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從通貨膨脹看鋼市環境變化趨勢

2008-7-14 17:4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大方
    進入2008年以來,世界各國均出現了較為嚴重的通貨膨脹,石油、煤炭、礦石、橡膠、鋼材、有色金屬等價格強勁上漲。其中石油價格一度逼近140美元/桶,近期澳礦協議價格再次上漲96.5%。預計近期內受美元疲弱、成本提高、供求關系偏緊、地緣政治動蕩、投機資金推波助瀾等因素影響,全球通貨膨脹形勢都不會有明顯改觀,甚至還有可能進一步加劇,而且全球通貨膨脹也影響了中國。
    較為嚴峻的通貨膨脹大環境,近期內將大幅增加鋼鐵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比如有人測算,前不久國家調高成品油價格,將使噸鋼成本增加50元,近期接受鐵礦石提價后,噸鋼成本增加123元。不僅如此,今年焦煤價格、電力價格的上漲,也使得鋼鐵生產成本增加不少。受其影響,預計一段時期內國內鋼材價格繼續高位運行格局,即使因為泡沫破滅而出現行情調整,因為較高成本的支撐,其價格跌幅也不會很深,甚至不排除以成本增加作為炒作題材,再次推高市場價格的可能。
    需要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全球通貨膨脹大環境,在近期內維系堅挺價格和推高價格的同時,也對中遠期的鋼材行情,產生極大的抑制效應,最終導致其深幅調整。
    這種抑制效應,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大方面:
    一、全球范圍內的集體反通貨膨脹行動
    遍及全球的日趨嚴峻的通貨膨脹形勢,當然引發了世界各國的集體反通貨膨脹行動。
    首先是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反通貨膨脹措施。次貸危機后,美聯儲頻繁降息和注入資金,雖然避免了金融機構的大量倒閉,但卻引發了美元大幅貶值,導致了日趨嚴重的通貨膨脹,威脅經濟增長。為此,美國經濟政策主調將由刺激經濟升溫轉向反通貨膨脹,將通貨膨脹視為目前美國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受其影響,美國政府將停止降息,甚至提高利息;實施強勢美元政策,并且不排除與其他政府聯手干預市場的可能;以及在商品期貨和現貨市場打擊過度投機,增加供應,抑制油價過度上漲等。最近美聯儲已經決定,利率維持在2%不變。這是美聯儲自去年9月連續7次降息后首度改變降息政策。
    其次是新興經濟體反通貨膨脹措施。不僅歐美國家通貨膨脹形勢嚴峻,印度、巴西、越南等新興經濟體也出現了大幅物價上漲,并且形勢更為嚴峻。有些國家和地區物價漲幅超過兩位數,最嚴重的還因此爆發了嚴重經濟危機,比如越南。為了避免物價上漲失控,逐步演變成經濟危機,上述新興經濟體也相繼實施各種反通脹措施,如提高利率、限制出口等。
    本來,美國發生次貸危機后,并向其他發達國家蔓延,因為其經濟減速而鋼材需求衰減的份額可以通過新興經濟體需求的更快增長獲得彌補,保持需求總量快速增長格局不變,新興經濟體國家成為近年來我國鋼材出口新的增長點。但是,更為沉重的通貨膨脹壓力,迫使新興經濟體國家集體出手緊縮措施,放慢經濟增長速度,抑制需求總量,勢必進一步收緊我國鋼材出口外部環境,包括直接出口和間接出口兩個方面。這個新的情況值得注意。
    最后是中國更加強硬的反通脹措施。今年前5個月,全國CPI漲幅達到8.1%。由于輸入性物價上漲壓力依然沉重,理順能源價格對價格指數的推高,因此 “兩個防止”仍然是現階段中國宏觀調控政策主調。受其影響,不僅目前從緊的貨幣政策不會出現大的改變,還有可能采取更為強硬的反通脹措施。預計今后可供選擇的更強硬反通脹措施主要有:宣布加息、征收或提高國內價格漲幅較大產品的出口關稅,加強資源稅征收力度,嚴格控制貸款發放,控制購匯人民幣投放,切斷境外 “熱錢”進入股市、房市、期市的渠道等。
    全球范圍內集體反通脹舉措的實施,勢必使得前期過快的經濟增速放緩,導致鋼材總量需求增長勢頭的回落。
    這種需求增長勢頭的放緩在國內已經出現。據測算,2008年前4個月累計,全國9種主要耗鋼產品生產總量同比增幅為19.5%,比去年同期回落了7.6個百分點。今年前5個月累計,全國鋼材出口量為2172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20.8%;鋼坯出口量11萬噸,下降98.5%。預計今后耗鋼產品增速回落和鋼材出口下降趨勢不會改變。
    二、貨幣購買力縮水導致的實際消費量減少
    波及全球的通貨膨脹,在引發各國政府緊縮的同時,還使得實際貨幣購買力縮水。因為在既定收入相對不變的情況下,物價的上漲,就意味著消費者所能購買的商品減少了,從而引起市場銷售量的相對萎縮。
    這種萎縮,對于消耗鋼材最多的三大最終商品沖擊最大。
    第一是住房銷售市場相對萎縮。目前不僅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遭遇住宅價格下跌、銷售困難問題,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中國房地產市場也吹起陣陣冷風,而且越來越冷,部分前期價格炒作泡沫嚴重的城市已經呈現“硬著陸”局面。受其影響,全國房地產開發商普遍放緩施工進度,或者是因為建設資金緊張而減少新項目開發。今年上半年全國一些地區土地流拍,就是這種局面的前期征兆。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累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名義增幅比第一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如果剔除鋼材、水泥、玻璃、物流等投資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幅回落得更多。不僅如此,今年前4個月全國城鎮新開工項目總投資同比下降5.1%,環比下降0.7%。如果剔除物價上漲因素,下降幅度還會更大。在上述降幅中,房地產新開工項目減少應當具有很大貢獻。這預示著房地產投資后勁不足。
    由于現階段建筑鋼材消費占據中國鋼材消費總量的很大比重,因此,房地產開發速度的減慢,對于中國鋼材消費增長的打擊將是十分嚴重的,其沖擊力將遠遠超出有關部門對出口的抑制措施。當然,今年上半年所發生的南方雪災和汶川地震,增加了建筑鋼材的需求數量,但由于需要多年釋放,數量并不是很大,不能彌補房地產減速損失的鋼材需求數量。
    第二是汽車銷售市場的相對萎縮。一路強勁上揚的國際油價,以及世界各國對成品油價格的相應調整,減少或者取消財政補貼,對于國內外汽車銷售亦產生了不小的沖擊。據美國聯邦調查局統計,今年第一季度,美國人的駕車里程同比減少了120億英里,即下降了2%。到3月份,美國人駕車里程同比降幅提高到4.3%,為1942年開始統計以來最大的單月降幅。駕車里程的下降,當然使得汽車消費力度減弱。美國標準普爾公司分析資料表明,由于燃料價格上漲、貸款緊縮影響需求,今年美國汽車銷量將降至1490萬輛,為1995年以來最低。(下轉B3版)
(上接B1版)
    前不久我國對成品油價格進行了初步調整,預計此輪成品油上調周期尚未結束,并有可能擇機出臺燃油稅。隨著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市場水平逐步接軌,高油價行情對汽車銷售的沖擊亦會逐步增強。正是因為這個不確定因素的存在以及其他方面的影響,使得今年以來國內汽車銷售連續數月環比下降。多數業內人士因此認為,國內車市連續3年景氣周期或將終結,2008~2009年可能會是整體車市比較困難的兩年。汽車市場的不景氣,隨之而來的就是對車用鋼材消費的重大沖擊。
    第三是耐用消費品銷售市場的相對萎縮。從國外來看,主要體現在中國家用電器產品出口增長勢頭顯著回落和出口絕對量的下降。據海關統計,今年1~5月累計,全國冰箱出口數量同比僅增長2.2%,空調增長3.9%,電扇和微波爐則分別下降7.3%和1.7%。從國內來看,則以空調大量積壓和價格戰為代表。據國內空調市場權威統計機構統計,進入第二季度后,國內空調市場銷售急轉直下。其中4月份市場銷售同比僅增長9%,比第一季度增速急劇回落了30個百分點,而5月份銷售則下降32.67%,創下國內空調市場6年來單月最大跌幅。截至5月底,全國空調庫存量達1075萬臺,同比增長9.74%。
    由此可見,全球性通貨膨脹導致了消耗鋼材最多的三大最終商品:住宅、汽車、耐用消費品市場銷售的顯著放緩,這對于一路揚升的鋼材價格肯定不是一個好消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鋼材價格持續不停地大幅上漲,在下游行業難以同步漲價甚至還在降價的情況下,消耗鋼材的下游行業開始面臨生存危機,一些企業的倒閉停產是遲早的事。隨之而來的一定是中國鋼鐵產能過剩。下一張倒下的“多米諾骨牌”一定是鋼材價格,而后就是鐵礦石和煉焦煤,只是時間早晚而已。而鋼材價格的繼續強勁上漲,無疑會加快這一“大限”的到來。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