在法蘭克福機場已非先例。
丹麥哥本哈根機場管理公司已于2002年斥資約3.5億港元,購入美蘭機場20%股權。2007年,哥本哈根機場方面又將股權出售給香港投資銀行東英金融集團。
此外,在長三角地區,香港機場管理局和新加坡樟宜機場也先后于2006年和2007年入股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和南京祿口國際機場。2008年6月,有關香港機管局再次入股內地機場的消息再次傳開,這次,目標是毗鄰香港的珠海機場。
中國淘金
“法蘭克福機場的確在與中國的其他機場洽談合作,不過,現在要披露具體的細節還為時尚早。”Robert Payne稱。
此前,法蘭克福機場在中國市場上已經與寧波、青島、上海、廣州和昆明等地機場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不過,這些合作尚處于提供培訓、咨詢和市場推廣活動等外圍范疇。
Robert Payne介紹,法蘭克福機場與中國的結緣始于2002年。當時,與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雙方決定在信息交流、市場活動推廣方面展開合作。
2006年,廣州白云機場進入到法蘭克福機場的中國布局里。當時,業內紛紛傳言法蘭克福機場有意參股廣州白云機場,后來經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澄清,稱與法蘭克福機場正在商談戰略合作事宜,沒有涉及入股,僅達成人員培訓協議而已。
在西安機場項目上拿下入股協定之后,法蘭克福機場繼續開拓。2008年5月,與青島國際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在機場管理、物流服務、航線開發等方面展開合作。一個月之后,又與云南國資委簽署了《昆明新機場戰略合作備忘錄》。
在法蘭克福機場酣戰中國市場的同時,荷蘭史基浦機場集團也開始了“中國戰略”。2008年3月,史基浦機場集團也將廣州白云機場攬入其合作范圍。
“2002年是外資參股國內機場的分水嶺,”業內資深人士表示,“在民航業資本準入開始解禁之后,外資機場管理集團紛紛登陸。”當年8月,《外資投資民用航空業規定》正式施行。根據規定,外國投資合計持股不超過49%,控股權由中方掌握。
對于引入外資,機場業至今仍有爭論。上述人士表示,機場的性質不同,屬于國家戰略性資源,放開的度一定要把握好。據了解,目前機場業與外資合作的項目審批時間通常需要兩到三年才能最終定論。
另一種觀點認為,目前機場類企業的經營狀況雖然好于運輸類企業,但是每年所需的資金龐大,國內機場的資金壓力沉重。外資機場管理集團不但擁有先進的管理經驗,更擁有雄厚且豐富的資本運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