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改革投資體制 解“無錢修路”難題
2008-7-17 14:1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4年前,“一腳油門踩到底”的燃油附加費改革,極大地促進了海南省公路建設的發展。但現行的單一路橋建設投資體制也帶來了“無錢修路”的新瓶頸。新形勢下,省交通廳提出,要進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的精神面對改革的成果——
改單一投資體制破“無錢修路”難題
海南作為全國唯一沒有設置公路收費站卡的省份,如果在一些市縣新建的路橋上出現了收費站你將如何看?
在近日結束的以“解放思想”為主題的2008年省委理論研討會上,海南省交通廳一份《進一步解放思想,繼承和弘揚“一腳油門踩到底”的改革精神,積極探索,破解無錢修路的難題》報告提出:要以改革的精神面對改革的成果,大膽探索打破現行的單一路橋建設投資體制。
此舉意味著海南省一些市縣將嘗試改革現有的路橋建設投資體制,其中最讓社會關注的是,以市、縣為主體和路橋建設投資者為主體的投資者出現后,一些符合國家標準的新建路橋將會出現收費站。
投資體制單一,路橋建設資金缺口巨大
“一腳油門踩到底”的燃油附加費改革被評為建省辦經濟特區20年來的“十大新聞事件”。當年,正是通過這項改革,海南破解了制約交通發展的瓶頸。
1993年全省用于正常的公路養護費用為1.5億元,而征收的養路費只有1.2億元。1994年,省委、省政府果斷決策,實行燃油附加費改革,到2007年底,共征收97.24億元,通過質押貸款和綜合補償等方式籌集資金投入公路及站場建設達180億元。
此后,公路規費與燃油消耗直接掛鉤,公平合理。從支出看,海南省燃油附加費除了用于環島高速公路、瓊州大橋建設外,還承擔了國、省、縣道改造和農村公路“通暢工程”所需資金的省自籌部分,體現了公路的公共產品屬性和兼顧效率與公平的原則。政府無需投入資金建設和維護收費站卡,精簡了機構,減少了開支,實現了“一腳油門踩到底”,提高了公路通暢水平。
但是,由此也形成了單一的路橋建設投資體制。1998年以來,沒有一個投資者進入我省進行公路建設,海南省的公路建設資金,以及對承建企業的投資補償,都是省政府以燃油附加費為質押。
據介紹,截至2007年底,全省公路負債為112億元,按當前5年中長期基準利率7.84%計算,每年要償還利息達8.78億元。僅以2008年為例,全省公路規費收入預計可達13.14億元,安排各項必需支出的養護等費用后,僅還貸一項尚有1.88億元的缺口。貸款利率上調后,缺口預計增至2.88億元。在停止新建一切公路項目建設,并不再新增貸款的情況下,海南省需到2023年才能還清債務。
值得注意的是:要實現海南省“十一五”公路交通發展規劃,2008至2010年該省還需新增貸款67.6億元。其中農村公路通暢工程省級配套18.5億元、三亞繞城高速公路11億元等。新開工項目新增貸款33億元,如海口至屯昌中線高速公路20億元等。這意味著要到2037年才能還清債務本息。
國家開發銀行對海南省交通廳財務狀況及還貸能力進行評估時認為:今后三年海南省公路規費融資能力已經達到了極限,要滿足“十一五”項目資金需求,如果不采取措施,無法通過銀行貸款評審。
實踐證明:路橋建設投資體制單一已制約了全省交通發展,特別是路橋建設發展。
交通大發展需多方籌措資金破解難題
去年12月,省交通廳委托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開展相關課題研究。今年4月,他們提交的研究報告提出了“海南省可有選擇地建設收費路橋”的建議。
對此,省交通廳認為:在目前省級政府面臨無錢修路的情況下,應當允許市縣政府和開發區作為建設主體,為促進本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解決人民群眾急需,多方籌措資金,進行公路項目建設。他們認為:“要發展交通就需再破發展難題。”
國務院《收費公路管理條例》規定,市縣政府和開發區新建“高速公路連續里程30公里以上;一級公路連續里程50公里以上或2車道800米以上;4車道500米以上的獨立橋梁、隧道。”,允許其按收費項目進行建設。
如果允許按收費項目進行建設,洋浦白馬井大橋、五指山至三亞的高速公路、定安縣海定大橋等建設項目將能擺脫“急需通路卻無錢修”的困境。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海口至洋浦一小時交通圈項目正在積極探索由省里與洋浦開發區、儋州市合資建設。這個項目由三部分組成:海口繞城高速公路、西線高速公路、新建洋浦開發區出口路。全長125公里,行車時間約1小時10分鐘。
據初步測算,項目需資金約18億元。國家交通運輸部已決定將此項目調整列入“十一五”建設規劃,并安排專項資金予以支持。省交通廳建議省里出資一部分,由省路橋投資公司持有,洋浦開發區或儋州市政府出資一部分,與省路橋投資公司共同組成項目業主,建設該項目。
另外,海口至屯昌等高速公路項目約需要23.4億元,除交通運輸部補助2.94億元外,需自籌20億元。如果能改變目前單一的路橋投資體制,其規劃、建設、投入使用的時間將會大大地縮短。
破解發展交通投資體制單一難題的收益將直接體現在市縣土地增值、政府收入增加。一業內人士說:“如果我省能有儋州到萬寧東西走向的高速公路;再有海口到三亞的中線高速公路,其東西南北將得以貫通。加上現有和環島高速,全省的內陸交通暢通將全面實現,但是在現行的投資體制下,我們連想都不敢想。”
突破發展瓶頸一腳油門終究會踩到底
7月10日上午,省交通廳負責人在2008年省委理論研討會上就“進一步解放思想,破解無錢修路的難題”發表了看法。此看法立即引起參會者廣泛議論。
贊同者認為:1992年,鄧小平南方講話指出:“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開手腳,結果是喪失時機,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打破現行的路橋建設投資體制就是要為海南省的交通發展贏得時間,與全省的經濟發展提速配套。否則交通制約全省的經濟發展的現象就不能得到改變。對此,洋浦白馬井大橋、五指山至三亞的高速公路所在市縣和投資商對在本區域內“先行、先試”態度積極,其基礎性調研工作基本完成。
而持不同觀點者認為:“一腳油門踩到底”的燃油附加費改革是海南省改革開放的標志性成果。在征收燃油附加費后又再收費是一種歷史的倒退,也是一種無視海南省改革開放的成果的表現。
據了解,無論路橋建設投資體制如何變化,海南現有的東、西線高速公路等國、省道和省級政府建設的公路項目仍然不收費。
有關方面表示:即使在收費路橋,從車輛行駛的技術層面上看,司機還是可以“一腳油門踩到底”。因為,在收費時,將利用紅外感應等技術,實現不停車收費。在收費路橋運行了一段時間后,其建設費用的制約瓶頸得以緩解后,省政府可有條件地通過補償業主的形式收回公路收費權,最終實現公路不收費。這個時間預計需要三到五年。
在記者發稿時,有關方面表示:破解海南省無錢修路的難題,近期即從改變路橋建設投資體制單一著手。他們認為:這次改革的成果對海南經濟大發展的深遠影響將不亞于14年前的“一腳油門踩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