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紡織出口企業出口訂單縮水一半
2008-7-14 17:1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多方壓力,部分皖企出口訂單縮水一半;提價應對,企業紛紛尋找“過冬的棉衣”
人民幣匯率升勢不止,出口退稅率下調、遭遇次貸危機、原材料價格上漲……宏觀政策偏緊之下,我省企業的對外貿易也遭遇“寒冬”。在昨日召開的中部地區商務形勢座談會上,記者了解到,服裝、家紡、旅游用品等企業在手訂單不到往年的一半,罐頭食品、脫水蔬菜等企業訂單也減少1/3。出口轉內銷,爭取對外提價、換歐元結算……皖企紛紛尋找“過冬的棉衣”。
多重壓力,出口遭遇冬天
“今年以來,宏觀環境明顯偏緊,外部需求明顯放緩,部分骨干企業處在進退維艱的困難境地。”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了解到,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超過20%,出口1美元收入減少人民幣1.4元。出口退稅調整后,每美元出口減少退稅收入0.44元,利率上調讓每美元出口增加利息支出0.03元。原材料上漲、海運費上漲,勞動力價格上漲,美國次貸危機的蝴蝶效應,諸多因素并施,出口企業紛紛叫“冷”。
訂單縮水,出口繼續減速
近日座談會上,有不少省內出口企業反映出口訂單大幅下降,同時議價難、金額小、下單慢,服裝、家紡、旅游用品等在手訂單不到往年的一半,需求彈性較小的罐頭食品、脫水蔬菜等訂單也減少1/3,佳通輪胎、美菱冰箱的美國訂單都下降30%以上。“新訂單下降,出口可能繼續減速。”有關人士不無焦慮地表示。
數據也顯示,前五個月,我省紡織服裝和農產品增勢放緩。農產品出口2億美元,增幅比上月回落2.3個百分點,紡織服裝出口5.6億美元、增長28%,增幅卻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3個百分點。不過,也有喜色,前五月我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7.4億美元,增長63.2%。
尋求對策,出口商品提價
遭遇寒冬已成不爭事實,企業也在尋找對策。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對外銷售提價,特別是外商贏利空間大的商品,已經積極爭取對外提價。此外,不少企業還開始采用歐元、日元結算,企業還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加快新產品開發和傳統產品升級換代。此外,俄羅斯、南美、南亞、中東和澳洲等新興市場也成了皖企競相開發的新戰場。
省商務廳也在積極行動,重點跟蹤服務40個進出口骨干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深入挖掘縣域進出口增長潛力,落實中部外經貿發展資金、進口貼息資金等國家和升級政策,幫助出口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加快品牌認證、進一步加強相關部門協作等等。