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拓”歐洲鐵礦石價格漲幅低于亞洲
2008-7-16 11:5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昨日,澳大利亞兩大礦業巨頭——必和必拓與力拓表示,兩公司已與歐洲鋼廠達成今年度鐵礦石合同價格,雙方協議的價格與巴西淡水河谷、安賽樂米塔爾早前確定的卡拉加斯粉礦漲71%一致,漲幅遠低于兩拓先前與亞洲達成的最高達96.5%的漲幅。 澳洲兩大礦業巨頭今年下定決心要打破已有近30年歷史的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模式,不再追隨首發價格,而是自行與世界各大鋼企單獨談判,以爭取更加有利的價格。
早在今年2月份,淡水河谷就與歐洲及亞洲鋼廠達成價格協議,優質卡拉加斯粉礦漲71%,伊塔比拉粉礦漲65%。而兩拓認為這一價格對其不夠有利,于是在前不久剛剛結束的亞洲鋼廠的礦價談判中達成了塊礦漲96.5%,粉礦漲79.88%的協議,大大高于淡水河谷與亞洲鋼廠達成的價格漲幅。
“今年鐵礦石價格歐洲與亞洲漲幅的巨大差異,是由海運費造成的,應該說,不是歐洲的價格低了,而是亞洲的價格高了。”業內專家表示,“澳大利亞與中國同處地球一邊,而巴西的距離則遠得多。但在鐵礦石合同價格談判中,相對于淡水河谷,澳大利亞生產商兩拓距離亞洲更近,卻沒有從中得到好處,這讓它們感到很不平衡。3家礦商的鐵礦石均按離岸價計算,即包含挖掘、運至港口和裝船等3個環節的價格。船運費由中國鋼廠支付”。
由于近期運費大幅上漲,巴西鐵礦石的船運費已近每噸100美元,而澳大利亞的運費不到這個價的一半。按總成本計算,中國估計要為澳支付每噸125美元,向巴西支付的價格則高達每噸175美元。不過,3家礦商拿到的卻是大致相同的離岸價。兩拓認為這不公平,它們應該從與淡水河谷之間的“運費差價”中得到更多利益。
業內相關專家表示:“由于兩拓巨大的鐵礦石供應量,使得它們在談判中可以采取相對強硬的態度,從而才有了亞洲鐵礦石2008年度協議價格的巨大漲幅。而相對于歐洲而言,兩拓并不存在這種海運優勢,所以兩拓最終采用了巴西淡水河谷的協議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