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經貿政策發力 催變出口結構
2008-7-14 17:3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天津海關
為了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緩解因我國貿易順差過大帶來國際收支不平衡、國際貿易摩擦加劇等一系列問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國務院自2007年以來對我國外經貿政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調整。
2007年5月21日,財政部、國稅總局出臺了 《關于調整鋼材出口退稅率的通知》,對142項商品加征出口關稅,重點對80多種鋼鐵產品進一步加征5%至10%的出口關稅。另外,將2006年已經征收出口關稅的鋼坯、鋼錠、生鐵等鋼鐵初級產品的稅率由10%提高至15%,同時還對天然石墨、稀土金屬等資源性商品開征5%至15%的出口關稅。同年6月19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5部委聯合發布了 《關于調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自2007年7月1日起再次對出口退稅政策作出重大調整,涉及商品 2831項,約占海關稅則全部商品目錄總數的37%,且不設置過渡期,其調整范圍之廣、調整幅度之大均堪稱歷次之首;7月23日,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發布2007年第44號公告,對加工貿易政策實行重大調整,公布了新一批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對列入限制類的商品實行銀行保證金臺賬實轉管理。上述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到目前已經實施近一年的時間,其效果和作用日益顯現。
以天津為例,天津口岸相關商品、企業的對外貿易情況呈如下特征。
貿易出口量明顯下降
2007年1~6月政策實施前,天津口岸出口貨運量3806萬噸,出口貨值352.4億美元,其中,受加征出口關稅和調低退稅率影響的商品出口貨運量3488萬噸,貨值158.9億美元,占天津口岸出口總量和總值的91.6%和45.1%;政策實施后6個月 (7~12月),出口貨運量呈現明顯回落,天津口岸出口貨運量3788萬噸,出口貨值400.5億美元,其中,受加征出口關稅和調低退稅率影響的商品出口貨運量2573萬噸,貨值161.2億美元,占天津口岸出口總量和總值的比例下降到67.9%和40.2%。到2008年一季度,受加征出口關稅和調低退稅率影響的商品出口貨運量和貨值分別為960萬噸和70.4億美元,占天津口岸出口總量1544萬噸和總值192.5億美元的比例已經下降到62.2%和36.6%。
從月度出口量來看,這種趨勢更為明顯,以占天津關區出口業務量94.64%的海運業務為例,2007年1~6月份,出口業務量月平均增幅5.56%,出口稅收政策調整后則呈現逐月明顯回落的趨勢,2008年1月份雖然稍有反彈,但二三月份則出現負增長,其中3月份降幅14.7%,為歷年罕見。從受國家宏觀政策調整影響的商品來看,鋼鐵制品和服裝制品所受影響比較明顯。如:鋼鐵制品,2008年一季度天津口岸出口量148.4萬噸,同比下降10.03%;服裝制品,一季度天津口岸出口量22718.6萬件 (套),同比下降7.08%。
加工貿易方面,加工貿易政策調整實施后,天津海關備案涉及限制類商品合同金額和實際進出口值均出現大幅下降。2007年9月~2008年3月,限制類商品備案金額2557.02萬美元,加工貿易實際出口金額47299.95萬美元,與同期相比分別下降27.45%和10.26%。與此同時,由于限制類商品范圍大幅增加,銀行臺賬保證金實轉金額劇增,達到3602.21萬元,同比增長91.07%。
貿易順差明顯大幅回落
2008年一季度,天津口岸對外貿易順差25.8億美元,同比減少23.3億美元,降幅為47.5%。其中,對美、日等主要貿易國的出口呈現貿易順差減少、逆差擴大的趨勢。2008年一季度,天津口岸對美貿易順差16.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6.6億美元,降幅28.28%;對日貿易逆差9.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億美元,增幅78.43%。
從受宏觀外經貿政策調整的商品對貿易順差下降的影響來看,雖然此類商品的貿易順差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主要是因為出口平均價格上漲造成的。
由于國家外經貿政策調整使此類商品出口受到明顯抑制,出口貨運量的大幅下降抵消了出口價格上漲所帶來的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的可能,說明國家外經貿政策的調整在促進貿易平衡方面發揮了明顯的作用。
調稅商品出口價格上揚
2008年一季度,天津海運口岸出口征收關稅累計入庫25.04億元,為去年同期的4.46倍,天津口岸出口征稅在全國海關的比重達到34.59%。
在出口征稅商品貨運量不斷下降的情況下,出口稅收的不斷增長說明了出口貨值不斷提高。
受政策影響的商品平均出口價格提高的原因:一是加征出口關稅后企業成本增加,通過提高價格向國外采購商轉移稅收成本;二是企業原有的依賴出口退稅贏取利潤的空間消失,提價是保留利潤的現實選擇;三是原料持續漲價等因素使國內企業生產成本壓力增大;四是我國是全球低端產品的主要供應國,在國際市場所占份額較高,出口下降導致國際市場供應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價格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